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起点品读 微信公众号  新看点网邮箱:xkdkkk@163.co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搜搜索
 
   □ 会员风采
华夏精短文学
咸阳文学院
文坛赛事
世界文学
文学活动
其他

 

 

会员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华夏精短文学 >> 详细内容
四川会员宋红霞(签约作家)文学作品专版

   

    宋红霞,女,70年代生,大专文化,四川省南充市散文学会会员。文章曾发表在《新都市报》、《云南技工报》《作家文苑》等报刊,文章选载在《党员文摘》、《南充散文读本》上。

 

 

秋夜养生宴

    秋分过后,每个周末,我和妹妹都要回家小聚。上次聚会时,妹妹提议,母亲年龄大了,下次聚会我们每人做一道野生养生菜。一则让母亲休息一下,二则给大家换换口味。
周末傍晚,我提着早上在田间摘的一捆暗红色的野苋菜,回到家。正在清洗时,妹妹提着一蓝浅绿的野蒲公英,也到了。
    我把油倒锅里,放点红辣椒、蒜、花椒,在油锅里炸出香味,将沥干的苋菜倒入锅内。翻转几下,苋菜萎了,马上起锅,盛在白色的瓷盘里。我一下想到了杜甫的诗句:登于白玉盘,籍以如霞绮。苋也无所施,胡颜入筐篚。白色的盘配红色的菜,似云如霞,多么美的画面。
    挑起来吃在嘴里,绵软的丝滑合着原味的清香在嘴里荡漾开来,充满了童年的味道。小时候,家里穷,生长在故乡田间地头的野苋菜,是我们常吃的一道家常菜。
妹妹端上桌的是凉拌蒲公英,让沸水过了一下的蒲公英,伸展着褐绿色的叶片,闪着水灵通透的光彩。红色的辣椒丝,白色的蒜泥,配着浓浓的辣椒油,这嫣然就是一副画。吃到嘴里,味道鲜美,清香爽口,越嚼越有味,一种原汁的来自泥土带着微苦的香味在嘴里散开。这菜长满故乡的山坡,儿时,我们经常去摘它顶部的伞状花蕾,鼓着腮帮一吹,漫天的绒毛如雪飞舞。用蒲公英做菜,还有一点讲究,不像别的菜越嫩越好,蒲公英却不能选嫩的,要挑刚发兜那种,太嫩入口没有嚼头,少了一种韵味。蒲公英入菜,始载于《唐本草》谓蒲公草,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
    看我们做的热闹,母亲出门了,一会儿就拿着五朵昙花进来。母亲举着昙花说:这花是刚开的,昙花是母亲最爱的花,院子两边种的全是昙花,平时碰都不要我们碰,今天这是怎么了?
    母亲在我们疑惑的目光中,取碗打两个蛋,放入盐和胡椒搅匀,再放一小勺滑肉粉;接着将昙花对破,在碗里打个滚,挑起来,放油锅里炸,昙花焦黄酥脆,就好了。金黄色的昙花,一朵朵睡在盘里,娇羞、含蓄、美丽。吃在嘴里,昙花肉质厚嫩滑腻,味道清香甜美。母亲告诉我们:昙花一现,是说它的花期短,留住的仅仅是短暂的美,昙花的药用价值才是昙花永恒的价值。昙花有清肺止咳、养心安神、凉血止血的功效。

        在这个秋的夜晚,一家人,围着一桌五颜六色的菜,品尝野菜的鲜美,聊着家常,回忆曾经与这些野菜为伍的日子,幸福溢满每个人的心头。

                      怀念冬天的老物件烘笼

    四川的冬天,阴天居多,阴沉沉的潮雾天,穿上保暖衣和羽绒服,都冷得人手脚麻木。这时,好怀念小时候我们烤火的“烘笼”。

    家乡的“烘笼”,外形像个灯笼架,用竹条儿、荆条编成八角形空洞,“烘笼”一般高六七十厘米,底边为圆形敞口,内置一瓦钵。上呈拱形,撮上一点燃烧的木炭放入其中,上面再用一点已燃烧过的木炭灰盖上,就可以取暖了。童年家里的成员,每人都会有一个烤火的“烘笼”。

   寒冬腊月的早上,母亲一大早起床,煮好早饭,就把未烧尽的柴炭放入“烘笼”,把我们几姊妹的秋衣裤搭在“烘笼”把上。我们起来穿着暖烘烘的衣服,忘记冬天的冷。吃了早饭,母亲把柴灶里的炭灰装入家里的每一个烘笼,并在上面压上草灰,这样一整天,烘笼都是热乎乎的。我们三姊妹每人提一个烘笼去上课,路上碰着三三二二的同学,大家也都提着烘笼,笑哈哈地往学校走。教室里没有火炉,门窗紧闭中,我们依然可以听到窗外呜呜的风声。我们把烘笼放在手上,或者放在脚下,温暖就慢慢升起来了,冬天在教室的门外。

没有雾的早上,老人坐在院坝里手提一只烘笼,三五个老人围在一起拉家常,晒太阳。其乐融融的样子,让人羡慕。左右邻居、亲朋好友来家做客,主人热情递上一只烘笼,深入骨髓的寒冷,在接过烘笼的那一刻,暖流袭上心头,内心立即生出无限的暖意和感激,亲情在烘笼中延伸,温暖着人心。邻居间,亲情间的距离拉近许多。无论你带着多少寒意而来,当你接过烘笼时,你的寒意倾刻间被烘笼暖得烟消云散,这是烘笼的功能,它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温暖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在家里有老人的冬天,睡觉前,儿女把烘笼先放在被子里,被子焐热了,老人才上床睡觉。有条件的家里买些钢碳回家,但舍不得多用,每次最多放2-3块,能保证老人和小孩在冬天里不会因气候太冷而冻着。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把真情和孝道传递下去。
     如今空调、电烤火炉、电热毯、电暖手套等等,烤暖的东西五花八门,我依然怀念那故乡小小的烘笼。在那过去的年代,它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温暖,更多的是温馨,是情亲。


                         秋天的素描

 

     一场雨,拉开了夏与秋的距离,招摇了一个夏天的暑热,低调地消融在秋雨里。

一枚枚悠然而落的黄叶,一阵阵夹着寒意的风,一片瓦蓝深邃的天空,勾画着秋的蓝图。不必说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的壮观,不必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豪迈;也不必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辽阔,天上南飞大雁不断变换的队形;单是芳草地上一望无际的枯黄,江边如雪如云的芦苇花,就让我们知道秋天来了。
    秋天的田野,富裕而充实。一粒稻谷,由发芽、青葱、金黄、到成熟饱满,经历了很多时光。一颗玉米,从长芽、发叶、扬花、到长成一枚成熟的玉米棒。有自己的努力,有别人的帮助。一株株棉花,好似秋风从蓝天扯下的云朵,静寞在无边的秋色里。两只黄牛,懒懒地卧在田边的空地上,眼睛眯着在打瞌睡,偶尔扇一下尾巴,赶一下落在身上的蚊蝇。
    一块红薯地里,两个老人在挖红薯。老爷爷慢悠悠下锄挖,老婆婆跟在后面捡。才出土的红薯,个头匀称,红里透着白。几只肥大的白鹅,摇摇摆摆地走过地头,向前方的一块洼地走去。挨着河边的是一望无际的甘蔗林,它们是这片土地主要的经济来源。昔日的青纱帐,已没了夏天的威风,它们脱去绿衣,静静地等待着人们收割。
    满山遍野的果树,用它们的方式诠释着秋的含义。褐红的大枣,站在稀疏的枝上,仰望着蓝天。鲜红的石榴,咧着嘴,俯视着大地。橘黄的橙子,低着头,在回忆夏日的清心。绿色的柚子,在青葱里,感受秋的寒意。
    萧瑟的秋风点燃了城市的灯火,阵阵寒风吹过,一个个带着治安巡逻袖章的寂寥身影徘徊在拥挤的站台。金黄色的落叶随着风飞舞着,跳跃着,像一颗心在飘飘荡荡。路灯光晕涂染了树叶的想象,把春夏的翠绿装扮成金黄和枫的嫣红,宛如盛装的女子,在摇摆中尽显柔美的妖娆。岁月荏苒,匆匆而过的人们,你们是否还记得曾经在那样一个时刻,在那个地方,有一个坚定的身影在默默守护着,温暖着你,请记得那些维稳的人,那些不是战士的人民公仆。
    这属于秋的意境,用笔画不出秋的绚烂,用语言描不出秋的静美。清丽出尘的高洁,淡然看世的沉静,就是秋意。经历繁华和喧嚣,依然留着宁静之韵,这是秋的精髓。就像人生,洗净铅华才可以遇见真实的自己。

 

南方的冬雨

              

    清晨,天空下起了雨,这是入冬的第一场雨。
    冬雨携带着随心所欲的风,不紧不慢地下着,空气里夹杂着一丝刺骨的寒意。淅淅沥沥的雨洒向。它没有春雨的温柔,没有夏雨的激情,没有秋雨的缠绵,只有漠视一切的气定神闲。
   南方的冬雨比北方的冬雪招人喜欢。北方的冬雪,携带着刺骨的北风,给人们带来寒彻骨髓的冷。这个季节,寒冰冻结了北方的土地,没有农事,庄户人在家中休息,雪给他们生活带来不便。
    对南方的冬雨有此描述:“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南方冬天气候干燥,久不下雨,空气中漂浮着干冷的气息,人特别容易嘴唇干裂,鼻腔充血。一场雨下来,空气湿润清新,街沿就站满了看雨的人。大家兴高采烈地看着这雨,偶尔伸手接一下雨,议论着菜市的行情。好久不下雨,靠雨灌溉的许多菜就干死了,市面上的菜品种少,价格高。这场雨一下,早熟菜很快就可以上市,买菜难的问题便可以得到缓解了
    冬雨滴滴答答下着,远山罩在茫茫雾中,近处干裂的田地,接受着冬雨的馈赠。现在正是播种小麦、豌豆、胡豆、油菜等农作物的季节,雨中,很多乡下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在田间劳作。靠天吃饭的南方农民,对冬雨有着衣食父母般的热爱,他们在焦灼中盼了很久。这场雨,给庄户人带来了欣喜,他们没有时间欣赏雨中的景色,忙着在雨中种、施肥,把沉甸甸的希望播在脚下的土地里。
    冬雨不停地下着,天地之间一片混沌,街边高大的梧桐树,挑着所剩无几的黄叶,颤栗在风雨中,一小股雨水顺着裸露的树杆往下流。街边门头被装饰成五颜六色的铺面,安静地站在雨中。偶尔一辆车从雨中疾驰而去,溅起一层细小的水花。三五个人,打着花伞,悠闲地在雨中前行。安静闲适的雨中,一只麻雀叽喳着忽地从眼前飞过。

    冬雨慢悠悠地下着,好似一位进入暮年的老者:睿智淡然、波澜不惊,淡定从容地前行。

 

                    三会蛴蟆节

                       

    早就听说川北南充西河流域经过的地区,一直保留着正月十四送蛴蟆的风俗习惯。今年有幸参加了三会镇的蛴蟆节,令我思绪万千。
    刚入场镇,就见一排排崭新漂亮的楼房矗立在街道两边,街道上挤满了喜笑颜开的人群,两边的店铺门前摆满了各种形式的蛴蟆灯,有圆的糊着白纸和红纸的灯笼形,有方的糊着粉色和白色兼搭的花灯形,还有半边紫色半边黄色的梭子形,各色花纸糊的蛴蟆灯就更漂亮了,它们有的像蝴蝶展翅欲飞,有的就像一丛丛鲜花,绽放在街道两边,微微寒冷的天气里有了春的气息。
    第一次看见这壮观的场面,我和同伴高兴地又喊又叫。正街中间,蹲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巨型青蛙灯,只见它宽阔的脊背上,涂着墨绿色的花纹,鼓着大大的眼睛,望着天空,张着大嘴,红红的舌头一伸一缩,仿佛急欲跳入人海之中。两个身披黄色马褂的孙悟空,一个双手拿着金箍棒,抬脚欲飞,一个飞在空中,正在眺望远方的2016。到处都是花海,到处都是涌动在花海里的人群。
    街上回旋着稚气的童谣:“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踩着童谣,伴着花海,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的空间。舞狮子的队伍刚过去,舞龙的队伍又紧随其后,车幺妹,走高跷,打腰鼓,不论是老年人,还是中年人,年轻人,个个意气风发,笑逐颜开。

    街边一块空地上,一条巨型长龙趴在十几个条凳上,几个老人正在用彩色的纸糊龙身。我走过去摸了摸用青竹扎的龙头,身边的一个老人马上乐呵呵地说:“摸了青龙头,一年不招灾。”听得我笑了起来,看老人很健谈,我乘机问:“老人家,你能讲讲蛴蟆节的来历吗?”旁边的一个老人迅速接过话茬:“找王老师,你找对人了。”那个叫王老师的老人笑着点了点头。

    接着王老师打开了话匣子,关于“蛴蟆节”的来源有很多说法,其实最早的故事流传,与现在的蛴蟆,不是生物意义上的青蛙、蟾蜍、也不是金色幼虫。它起源于祖先对图腾的崇拜,那时候,蛴蟆有“祛病毒、助长寿、呈祥瑞、辟兵区、镇凶邪”的文化象征。蛴蟆大腹便便,繁殖力强,一夜春雨就可以产卵数千,古时候的人们把它当做生殖崇拜的神。嘉水流域的人祖女娲,是传统文化中世间公认的生殖女神,女娲又名女娃,“娲”和“蛙”同音,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对蛴蟆的膜拜,演变成民俗,形成传统的节日。

    另外一个传说是张献忠入川,屯兵西河流域和官军缴伐,敌我双方陈尸累累,血流成河,瘟疫蔓延。当时就是一幅“千村薛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画面,很是凄惨。老百姓烧香拜佛也无济于事,后来得到一位云游的道长指点,老百姓才知道浊血触怒了河神,天降“蛴蟆瘟”祸害人间。依照道长指点,敲锣打鼓举行祭祀仪式,祈求河神赶走瘟疫,由此有了这个节日。听老人讲完蛴蟆节的由来,我和同伴都很兴奋,任何风俗文化的形成,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跟随欢乐的人群,我们向街心走去,一家挨着一家的茶馆里,坐满了穿戴整齐的老人,他们抽着烟沉默着,静默在往昔的回忆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纠正人们关于“蛴蟆”的发音,他拖着长长尾音的“蛴 蟆”很有本土特色。
    街边围着一群人,只见一个在卖蛴蟆灯的年轻人,在为人们讲述“蛴蟆节”的来历。原本属于老年人来说的故事,在年轻人的口里,更有诗意和故事的味道。只听他说:“明朝末年的那个秋天,张献忠带领士兵驻守川北时,突然遭到官兵围剿。经过几天血战,部下死伤无数,血流成河,瘟疫泛滥——”活灵活现的表演,生动活泼的语言,我甚至怀疑,他是经过正规的训练。我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的时候,同伴笑了,她说:“这是他们的故乡,他们从出生就听到的传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往前走了几步,又见两个在卖蛴蟆灯的年轻人,高个有点帅气的小伙子在为围观的人群讲“蛴蟆节”送蛴蟆的过程,天黑后,拿着蛴蟆灯,点燃里面的蜡烛,把灯插到远处的田野里。以前人们都是把蛴蟆灯丢入西河中,造成西河的水污染严重,现在一般都是插在田边,表示把“蛴蟆瘟”这个瘟神送走,迎来平安幸福。插完蛴蟆灯,小朋友还要去抱着嫩竹摇晃,边摇边唱:“你也生,我也生,我和嫩竹打老庚。你也长,我也长,我和嫩竹一样长。”寓意自己像竹子一样长得又高。

    年轻人讲完送蛴蟆的过程,顺带介绍起三会的白酒,竹子和锅盔,聆听的游客不住点头。每个游客就是一个传话筒,就是一个活广告,把三会的故事带出去,把风俗传出去,把昔日送瘟神演变成今天的送贫穷,祈福民富国强、迈进小康生活的心愿。

看到这么多的年轻人参加蛴蟆节,让人欣慰,现在的年轻人热衷过国外的节日,对许多传统的节日不感兴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西河流域孕育的美丽风俗民情,历经300多年的历史,传承的重担必然要落在年轻人的身上。“蛴蟆节”生于斯,长于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和当地的土特产没有区别。如何让这个节日与时代结合,与百姓的生活结合,是节日赋予我们新的思索。

    街上的锅盔凉粉,飘着浓浓的香味。酸辣粉,赖汤圆,色泽诱人的卤菜等摆满街的两边。一张张笑容灿烂的脸,一声声亲切热情地招呼,我和同伴忍不住停下来,准备买一套锅盔凉粉吃。打锅盔的中年妇女,有着一张笑眯眯的圆脸,她带着一顶印着一只大青蛙的绿色蛴蟆节标志的头冠,一边麻利地翻烤着锅盔,一边和我们聊天。她告诉我们,以前她一家人分别在外打工,一年才团聚一次。现在农村土地流转了,每年都要分钱,也可以就地打工,她在家里种点菜,卖点小吃,日子很好过了。外面再好,也没有在家过的舒坦,一家人在一起才叫家。听着她满足的话语,看着她开心的笑脸,我们感觉到了她的幸福,普通人的幸福,小小的幸福。
    终于盼到天黑,四面八方的人们举着各式的蛴蟆灯自发涌到街上,来到街中心今天的主角巨型大青蛙灯前,人们自觉地站在青蛙背后排成两队。民俗强大的力量震撼了我,没有组织,没有任务,自发心甘情愿的一次盛大祈愿,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四个年轻人将青蛙灯抬起,人们将手中的灯笼点燃,伸向空中的彩灯亮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星星,映红了人们兴奋的脸庞。队伍跟着青蛙灯,齐声唱着“送蛴蟆”的歌谣,向远处的黑夜,向远处的田野走去。
    一束束礼花在夜空中炸开,震耳欲聋的巨响,伴着万人狂欢的尖叫。一盏盏孔明灯载着人们对美好的渴望,对真善美的期盼,飞向夜空。蛴蟆灯慢慢烧起来了,一朵朵荷花,盛开在夜色里。圣神的虔诚里,我的心也趋于平静,默默期盼平安,和谐,美好。瘟神被纸代替的年,那被一年一年过得温馨厚重的年,在夜空里绽放,年的味道弥漫在夜风里。一盏盏灯插在田坎上,插在夜风里,它们是故乡的记忆,也是乡风的传承。
    离开三会,已是深夜,在返程的路上,我沉浸在民俗风情中,灯光,人群,花海,笑脸浮现在我的眼前。当今新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的变化,它迎合着新城镇的脚步,正在更新,升级。在中国梦的棋盘上,新农村将成为一颗闪亮的明珠,传统民俗风情将在这明珠上熠熠发光。

 

【作者:宋红霞】  【发表时间:2016/3/2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浏览1540次】
 

金山文学 小小说传媒 华人中文文学网 天风网 中国书法家协会 人民文学 安保 国际在线
金盾电视台 中国台湾 参考消息 北部湾经济网 中国作家网 凤凰新媒体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Copyright©2014-2030,XKDKK.COM,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xkdkkk@163.com 

网址:http:// www.xkdkk.com    值班QQ:275569688    广告QQ:493070311    新看点网QQ群:456031646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5003472号-1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公共网络或者素材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