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优秀的青年梅派演员、艺术学院演出剧团的负责人和一位京剧文字工作专业人员,共同出版了一本《梅兰芳纪念集》(壹编),收集了五十八篇新中国成立以前不同时期有关梅兰芳先生演出剧目、演艺生活、票房纪录、生活情趣、名人评梅、街头议梅等在当时的报章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这本集子我拿到手后,一惊一喜。因为我正在奉政协文史馆之约,写《梅葆玖传记》,要用一些葆玖先生的父亲梅兰芳大师早期和中期的艺术生活的原始资料,它让我省了上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时间。我佩服《中国京剧》杂志编辑部主任封杰先生对资料评估的独特眼光,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将从1920年至1948年与梅兰芳先生相关的重要文章收集在册,行为可嘉。尤其如《梅兰芳来沪演剧之新统计》,全文计700字左右,非常具体地记载了1924年梅兰芳在上海演出每天、每一出戏的票房收入。我认识此文的作者梅花馆主,是我们前辈中的熟人。“文革”以后他女儿还来我家多次吃饭,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跟他请教有关的情况呢?何况我还是梅兰芳研究的特约研究员呢。惭愧!这本书帮我忙了。一系列的统计数字,让我看到梅派艺术逐渐形成之时各类的剧目受欢迎的程度和它背后的原因;它让我很具体地意识到梅兰芳坚持演昆曲的不易;为什么《西施》可以分二天演;为什么李八爷给安排双出时会选那样的剧目才上座,等等。我想这本书虽说是一本接近工具书的纪念集,但对担任剧团领导、市场调研、梅派研究、演员心理研究等职务的人都是一本很有用的书。
肖迪和封杰的搭档,可谓新鲜事物。肖迪拜了葆玖先生为师后很努力,在自己的领域里又要演出,又要教学。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她还在搞科研,而且和专业文字工作者有交流,令人欣喜。梅派艺术在台上的光彩,归根结底是文化,是文化层面上的唱念做打。这本集子有一半以上的文章是属于纯文化类的,包括梅兰芳的表演、书法、绘画,因为是那个年代的叙述和评估,角度和现在不一样,值得我们的专业人士一读。
我慎重建议青年中对京剧好奇的朋友读一读,体会一下“时光倒流八十年”的剧场气氛、剧场风格、风土人情,一定心旷神怡。
我更建议有了一定年纪的戏迷和对社会文化有兴趣的朋友读一读。在书中我看到一篇1948年倪秋平老师写《生死恨》电影的小文,倪老师教过我母亲梅派戏,“文革”以后专门给我上过课。这篇文章专讲他给梅兰芳吊嗓子时,是怎么唱的 ,让我得益匪浅,看了以后,浮想连翩。
《梅兰芳纪念集》(壹编)虽非洋洋之观,但很典雅脱俗。就像年轻女孩子脸上应有的光泽、圆润、羞涩的神气,那是动人的空灵,是无法比拟的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