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脚走遍了这城市每一条大街和小巷
你的手亲吻过这城市每一个装满希望的废弃箱
你的腰问候过这城市每一寸土地的露霜
你如烟身影是这城市最后一抹披着汗滴的霞光
你没有那让你停泊下疲惫感受温暖的港湾
尽管你的眼神告诉我终有一天你会拥有
你没有那份同一辈人所应有的稳重与安逸
你有的只是那些破烂和日趋苍老的年轮
有时你会因一个塑料瓶与同行争得面红耳赤
有时你不得不和扫大街的大姐们比谁起得早
有时你还要追赶从你身边叼走饭盒的流浪狗
你的面容已经过早地憔悴了
你的眼神再也找不到清澈了
可是拳头握得还是这般有力
也从一组中抽取一首,一叶之知,作者几首诗里基本上是同样的格调,充满一种种假模假式的伪抒情。
中国的社会现实,总会有些大大小小的秀场,从上到下都一样。
看过今年春节晚会的朋友们,大约都会为那个打工子弟小学生的群体诗朗诵而感动,觉得中国人真的在关注弱势群体,有谁注意过那种温情默默背后的现实,有多少人知道北京在去年和今年强行关闭了多少打工学校,让多少孩子因此离开了校园?
作者在这个帖子的标题上注明是“获奖作品”,关于这个说法,我愿承认,并且我还记得春晚打工孩子的节目同样也是获奖节目。
风筝前面说过,我一直对关注现实的作品充满敬重,不过却不包括这类做秀似的作品。
拾破坏的老头在这里只一个道具罢了,和打工子弟的孩子们一样。你想当然地赋予这些道具一些煸情的联想,然后自己被自己的“崇高”或“亲民”感动得热泪盈眶。再然后让一切成为你笔下的风景……
对予拾破烂的老头来说,只要有一个解释就够了,那就是生存。
你是暂时不用担心生存问题的,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