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画马的草根画家李翰迪 张根劳 俗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书画爱好者,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故成功之路异常艰辛。我与李翰迪认识在新浪博客至少五年了,他喜欢作诗画马。由于个人的经历,我经常关注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是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中,待人真诚。只要上网,一定去他的博客看看。 陆游说:“功夫在诗外”,对画画也是如此,人格塑造以及心灵磨砺,其实比画画本身更有之外,李翰迪出生在咸阳王道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从小酷爱书画。1983年,李翰迪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服役,参加过基地书画培训,得过二等奖。写的诗《我是新兵》,上了兰州军区《战斗文艺》杂志,还上了《西安晚报》。长诗《胡杨颂》在甘肃省电台播出。1987年退伍后回家务农,蹬过三轮车,打过工,利用业余时间为钓台乡的王道村等街道,画安全用电、计划生育、交通安全等宣传壁画。三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练画,生活虽然艰苦,但从从不放弃,执着的追求画画艺术的真谛。为了加深传统文化积累,他精心研读《美术史》、《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以及有关人类行为史等书籍。有的书已让他翻阅的卷了毛边,字里行间处处有他的批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挥动画笔,潜心作画,脱离尘埃,锤炼意志。10多年来苦练画马。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翰迪绘画日益见长,他画的马形神兼备,似乎在休闲中奔腾。磨难的财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在他的画中充分体现。苦中磨练视野宽,水墨蘸马悟道禅。虚实相映神韵鲜,疑是驰骋在仙间。 中国历来有“墨分五色”(即浓、淡、干、湿、黑)和“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说法,即用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色彩和明暗。这些表现手法李翰迪发挥的淋漓尽致。《追日》中有三匹骏马在奔腾,右边的马浓墨大眼,尾巴笔直,似乎只有向前的意念。中间的马精神气十足。左边的马骄傲的扬着头,鬃毛明显清晰、尾巴飞舞。三匹马向着太阳飞奔,永往直前。通过虚实的结合、浓淡的对比来增强了意境的鲜明性和感染力。在李翰迪的家中,我见到它精神饱满,现场挥毫泼墨。在宽大的画案上铺开一张六尺整宣,在音乐的伴奏下,只见他提笔点墨蘸水,叉开双腿站立,举笔凝视纸面,一只手把光头抚一阵。一会快步蘸墨,随音乐的节奏,一会疯狂用笔;有时后退几步,画到精彩处,突然用力跺脚;一会向后转,扭头观看,旁若无人。突然间躬身伏案笔落纸面,大吼一声,几笔反转勾画涂抹,不到20分钟,一幅八骏图已跃然纸上。我至少观察过6幅画马的创作,观李翰迪画马的过程,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个草根画家跳出出热爱生命的舞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音乐伴奏激情扬,走笔迅疾似疯狂。挥毫泼墨勤奋蹄,形神兼备意境强。 近代徐悲鸿泼墨写奔马,融会中西,成为写意画马第一人!继承汉唐、创造画马新风气,其功绩是不朽的。李翰迪临徐悲鸿的马,一幅画临几十遍,从有法到无法。还临张旭、怀素书法。艺术的风气,不一定是一代胜过一代,亟需一种明智的、新的创造。经常到秦岭找感觉,经常到有马的地方采风,有写诗的能力与磨难的财富的底蕴,期盼李翰迪走到更远。骏马腾空天地畅,奋蹄鬃尾随风扬。苦修磨难三十年,画中有诗任君赏。
作者简介:张根劳(1954- ), 男,陕西咸阳市人,从事一线教学工作37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
Copyright©2014-2030,XKDKK.COM,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xkdkkk@163.com 网址:http:// www.xkdkk.com 值班QQ:275569688 广告QQ:493070311 新看点网QQ群:456031646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5003472号-1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公共网络或者素材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