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水的诗歌《好时光》阅读赏析
伤水的诗歌大都拒绝优美,可能是“优美”在后现代诗学上显得“轻飘”或“空乏”,也可能是诗人早过了“优美”的阶段,我更愿意把伤水的非优美的诗性追求看成是他心灵的自然选择,那些斑驳、多义、游离和变异,使伤水诗歌“读几行就有和他人相异的感觉”(韩作荣的评语)。而《好时光》是伤水诗歌中的另外一类,仿佛伤水在不经意间“优美”了一下。而这“优美”是以感伤为底调、沉郁和奋发的间杂为色彩、时空转换和细节呈现为线索来体现的。
开头“剩下的/才是好时光”,没有故作惊人之语,但“剩下的”马上使人感到这之前时光的缺失和遗憾,这和海子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诗句的道理一样。浅白的语言能让它包容诗意是种能力。首行往往是一首诗语言的基调,下面的浅白式语词就顺理成章了。伤水是个不断变换和实验诗歌语言的人,这也是从我接触伤水的诗歌至今,一直喜欢细读或者抒写阅读随笔的重要原因。就这个伤水自己可能看不上眼的作品,它的语词也有特别之处。特别在于浅白语言之外,伤水在这首诗中结合进“古典”型词汇,那浓缩后的张力使主体情绪的伤感显得纷呈:比如,“一枝两叶,三钱四克”“曾经的晨钟暮鼓,曾经的阴晴阳缺/多少流水东去,多少了,又犹未了”“冷星无忌,霜月无悔”“春风不度,桃花不再”等。风花雪月、愁绪伤怀,可能被唐诗宋词一再强化的缘故,让很有现代感的伤水在这个伤感的诗作里,也情不自禁地“复古”了一下?
“可剩下的光阴啊,太瘦太小,太瘦太小”和后面的“好时光/不多了,好时光又轻又薄,又轻又薄”,这复沓和前后对应在这首不长的诗里显得尤为突出,直接的哀叹,让读者和作者一起对余下生命时光的宝贵有了新认知,一种在心里要紧攥的感觉。除外,能隐约感知作者的某种难以告人的隐痛:或者是病疾,或者是失去。好时光有了体积和重量“太瘦太小”“又轻又薄”,“好时光”有了物理性,还有了阶段性:剩下的。这之前呢?“多少流水东去,多少了,又犹未了”。
“死亡是/真实的事情/就像你熟睡中着地无声的凌晨/像你多年前的发现:越远的地方/海抬得越高,最后完全不见”。“死亡是/真实的事情”,这是直面和清醒。凌晨无声到来,而你可能不再醒来了;海越远越接近天空直至看不清海水了,与天空一色,——生和死连接了。伤水浅白的语词总能蕴含着无数人生体验和借鉴。命运隐含的玄机是能够被参透的。另一首伤水的长诗《逝》就是诗人参透生死的力作,向死而生,直到不死不生。“走着走着眼前就暗了/写完这个分行文字可能就站不起了/宋史翻开在序页,烟未燃尽/龙井冒着热气/明天的例会,某个位置虚席……”用细节、情节、场景来表现,而这背后那死亡的无常、生命的猝不及防、活着的留恋等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说什么,和不说什么,在伤水这里我得到了诗写的风范。正如海明威关于含蓄的“冰山”一说。
谈死,并非惧怕死,死是生命的终极。只有真正热爱生的人,才不会对死有畏惧和苦恼,而只有对活着时光的歉疚和自省。因此,伤水才感叹:“人道是/冷星无忌,霜月无悔/我却有太多的积雪,太多的亏欠/我爱过的人啊,爱过我的人啊/如果春风不度,桃花不再,还允许我指出/我不再蠕动那团虚无//能抓住一米阳光决不放掉一寸”。这里明朗的吁叹,带着抱歉带着反思,沉痛的明快,是一个真人诚挚的胸怀,令人感怀。而“能抓住一米阳光决不放掉一寸”就不仅仅是“悔过”而是“履新”了,决绝的语气,象征的意象,沉郁和奋发的间杂感,直抵人心,唤醒了普遍的情感。
“我紧紧攥住一角/赶快写上:/把爱情全部交给庄,把点/交给幸福/把文字还给书,把落叶还给树”,这仿佛诗人的“遗嘱”,而这“遗嘱”是生命最后之际对亲人的祝福,对美好的寄托。对自己是什么态度呢?“把我还给水,把水还给云//还剩下什么?天空/瞬间飘走流云,只需轻轻嘘口气”,嘘口气就把伤水吹走了,先他人后自己,“交给”“还给”都办好之后,自己就轻松了,什么都可以放下了,仿佛无所留恋了。语气也轻松,语调也轻便,语态也轻快。可你再读,再读,上下文联系起来读,你能感觉到的是依恋、不舍,为亲人担忧,为“文字”“落叶”的耿耿于怀。生的依恋,就完全衬托了生命离去的惋惜、无奈、伤痛。伤感的程度就像大雾弥漫开来。在这里看不出伤水用了什么大手法,也不是明显的“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但你沉静下去念读,沉湎进去体会,伤水平常的语句里散发了不平常的意绪。或许正是如诗人所说的那样“诗歌中有小小的迷宫”。
这“小小的迷宫”更在于伤水这首诗歌结构的诗意。可以说,《好时光》是以“时光”为结构,以抒发主体所在的“时间”来结构的,分别为“现在”“过去”“以后”三种,而这三种时间段在诗里是交叉的。比如开头的“剩下的/才是好时光”,明显作者是站在“现在”说话;“多少流水东去,多少了,又犹未了”是指向“过去”了;“走着走着眼前就暗了/写完这个分行文字可能就站不起了/宋史翻开在序页,烟未燃尽……”则明显是“以后”可能发生的事;接着“我却有太多的积雪,太多的亏欠”是站在“现在”反思过去,下面的“如果春风不度,桃花不再,还允许我指出/我不再蠕动那团虚无//能抓住一米阳光决不放掉一寸”就是站在现在说明“以后”的态度;“我紧紧攥住一角/赶快写上……”当然在“现在”,而“还剩下什么?天空/瞬间飘走流云,只需轻轻嘘口气”是“以后”将要发生的事了。我有兴趣按这首诗的脉络把它们连接起来,是这样的:
现在——过去——以后——现在——以后——现在——以后
对“过去”是自省,对“以后”是“可能”。而诗人对“以后”的“可能”给予肯定的说法和充分抒发,就是诗人心迹在诗歌里的“泄露”,使诗歌有了种延长的意味。伤水诗中的过去和以后,是站在“现在”进行瞻前顾后的。现在,是好时光的开始。这结构本身就是诗意。《好时光》脱离了平面的抒发,它的感人,与诗人的非一般的结构设计显然有关。
由个人的私我感情抒发,而能唤醒普遍情感,是真诗歌的力量。伤水几乎不为诗歌而诗歌,同时又为诗歌形式而诗歌。形式感和意识性、情感性在一个作品里的并重处理,是伤水作品给我的始终印象。
“还剩下什么?”我愿意这样在内心问自己。伤水在诗句里面给出了答案:抓住余生,日子稍纵即逝,弥补缺憾,使剩下的每一天都能丰盈饱满。让我想起不久前看到过的法国思想家蒙田所言:“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也在日渐成熟,阅读感受的增强,让我越来越认为文字具有比音乐更神奇的功能,那就是:抚平心灵的忧伤,安抚内心的浮躁。当我劫后余生,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时候,读到伤水的诗歌——《好时光》,我相信自己内心的感受更胜于他人。
附录伤水原诗:《好时光》
1,剩下的
才是好时光
一枝两叶,三钱四克
我精心收拢
可剩下的光阴啊,太瘦太小,太瘦太小
曾经的晨钟暮鼓,曾经的阴晴阳缺
多少流水东去,多少了,又犹未了
2,死亡是
真实的事情
就像你熟睡中着地无声的凌晨
像你多年前的发现:越远的地方
海抬得越高,最后完全不见
走着走着眼前就暗了
写完这个分行文字可能就站不起了
宋史翻开在序页,烟未燃尽
龙井冒着热气
明天的例会,某个位置虚席……
3,人道是
冷星无忌,霜月无悔
我却有太多的积雪,太多的亏欠
我爱过的人啊,爱过我的人啊
如果春风不度,桃花不再,还允许我指出
我不再蠕动那团虚无
能抓住一米阳光决不放掉一寸
4,好时光
不多了,好时光又轻又薄,又轻又薄
我紧紧攥住一角
赶快写上:
把爱情全部交给庄,把点
交给幸福
把文字还给书,把落叶还给树
把我还给水,把水还给云
还剩下什么?天空
瞬间飘走流云,只需轻轻嘘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