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方济,笔名静谧的时光,自由撰稿人,湖北仙桃人,2015年汉江中学毕业,现就读于武汉工程大学。自幼爱好文学,通读大量文学书籍,并一直钻研中国现代文学。曾用笔名,开心、飞雪。在中国散文网,泥胚网,江山文学网发表多篇散文、评论性文章。文章有数篇被编辑推荐,其中《我和我导师的似水年华》、《这次第,怎一个情字了得》等多篇文章被搜狐、中国素材网,扬子晚报等各大网站转载,现以成功出版散文集。在汉江中学就读期间,导演并主拍微电影微电影《相信》和校园纪实片获得良好的效果。曾参加多次国家级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曾三次参加夏令营进修,主修心理学,哲学,法学,传播学,编剧。现任江山文学网秋月菊韵社团散文主编,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报《作家文苑》报特约编辑,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员。
江城农民工感怀
人总是一个喜新厌旧的动物,这一点我相信都有所感触,在一个城市呆久了,总想去换一个地方去生活,见见那里的人文风气和城市面貌,而我对于江城更是期待,不仅仅是要到那里去呆上几年,更是换了一个新的环境,可谓这里朋友如云,对于一个骨子里带有青春“疯狂”劲的人,可谓天赐良机,喜上眉梢。 我早早地就到了江城,随后我的朋友很快地接到了我,在我的印象之中,我的朋友还算是个比较有品位的人,我根本没有想到我的朋友会在这地方工作,这离我理想之中的地方,相差着千里,后来想想,也许是我期望过高吧,是我把有些东西想的过于美好了吧。 我们相遇之后,他跟我说“也许地方不是那么的好,但希望你不要介意”我当时不以为然,以为地方没有那么差,既然是朋友关系,这些话显得有些客套了,也就没有多在意。经过大概十分钟的路程,他的车停在了一栋建筑物的面前,映入眼帘是一栋破败不堪的建筑物,仔细一看,会发现两个在那里悬挂了很久的灯笼在风中飘荡,灰尘却早已覆盖了那原有的颜色,显示不出生机,一栋年久失修的建筑物居然是我朋友的住处,我再三确认,“这是你住的地方吗,你真的住在这里吗”,我真的在内心不敢相信,除了这不可思议之外,有一种淡淡的黯伤之感,大概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现实的骨感”。 其实,我的朋友只是这个群体的一个缩影,在中国社会有着千千万万的这样的人,他们被家人朋友,亲戚赋予了太多的标签,太多的期望,我们总是认为,那些外出务工的人,都是相对成功的人,然而,事实却并不是我们想象一样,都是社会的一员,都是这个群体的组成者,都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奋斗,只不过他们的工作没有那么的“体面”,我们再看看自己,对别人的要求从来没有降低过,对自己从来都是“宽仁”的,我们的成功让我们忘乎所以,以至于忽略了我们的社会有这么一个群体的存在,是我们的生活太过于“奢侈”,还是我们的人性过于的残忍与滑坡。 曾经,梁鸿作家就梁庄写了一本纪实文学,真实的再现了梁庄人的生活环境以及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我的朋友其实就代表着梁庄人的影子,生活所迫来到一个城市,住着最差的环境,受着资本的压榨,却在承受着家人的压力和“城市人”异样的眼光,我们无法去体会那样的生活,我们无法去深入他们的内心,他们那份内心的酸楚与痛苦,又有谁能知道呢,在这样的情感面前,使我们无处躲藏,将我们那最为真实的东西,赤裸裸的展现在人性面前,使我们去正视那个有血有肉的群体,不是其中的人性,而是整个社会残酷,对于这残酷,我们却无动于衷。 借宿了一晚之后,第二天在他的忙碌时间之中,我们聚完餐,就匆匆的和他告别了,他说道“把你委屈了”,我尴尬的朝他笑了一下,就离开了那个地方,也许,当我再次来到此地时,他早已不在这里工作了。或者已经转行,但是这样的一个群体在中国却是不能很快的消散。 年关之际,但愿我们对他们这样的一个群体,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蔑视与异样,对于你我来说,既是对他们的尊重,更是对人性的拷问。
春节随感
今天看看依旧摆在桌上的日历,可能是我最近没打扫的缘故吧,早已被一成薄薄的灰尘覆盖了,我轻轻拭去上面的灰尘,仔细一看,却发现,年都已过完大半了,马上又要去独自一人,离开家乡,背上行囊,来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开启一段属于自己的“城市”生活,不由,心中感慨万千,眼前还依旧浮现那春节之前即将要回到家乡的喜悦的心情以及那温馨的场景。 耳畔,总在一遍遍的回响着火车站广播里工作人员发出的声音,“各位旅客朋友们,你们好,由深圳开往武汉的动车就要进站了……”背上旅行包,拉着行李,满载亲人的期盼,朋友的嘱托,踏上了回家之旅,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心中的激动与喜悦,已不言而喻,望着窗外那还在大雪纷飞中等待的人们,不禁感到深深同情与怜悯。但是,只因那些依旧在寒风中守候的人们,心中永远的燃烧着一团熊熊的火焰,将他们那寒风吹的刺骨的痛,被融化,被分解,被忘却,一点一滴地汇聚成一个最大的信念,那就是回家,吃上一顿年夜饭,享受家人欢聚的天伦之乐。 年的地位,从来没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过任何的改变,年是一个集合的名词,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他将所有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心灵在这一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用他那强大的驱动力,链接成一为一个特属名词“春节”。他是中国人民一个的传统民俗节日,代表着一年之际新的开始,新的萌芽,新的篇章,他带动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的心,无论你身处哪里,无论你在何方,无论你是天涯还是海角,无论你是成功与否,我们华夏儿女,都会在这一重要的时刻,彼此祝福,彼此望着天上的繁星,共同祝愿新的开始,只因有一个大大的“家”字,引领着千千万万的人,犹如漆黑的天空一颗闪亮的星光,照亮着游子孤寂的心灵。 家是什么,家是梦开始的地方,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一盏夜行人的明灯,家更是一缕细细的情丝,将亲情紧紧的系在一起,家永远的安放着我们浓浓的亲情和厚重的给予。 家使我们感到轻松,快乐,在家里的我们甚至可以像孩子一样的天真烂漫,我们无需顾忌,只需有爱,有情。家可以让我们脱去的虚伪浮华的外表,流露于本真的自我,洗涤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是家,是我们感动久违地温暖,更是家,让我们感到心灵的归属感。我们倚靠在家的臂弯里,细细诉说来自于心底的秘密与温情。 千里迢迢,回家之人,在外打拼多年,多少个日日夜夜都是自己一个望着黯淡的天空默默发呆,思乡之苦,又有谁能够明白啊,又有多少这样的游子,在重复着这样有家而不能回的尴尬局面啊,他们踏上了回家的火车,只为了家里的父母,情意绵绵的亲人,热腾腾的年夜饭,他们的要求竟是如此简单,以至于只是为了一餐和家人团聚的年夜饭,每每想起,总觉有些心酸,为他们这些在外漂泊的人们,送上我满满的新年祝福。 年夜饭,承载着无数家庭的美好愿望,承载着每一个在外拼搏奋斗的家国情怀,那除夕之夜,饭菜香味的热气,袅袅升起,余香绕梁,游子们的心酸与苦痛,都在这一刻消失殆尽,饭桌上,家人的欢笑声,将成为他们继续努力奋斗的动力,亲人们的鼓励,将那所有的不快,化为除夕之夜的礼花,升上天空,随云烟一起飘散。 春节,将我们在这一刻欢聚一起,感受家的温馨,爱的温暖,有家才有爱,有了情意绵绵,绕膝之欢的家庭,才有我们健全的社会,和谐富强的国家。 写以至此,马上又要离开自己的家乡,不觉心生一缕寒凉,望着那寂静的黑夜,一个人暗自叹息啊。
为你守候
爱情因一个微笑而发生,因一吻而滋长,最后因一滴眼泪而终结。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人无常势,水无常形,繁华过后皆云烟。山一程,水一程,走过的都是春秋,看过的都是浮云,没有一样是自己的永恒。何不如,张开双臂,尽情拥抱每一幕花开的幸福,悄然领悟每一片落叶的安息 曾经也有一个笑容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可是最后这个笑容还是如雾般消散。而那个笑容,就成了我心中深深埋藏的一条湍急河流,无法泅渡,那湍急的声音,成为心底的久久不能忘怀的温暖 你的微笑,曾经慌乱了我的年华;你的思念,曾经美好了我的经年;你的眷恋,曾经灿烂了我无数的日日夜夜。谢谢你给过我的深浅浓淡的一切的一切,它丰盈了我的生命色彩,灿烂明媚了那些我们过往的时光…… 我和你的认识,是因为一座城池,是因为我们彼此间的合作,那个时候,刚刚进入陌生环境的我,多么期望一个人出现在我的视野当中,不求给予我多大的鼓励,只求为了与她相遇,与她邂逅一段时光的醉梦里。 庆幸的是,我遇上了那个她,当她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身旁的时候,我却按捺不住自己的青春的躁动,可谓“一见倾心”,她那从嘴角流露出淡淡的微笑,她那纤细的发丝,在风中的飘荡,阳光透过那松散而略带几份醉人的气息,飘散在风里,我陶醉在那暖阳之中,细细的品味,你的每一丝发香,每一抹淡淡而略带几份羞涩的微笑。 我知道,每天的朝阳,都是新的,时光辗转中,我用心,将日子过成诗,这世上,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也许我们就时常能够保持,初恋时的感觉。 熟悉的声音总是一次又一次得在耳边想起,淡淡的笑容总是一次次在脑海中回荡,仿佛从未远去。有时沉浸在想你的那一瞬间里,才能浅浅的寄托深深的怀念。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从我们的指尖流逝。我们能抓住的唯有记忆,美好的过往。徐志摩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原来,我的城,只是你路过的风景。原来,生命中一些姹紫嫣红的遇见,最后不过是一个人的山长水远。若,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青云终会打湿诺言,若所有的故事终会落幕,所有的过往都将成为云烟。就让我做一个安然若素的人,安静的行走于时光深处,不说悲欢,不语落寞,不诉离殇,只于流年深处拈香落墨,一字,一句,将这一程情深缘浅的邂逅淡淡尘封,淡淡回味,任烟雨红尘,几度繁花飘落。 阡陌红尘,我为你心醉?谁为我心碎?茫茫人海,我为谁停留?谁为我守候?镜花水月的风景又能珍藏多久?红尘一笑,你为谁心醉?又为谁心碎?有多少人终其一生,都没找到自己的真爱,又有多少人在寻找中迷失了自己…… 我清楚的知道,我们可能不会再这个地方相遇,也许,下辈子,下一次相遇,会在这里吧,但愿,我们还能相遇彼此后,依旧能忆起当初的彼此的守候和最初的温存。有时候,真的愿意在你以后的岁月当中,去充当一个温暖的过客,在心中开出繁花朵朵,装点你的春天 或许转身,是为了忘却那一段并不算爱情的思念,我用微笑来掩盖我覆水难收的寂寞,你的心里却始终是我难以到达的彼岸,如果相遇是一场重逢,是谁辜负了姹紫嫣红,当自己真正的转身的时候,却发现有一种东西叫做思念 众你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你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依旧为你守候,却早已发现,自己泪眼朦胧。 一个人,一座城,一份来自时光的爱恋。
我和导师的似水流年
以往的时日里,我无时不刻在追忆我和我导师的岁月时光,我们的这份介于朋友和导师之间的情感,经过岁月的洗礼从未改变,反而正因为有岁月的洗涤,变得更加的弥足珍贵与沁人心脾。 我和我的导师是在他回国之后认识的,大概那时候我才只有不到十二岁的样子,那个时候还是幼稚无知的一个孩子,但是我的导师从来没有把我当一个孩子看,总是以一个成年人的要求我规范我的行为,当时由于年龄太小,根本不能理解导师对我的行为要求,我甚至,在内心偷偷的对他有过不满,那个时候的不满顶多就是,不找他聊天,和他斗气,完全以一个孩子的思维去做出自己认为对他不满意的行动,现在想想,颇有点可笑至极。 时间总是如白驹过隙一样,来不及好好的享受,早已将你推向了另一个阶段,随着年龄的成长,我开始步入到我的高中生活,和导师的联系也日渐减少,有时候,一个人在一个静静地夜晚,静静地思念着导师对我的一番教诲,但自己深知,仅仅只是挂念而已,却不能和他面对面的交谈,每每想起,内心总会有“莫名的感伤”之情怀。也许我们再也不能相见了,也许某一天我们还会再相见,即便能,那样的相见也是很匆忙的吧,可能只是于某个人潮拥挤的街上相见一撇然后就被这来来往往的人海无情吞噬,这样的问题不由我多想,甚至也不敢去多想。 每次只要抓到机会,我总是不愿早早地离开,真希望有那么一次机会能和他好好地聊上一宿,但这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幻想与愿望,其实,有时候不为别的,只为更加的了解他,只为深入他的内心,分担一下他内心的压力与不愿倾诉的东西。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晚上,时间的巧合还是其他的原因,使我们在漫天的繁星之下,进行了一次畅谈,那天我们都将自己的内心的一些看法表达了出来,尤其是我这么多年一直想对他说的话,然而他并没有给我太多意外的惊喜,只是说“有你这句话,我已经很感动了,有你这个知己我已足矣。”我那时候,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太多的话语去认真评价他给我说的那番话,可是,我也许真的不会想到,这可能是他在我们这里工作的最后一次谈话了,之后也有过谈话,但是他再也没有回到这个地方。也没有这么深入的谈话了。 他在出现了自己的问题和个人的一些原因以后,我们的联系基本上就处于中断状态了,当得知他的原因之后,我甚至有点恨他的想法,他一直在我心目建立的形象,为我树立的价值观,就这么被他无情的摧毁,对自己的不甘心,更是对他行为的不满,当初的我除了愤恨,就是极度的不满。我不能明白,在我面前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却在背后做一些让人难以启齿的事情。我开始怀疑他的品质,怀疑他对我的教诲,甚至怀疑他的人格。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们再次遇到了,我那天并没有和他有过多的交流,只是简单的问了他这么一句话,我说“是不是所有的原则都禁不起现实的摧毁?”他说是,终于明白了,我当初甚至不相信他的这样的话语,不想信也不敢去信,但是随后他又跟我这样说道: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你该坚持的东西,人生是走出来的路,尝出来的味。 人生是走出来的路,尝出来的味,我想,这个阶段的我并不能理解这样的道理,但是必是他经过长期的熬制所得出能闻到艰辛心酸和无奈的结论,这样的倾诉带着岁月的淘洗和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带着“血”的气息。 我的导师和我的似水流年,在经过时光的磨练与淘洗之后,得到的以及看到的,就是这样平凡而不失人性的光辉,哪怕我们没有太多的交流,但他心之想,我心已明。也许,这更是一种我对于导师的默契。 时光总是将一段记忆掩盖,甚至不会有人再去忆起这段令人温情的时光,多年之后,听到这样的一首歌曲——“总想去看看你的笑容,总想去听听你的声音”,远方的你,我的导师,能听见来来至于心灵的呼唤吗,我的导师,我的朋友…… 在我和我的导师的时光里,并没有太多轰天动地的事情,只是那样的平平凡凡,点点滴滴汇聚而成的记忆,记忆通过时光一点点的拼凑而成,却成了我们彼此心底最永恒的记忆,我们在时光的长河中相遇,却又因似水流年的时光,而慢慢走远,渐渐变得模糊。 时光埋藏了我们彼此的故事,见证了我们不一样的情怀。在岁月静好中,我愿静静的品味这一段醉人心脾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