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文化,我认为,有一个最好的比喻,那就是,学校是师生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中师生能够体验到心理和精神的愉悦与满足,品味到高雅的精神食粮,感受到成长及发展的快乐和幸福。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综合个性”, 是一种“教育场”,更是一种孕育着巨大潜能的教育资源,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如果融入人们的血液中,它就是无坚不摧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已逐渐成为21世纪世界发展的软动力,也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是全面提升学校物质、制度、精神建设的助推器,是使学校充满生命力的内燃机,是涉及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面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不绝呼声,面对教育发展规范化、国际化的世界背景,要想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校际之间的竞争已不单是以教学质量论高下,学校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诉求,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学校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和特色的教育模式。西点军校、伊顿公学、西南联大、南开中学等国内外百年品牌无不具特色鲜明、内涵深厚的学校文化。中外古今,没有哪一所学校,是因为高升学率或者漂亮的校舍而流传百年的。冯骥才先生说过,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却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我想,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所学校也将会成为“植物人”。杨叔子院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则不打自垮。
我认为,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都应该具备一种文化的自觉,自觉进行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努力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而这一切,似乎与校舍条件、功能设施无根本或者必然的联系,关键是学校管理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上海北郊中学的校长郑杰把自己称作学校文化的“布道者”。在教工大会上他从来不布置和评价工作,而是讲人性,讲人生,讲人文精神。他要把自己的学校建设成一个“场”,一个浸润心灵的“磁场”。
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载体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学校的一切物质存在,哪怕是一草一木、一条小路、一个景点等等,都必须反映和代表学校的教育价值观,使师生员工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笔者任职的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清怡中学是一所年轻的寄宿制初中,位于城乡结合部,社区人文环境较差,学生来自周边县市和乡镇者居多,家庭背景相当复杂,父母经商或外出打工者占大多数。基于学校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教育是服务,质量是生命,特色是品牌”的办学理念,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从每一个细节开始,竭尽全力为学生营造“温馨家园”,让每一个学生在校如家,在潜移默化中爱上校园,留恋校园,时刻感受到它的温馨和美好。从教室,到公寓,到餐厅,到楼道,每一块玻璃,每一个角落,都有温馨美好的提示语,有丰富多彩的主题内容,都能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关心和教育,受到感染和熏陶。我们追求精细化管理,一切追求美化、净化和人文化,从墙壁到走廊,哪怕是洗手间的每一个角落,都整洁如一,井井有条,努力把教育内化成每个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久而久之,全校师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文化的自觉,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一样爱护,这就是学校文化的外显,是学校的名片。
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清怡中学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等重要制度,进一步整理完善,汇编成比较成熟的《清怡管理制度汇编》,形成了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运行机制,事事有章法,人人守规章。我们倡导“细节和品质”管理,以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核心,注重过程管理和实效性,注重把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教育价值观通过全校集会、内部刊物、学校网站等各种途径对全校师生进行强有力的“灌输”,使之深入人心,生根、开花、结果并根深蒂固。一切管理制度以师生和谐发展为准则,由全校师生民主管理,自主评价,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动态化管理,即“师师班主任,生生班干部,人人是主人,人人搞管理”,小到自行车摆放,大到工程项目招标,上至校长,下至学生,对任何人都不是枷锁,久而久之内化为每个人的自觉意识和习惯,全校工作是一盘活棋,日事日清,日优日善,我们叫做“日日创优”或者“天天向上”,逐步实现了从他律到自律,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进而将制度、规章凝聚积淀为学校的精神文化,成为全校师生生活的信念、精神的追求,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管理境界,也就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好像看不见的围墙。西方的著名大学一般都没有围墙,甚至还允许公交车穿越校园,这个“墙”是无形的,它就是文化,在无形中发挥了透析过滤的功能。
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学校精神站立的。学校如果没有精神,就会变成毫无生命的楼房和建筑物的集合。学校精神是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经验的文化积淀,是学校的“精、气、神”,是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和精神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战斗力的“核动力”。这种精神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师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唤醒、激发师生崇高的情感和强烈的进取心,成为师生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强大内驱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其是熏染更为重要。学校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在于通过这种熏陶和感染,引领学生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为师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色。有人说,微软成功的秘诀是“团队精神”。人人以在微软工作的经历作为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的重要财富,是因为微软的精神文化对人的重要熏陶感染作用。清怡中学从一所薄弱学校迅速成长为知名品牌学校,短短几年异军突起,跨越发展,其决定性因素就是因为全体师生自强不息,同心协力,不断凝聚成了“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清怡精神”,教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赢得了家长的热情赞誉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广大师生共同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名声鹊起,所有的人视“清怡”如生命。清怡中学教师构成比较复杂,但是在务实上进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树立起了实事求是、团结协作、高效严谨的工作作风,引导学生形成了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的优良学风。我们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为学生开辟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天地,以系列化、主题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健康向上的美好感情,让“清怡精神”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宝贵财富。
学校文化建设是不断积累、沉淀和创新的过程,是师生共同践行、创造和传承的过程。优秀的学校会以优雅的物质文化陶冶人,以高尚的精神文化激励人,以科学的制度文化鞭策人,它将永远是学校教育品牌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