请关注:起点品读 微信公众号  新看点网邮箱:xkdkkk@163.co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搜搜索
 
   □ 生活栏目
情感驿站
医院就诊
美容购物
校园在读
社交娱乐
汽车之家
延年益寿
影视奇闻
日常窍门
医院就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就诊
读黄帝内经有感

读黄帝内经有感 正本清源 返璞归真

——读《黄帝内经理法秘要》有感

   恩师胡不群先生的《黄帝内经理法秘要》,现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付梓。该书文献资料搜罗之广,阐发立意之深,令笔者这接受了11年科班教育的中医学子有醍醐灌顶之感。

   从道和气的层次认识生命

   当今研究中医气化理论的学者很多,但大多是从气的功能和物质基础层面所做的试验性阐释。胡不群以《易经》理论作为开篇之讲,该书的第一章“道、无极、太极”便引《周易》、《道德经》、《太极图说》等来阐发“道”、“无极”、“太极”以及“炁”的概念。这让我们能够从《内经》所云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道”的层面认识生命的起源。

   从形神一体角度看治病养生

   胡不群在书中强调,中医养生从神(心)形(身)两个层次着手,尤重视心神的层面,盖心神与身形互为影响,而以心神为主也。正所谓“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所以心为万病之源,亦为百病之药也,欲健康长寿,当养其心神。

   如果再从身形的层面,注意避虚邪贼风,顺四时,适寒暑,节阴阳,调柔刚,和于术数,节其饮食,常以起居,不妄作劳,自然心神与身形两安,而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

   《内经》所提出的养生原则与方法至今适用,这也与现代医学模式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趋于一致之处。

   以运气学说揭示天人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医院校本科教材已将《内经》中五运六气的内容舍弃不讲,以至于现在很多中医教师和中医学子对中医运气学说不甚了了。

   胡不群在书中提出,运气学说是古人发现天地万物的生长化收藏、生住异灭的演化规律,人的生命自然不能外此规律;并用了相当篇幅来介绍运气学说的相关知识和推演方法,让后学者也能管中窥豹,了解《内经》的人体宇宙观。

   阴阳五行不只是方法论

   当代中医讲到阴阳五行,多从方法论层面论述这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观和辩证法,而忽视了阴阳五行的生成论、本体论层面,胡不群觉得实为憾事。在书中,他从天地万物及其生成的本原或始因层面论述了阴阳二气是从“无极”、“太极”、“化元之气”中“演化”出来,即所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而五行最本原的真实面目,是阴阳气化流行演化天地万物的运行情态或特性的比喻。有象始有形,五行是天地万物形成的初级阶段。

   胡不群还将五行原理和河图的数理之学联系起来,指出:所谓五行,其重点在“行”,是天地气化五种运行之情态,所谓“在天为气,在地成形”也。所以人禀阴阳五行之气化而生,天地万物也是承阴阳五行之气化而形成和出现。因此,人与天地,人与万物皆一气之所化,相通相融。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人才能合一,人与天地才能相应。

   草木金石也是阴阳五行之精气流行变化所生,这样草木金石才能治疗人体的疾病。因为人得阴阳五行之气全,草木金石各禀阴阳五行之气偏,人之健,赖阴阳五行精气之调和,一有所偏,人即病焉。我们用草木金石之偏性以济人体之偏,使人体复归于中和。这就是中医治疗的要义。

   藏象概念强调“神藏”而非“形脏”

   受西医解剖学的影响,藏象概念不自觉地流入到西医的脏腑解剖功能学说中。中医教科书中讲脏腑,也是先介绍五脏的形态结构和部位,然后叙述其生理功能。

   胡不群在书中提出,《内经》所说的藏象是天人相合,是天地阴阳五行之精气在人体内的五个交汇中心,它依托于人体的脏器组织而行使其气化功能。近世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常常被人误将人体的脏器作为五藏,不断强调其“形脏”的概念,而忽略了其作为“神藏”的存在。殊不知,五藏之源头就是天地阴阳五行之精气。

   胡不群在书中论述藏象的内容,分别从五藏系统,经络系统,与五藏系统密切相关的精神气血津液系统,包藏五藏,安排经络,输送气血津液的形身系统这四个部分来展开阐述,正本清源。

   以审证求因法研究疾病

   当代中医教科书一直将辨证论治确立为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认为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胡不群在书中指出《内经》理论讲求的是审证求因的病机学,强调的是“审因论治”。并从《说文》、《尚书》、《疏》等对病机的“机”字释义着手,提出病机不是当前教科书所讲的“病变机理”,而是指导致疾病的关键因素或原因。

   由此可见,中医所讲的病机其实就是病因,所以中医诊治疾病,是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原则,运用望闻问切等手段找出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和原因,然后进行治疗。这一过程称之为“审因论治”。“审因论治”比“辨证论治”更科学。

   凡此种种,还能例举很多,均是胡不群在书中还中医理法的本来面目,正本清源、返璞归真之作。而且,书中对所选原文,一般不作校勘,而是精选古今贤哲的注释帮助读者理解原文,有不同于古今贤哲的会心之处,则加“编按”以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多达109种之多,这种写法和编排,足见其用心良苦和匠心独具。这样后学就能以最快捷的方式进入到《内经》体系的学习中,不失为入室之捷径。

不贪生、顺自然、守法度

    中医药和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健康养生中的重大作用可以浓缩为九个字“不贪生、顺自然、守法度"。

 

    不贪生与健康长寿看起来是有矛盾,实际上它是对立统一的。不要天天痴心妄想活到1 1 0岁、1 20岁,贪想过多反而有害健康,我们内经里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个“淡"字非常不容易做到,为什么呢?谁都想健康长寿,谁又不能保证健康长寿,但还是有办法可以使得你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关键就是一个“淡"字。

    先从淡泊、名利说起。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急功近利、争名夺利、抢权谋利,为了权名利各个方面,大家勾心斗角,弄得神魂颠倒、夜不安寐,这样怎么能够长寿呢?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一个人生病不要怕,不要急,就往往能够长寿。我们临床上遇到很多疑难杂症,凡是危险的重病人,或者是比较复杂的病人,他将生死置之度外,不贪生往往得到长寿;反之贪生,对病人的病情有增无减,往往不利于健康。不贪生,关键是“淡",重点是“心"。人的心态很重要,心态快乐了,你不要它健康它自然健康了。

    第二句话:顺自然。顺应自然,不要与自然界背道而驰。我们内经里面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个就是顺其自然。贫与富,苦与乐,不管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随遇而安。顺自然的人心态平,就可以百病不生。

    第三句话:守法度。什么事情都有个度,既不过分也无不及,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这个就是“度"。比如,我们日常饮食,吃饭要有度,要掌握一个原则:饱中饥、饥中饱。这是孙思邈的养生理论,饱中有饥,饥中有饱,当时平均寿命40岁,而孙思邈活到了1 OO多岁。

    再比如,我们的工作要有度。华佗说过:“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削。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也。”意即人们需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或劳动,但应避免过于劳累。经常活动,便可加快食物?肖化,使血流循环畅通无阻,从而生不了病。这像门枢轴,时常使用转动,就不会僵涩失灵。

    我们的心要有度。一个人有喜怒哀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一切情感的外现都要恰到好处。养心有度,做人也要有度。  饮食有度、工作有度、养心有度以及做人有度,只是几个简单的例子。当然这个度还有很多方面,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要有个度。

中医很简单,很平凡,也很深奥,很博大精深。中国的医学文化往往是简单之中藏秘奥,平淡之中出神奇。

【作者: 吴萍 】  【发表时间:2016/3/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浏览2469次】
 

金山文学 小小说传媒 华人中文文学网 天风网 中国书法家协会 人民文学 安保 国际在线
金盾电视台 中国台湾 参考消息 北部湾经济网 中国作家网 凤凰新媒体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Copyright©2014-2030,XKDKK.COM,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xkdkkk@163.com 

网址:http:// www.xkdkk.com    值班QQ:275569688    广告QQ:493070311    新看点网QQ群:456031646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5003472号-1          您是第

Microsoft VBScript 运行时错误 错误 '800a000d'

类型不匹配: '[string: ""]'

/end.asp,行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