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起点品读 微信公众号  新看点网邮箱:xkdkkk@163.co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搜搜索
 
   □ 会员风采
华夏精短文学
咸阳文学院
文坛赛事
世界文学
文学活动
其他

 

 

会员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咸阳文学院 >> 详细内容
文学院会员高恺文学作品专版
  高恺,男,陕西乾县人。范紫东研究会会员、咸阳文学院会员、咸阳作家协会会员、咸阳美术家协会会员、咸阳西画研究会创研部副部长、长安老子文化联谊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文化人物》杂志社荣誉主席。
  有散文作品曾第三届“妙手”杯文学艺术大奖赛中获奖、《缅怀乡贤范紫东》在《大秦腔》发表后评价颇高。近作《故乡是一坛老酒》在博客发表,点击率颇高。
 
 
 
 
  《故乡是一坛老酒》
  高恺
 
  故乡
  是一坛
  老酒
  尘封于岁月的
  时空
  随
  年华老去
  散发出淡淡的
  乡愁
 
  儿时
  常站于旷野麦田
  遥望南山北塬
  这里是关中平原
  这里有无尽的
  开阔与平坦
 
  邻家的
  小猫、小狗、鸡猪、牛羊
  都是熟悉的
  伙伴
  月亮出来了
  我们高喊:
  各回各家菜籽
  开花
 
  老家的土地
  老家的人
  老家的风景
  老家的树
  就像眨着眼的
  星星
 
  有人说
  熟悉的地方没有
  风景
 
  你
  日思夜想着
  去看外面的
  世界
 
  接过母亲手里的
  毛票
  泪水对着贫瘠
  说:
  我要去
  城市
  找寻另一个
  自我
 
  陌生的城市
  喧嚣的车流
  拥挤的人群
  寒冷的画室
 
  孤独
  像饥饿的狼
  在
  灵魂里
  游荡
  想起故乡
  泪如雨下
 
  成长
  是与熟悉的自己
  决裂
  撕心裂肺的
  痛
  吞噬着
  记忆中的
  故园
  你
  越走越远
 
  诗人说
  故乡是一枚小小的
  邮票
 
  你
  将思念
  打包
  寄给遥远的
  蓝天
 
  时光
  将母亲的脸
  刻成
  梦里的
  故园
 
  月亮
  穿过浓密的
  树荫
  写了一地的
  思念
 
  回到
  隔世故园
  你
  才发现:
  故乡千年在
  人生一瞬间
 
 
  《 缅怀乡贤范紫东》
  高恺
  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觉得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特定的地理空间加上相应的文化所形成的氛围,一个人的出生环境和二十岁前的生活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人一生的喜好和心里趋向。
  关中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和核心区,秦腔是老关中人甚至西北人的核心精神食粮。在文化不甚发达的农业社会里人们获取知识、信息以及前人生活经验的重要来源便是秦腔——这个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秦腔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宗教,在社会中起着宣善惩恶协调人际的作用。秦腔既是雅俗共赏的艺术,也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重要艺术形式。
  小时候看不懂秦腔,却跟着大人挤热闹的在戏台下看那些花脸、红脸、白脸···进进出出的唱念做打,每每在那依依呀呀的唱腔中酣然入睡。直到演出结束才被大人叫醒,于是跟着大人走在熙熙攘攘的回家路上。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那些像亲人般的演员,那喜悦和幸福令我懊悔不叠:以后看戏再也不睡觉了!再看戏照样听见那锣鼓家伙和依依呀呀的唱腔又睡了过去,小孩子看戏图的是热闹,看不懂就是看不懂,该睡就睡吧!
  上小学后的一天,一个关系要好的朋友告诉我,他不念书了,要去学唱戏。我除了惊讶还是惊讶,唱戏!那可不是谁都能学的,是要天赋的!朋友走了,从此我对戏剧便有了一种情结,每逢村里演戏总跑去看看,想在里面找到那张熟悉的脸。有一天终于在村子的戏台上,看到了那张瘦小白皙的脸——朋友在《三滴血》选段里演了一个小角色,那次记住了《三滴血》这个戏名。后来又在村里露天看了电影版的《三滴血》,那是一眼不眨看完的第一本秦腔戏,再后来又看了《火焰驹》、《李慧娘》等等电影戏。初中到镇上去上学碰到了那位同学,才知道戏校就在镇里。朋友告诉我很多小秘密:转动眼珠可以让你的注意力集中,深呼吸可以让你放松心情等等。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无法预知,回首时却像冥冥之中的安排。学画后和一帮朋友在县城租房子画画,去文化馆借石膏像,恰逢文化馆举办范紫东诞辰一百多周年纪念。那时好像还不知道《三滴血》是范紫东先生的作品,只一个劲的看那表现范先生生平的连环画创作,觉得那故事里的人画的真好!
  学雕塑后觉得只有到文化馆才能实现自己的创作理想,于是便决绝的调到文化馆,到文化馆不久想起了学画时看到的范紫东雕像,这时才知道范紫东竟然是我们乾县人!《三滴血》竟然是他的作品!惊讶!感慨!有天上午回到家里打开电视,就看到一段鲁迅到西安的文史影片。鲁迅先生在西北大讲学之余到易俗社看戏,还欣然为这个“比巴黎歌剧院还早”的易俗社题写:古调独弹。激动之余便写了一篇《鲁迅与范紫东》的博文,不曾想却受到博友的厚爱,被某散文大赛评为获奖作品。虽然自知那篇博文只不过是记录了一下自己当时的心情而已并非什么佳作,但虚荣心作祟还是接受那虚名浮于誉。
  再后来参与“新农村建设”绘制文化墙下乡,无意中又发现走到了范紫东先生的老家灵源西营寨,于是便满村子的游走着想要找寻范紫东先生的家,寻常的村子、普通的建筑,却没找到一个范先生的家人,据说范先生的家人都在西安生活工作。
  单位里有位老学究说范先生给他上过课,闲时常去闲聊想在脑海里还原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却总是面目模糊。后来馆里在杂乱的库房中找出了当年我曾看到的那些连环画,一个范紫东生平纪念馆又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再后来又知道了范紫东研究会,工作的原因先后和研究会的陈光常务副会长、黄光任副会长接触过几次。年后上班不久单位领导再次提到范紫东纪念馆的事,我奉命联系范紫东研究会的副会长、范紫东先生的重外孙罗浑厚先生。
  对于罗浑厚先生我在网上是有一些了解的,他在新浪开了一个名为“范紫东艺术研究”的博客,上面有很对关于范先生的资料。这个半年前就知道了,却不曾联系,直到领导提出要过去一趟,我才从陈光先生处找到他的联系方式。冒昧的打过去,不曾想他却爽快的答应了,第二天上班不久领导便带着石副馆长、江峰、齐博和我一行五人,直奔礼泉而去。
  在罗先生的画廊里我们见到了一个宠辱不惊内敛沉稳的汉子,不高的个头和内敛的性格似乎有些范先生的影子。不大的画廊一楼布满字画、很多都是我所熟知的旅京文人墨宝。沿着窄窄的楼梯上到二楼,一个一室一厅的书画工作间展现在眼前。罗先生张罗着取范先生的资料,领导拿出相机拍了起来,副馆长帮罗先生往出拿资料,我帮着江峰拍摄资料,一时间忙得不亦乐乎。
  一通拍摄之后,我和副馆长去复印资料,领导和江峰及罗先生留在画廊继续拍摄。复印资料的地方叫人和,果如其名:人来人往甚是热闹,复印资料的自不必说,捎东西的、聊天的熙熙攘攘。让我俩甚是紧张,那些借出来的资料可都是近乎文物,丢了就很麻烦,起码对不起人家罗老师的一片热情。一页页的印,一张张的钉,四五个人手忙脚乱的折腾了两三个小时,总算赶在下班前一切搞定。回到画廊和领导与罗先生道别,回来的路上突然就产生了《科技向前文化向后》的念头,觉得文化就是在逝去的时空中去打捞历史的碎片以复原和确定未来的轨迹。
 
  《戏剧人生范紫东 》
     高恺
 
  秦腔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生活,“是流在秦人血液里的文化,是秦人的精神家园。”关于秦腔有句话“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吼秦腔”,这个画面今天再也看不到了,它像范紫东一样消逝在历史深处,不追寻便永难看见。
  范紫东是一个以编戏为乐、为生的人。昨天,市作协主席、范紫东先生的子女亲属、范紫东研究会的秘书长、单位领导同事及相关人员,就拍摄范紫东纪录片进行了交流、磋商与座谈。范氏子女、亲友从各自的角度,追忆了范老先生点滴生活片段。 “一天,范老先生给我们买回只鸭子,我非常高兴很是珍惜。好景不长鸭子竟死掉了,老先生安慰我们说:咱给鸭子写篇祭文吧!随口念到:嘴扁扁,脚片片,走路不能上坎坎,可怜你的命短短。”
  百年人生,生死常伴,面对生离死别文人都爱感叹。王羲之感慨道:“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话听起来像宿命论却有些道理。人出生的时间与环境,在很大的程度上左右着他一生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也就是说人的性格与他的生存空间、及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范紫东生于一八七九年元月十七日晨一时,(农历一八七八年腊月二十五日)卒于一九五四年三月三十一日,这时的人必然要经历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段。同样的时代、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地域的反应不同,对人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家庭是人出生的第一环境,这个环境对人思维方式及做事习惯都有一定影响。范紫东生在书香门第,这话的依据是:曾祖范克俭,字仲约,处士;祖父范青芝,字午山,清举人;父亲范德舆,字礼园,清岁贡。
  这是传统社会里的一个中间阶层,上面是士族官僚,下面连接着农耕群体,到范紫东这儿三代读书人在科举这条路上已经奋斗了很久了。科举这条路有多难,回首一下科举考试就明白了:科举是封建社会里广大农家子弟一个渺茫的希望,这个希望如同摸彩票,中奖率非常小。尽管中奖率极小一旦中了却非常的荣耀,所以范家爷们乐此不疲的努力行进在这条路上。有个词叫穷书生以前不明白,研究了科举制度终于明白了书生的穷是注定的,原因在于书生不参与生产也不参于流通,自然也就难以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摸彩票等好运似的科考,又怎会降临到每一个书生的头上呢?一万个人在等那个万分之一的好运,这样的好运即使梦里也难于实现。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唐,到清末已经非常的成熟,成熟的都快要烂掉了,但读书人仍乐此不疲的参加科考。秀才、举人、进士,是传统社会里的人才梯队,看起来好像和今天的小学、中学、大学差不多。一研究还真不简单,秀才是科举考试里被认可的最低等级的人才,秀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这是百度的解释)要成为秀才必须经过童试,童试要考三次:县试、府试和院试。
  县试一般由知县主持,本县童生要有同考者五人互结,并有本县廪生作保,才能参加考试。试期多在二月,考四到五场,内容有八股文、诗赋、策论等,考试合格后才可应府试。府试由知府或直隶州知州、直隶厅同知主持,考试内容和场次与县试相同,试期多在四月。府试合格方可参加院试。院试又叫道试,由主管一省诸儒生事务的学政主持。院试合格后称秀才,方可进入官学正式参加科举考试。
  也就是说秀才考试,其实是科举考试里的资格考试。要取得秀才的资格要经过县级、区级、省级统考,因为难考所以在古典小说里常能看到六七十岁的童生(没考中秀才统称童生),成了秀才方可参加乡试、会试、殿试,成为举人、进士、状元。
  乡试三年一次,考中了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乡试中了,下来考的叫会试。会试也是三年考一次,所谓会试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录取的叫做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殿试是武则天创立的,会试中选者可参与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
  范紫东的祖父午山中举了,那应该是一项非常荣耀的记忆。对于几代读书的范氏家族,那是一种积极地刺激,他爷们在读书的路上前赴后继越走越远。在科举中,范紫东父亲礼园公成了岁贡生,大他三岁的兄长成了廪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氛围中,这个信儿(范紫东小名)五岁识字两百;六岁识字一千余;七岁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及古诗、唐诗;八岁读《四书》、《五经》,及唐诗;九岁读《书经》、《尔雅》、《易经》;十岁读《春秋》、《左传》、《礼记》;十一岁读《春秋左氏传》、《昭明文选》,这些都还是可信的,所谓耳融目染言传身教,在他是一定的。
  儿童的活泼好动是与生俱来,虽然他的身体有些弱,这个弱其实也是有来源的。按照遗传学来说那是必然的,他出生时父亲礼园公已经四十八岁了;年龄固然一一方面,他父亲作为教书先生这个职业,在某些方面也决定了范紫东的不会长的五大三粗。体弱却活泼好动,这一点从他师从礼泉杜六学习拳术、练习气功可已看出:一方面很好学,另一方面好斗。“同辈中游戏角斗,皆莫能敌,望之咸却步焉。”他的聪慧表现在九岁的那首儿童诗:夏日结冰凌,空中下鸡蛋。天公本难测,人说妖精遣。“语俗浅而意清新,韶年得此,人争传诵。”这首诗不仅证明了他的早慧,同时也奠定了他日后的剧作风格:雅俗共赏的清新。
  童年的快乐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无知,另一方面是因为大人的呵护,无知所以无畏,无畏便初生牛犊不怕虎、便无忧无虑。说童年范紫东过的快乐,一方面是这种共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按“老来得子”推测的。礼园公四十八岁得了小儿子一定是很爱惜的,何况得子的那段时间正是礼园公人生的辉煌时期。传统农耕社会里,在一个普通的关中小村里,礼园公这个岁贡生是稀缺的、少有的。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人也不例外。礼园公不仅是岁贡生,还与宋伯鲁这样的名士大贤称兄道弟,名士宋伯鲁对于范紫东这个“世侄”当然也是爱护备至的。范紫东八岁时,爱他的叔叔宋伯鲁考中举人,成为有机会平布青云的庶吉士。范紫东九岁,他的这个叔叔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掌印御史。
  十二岁前的范紫东,就生活在父亲这个圈子中,那是群热衷功名一心仕举的莘莘学子构成的生活圈,他们是社会的“潜力股”是被人们羡慕的焦点话题。宋伯鲁中进士之后,他们更成了人们的核心话题,在宋伯鲁离开礼泉去任职不久,礼园公也回乡养老去了。那年礼园公六十岁,范紫东的快乐童年就此结束,进入比较艰辛的少年时代。
  公元一八八九年,光绪十五年。“是年二月,礼园公在村路北营造住宅。”“节历年所积之修金钱四五百串,于路北起新宅。筑厅房三间,厦房东西六间,庭前厦房两间,聊避风雨而已,五月移家归里。”俗话说娶媳妇盖房费钱没王,一个六十岁的教书先生,盖一院房子是很不容易的。三年后,礼园公又给“出嗣之子熙绩授室”;也就是给过继的大哥张罗结婚。回到西营寨范紫东就回到了现实的农业社会,“虽有祖地六、七十亩,悉付人耕,每年仅收数石之租,一遇荒年且无租可収,生活全赖馆谷维持。”年逾六旬的老教师“因筑房蓄积告罄,窘急异常,始经营农业,籍以糊口。”借钱买牛半耕伴读。范紫东“由是对于农务大有心得”摇耧播种、扬麦去糠“乡里老农,咸敬服焉。”昔日快乐的小诗人,做梦也想不到会过这样的生活。
  半耕半读的生活,让他对人生开始有了更多的认识。他十八岁那年礼园公给他娶了媳妇,媳妇是牛市村的文氏。文家也是读书人,据说文家在明朝就是殷实之家,修灵源寺时文家曾捐麦子数十石,灵源寺铁钟铭文对此有所记载。文家有女四人子一人,四女三个嫁的人家都非富即贵,唯有二女嫁给范紫东这个穷书生。穷让范紫东每年看丈人不愿与别家同去,人家初三他初四,人家初四他初三,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同天去。孩子他舅叫文军,也是教书先生,是个实在人,实在的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他去教书去时总提个笼,路上顺便拾牛粪,这就是生活,必须面对的生活。
  范紫东渐渐的认识到“家贫亲老”,便“于陇亩树艺,特为致力,冀增收获,以抒亲忧。”同时加倍用功的读书,“学殖骤增”。这着实让老父亲倍感欣慰说:“此子是大器,将来未可限量也。”教了一辈子书的礼园公,(曾为这个“好高骛远,浅近者不屑为,高远者不能达,忽近图远徒劳无功。”的儿子担心其“终身不能人门”)此后对范紫东的功课“不甚督责,任其自由揣摩而已。”。父亲的信任、期许让范紫东将家中藏书“悉浏览而诵读之”。就在这时伤寒流行,一八九六年四月十日礼园公辞世。父亲、老师、精神支柱的突然坍塌,对年轻的范紫东造成致命打击,加上“时疫”的流行,让范紫东陷入“哀悔困顿、几乎丧生”的境地,由此他进入了人生的苦闷徘徊期。                  
  有人说:人来到世上都是有各自使命的。这话落在礼园公身上,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些事实:宋伯鲁中进士任职时,他接近六十岁。六十花甲上班族就到了退休的年龄,六十岁的礼园公回村盖房养老。范紫东也是六十岁在后宰门盖“待雨楼”准备养老抗战却爆发了,他不得不带着刚出生的豹儿离开西安到乾县槐荫轩居住。这些都是后话,还是回到礼园公的使命上来。离开从教十二年的礼泉,回到西营寨,盖好房子安顿好家人,给过继桂山公的大儿子熙绩结了婚,女儿又到了出嫁时候,娶媳妇嫁女儿都了结之后。礼园公唯一的心事,便是范紫东的“食古不化,其奈之何?”他对因童生试文字肤浅清顺而心生厌恶的范紫东窃读明文很担心。“愈求高深,愈生枝节。”礼园公严行裁制说:“入泮后再求远倒可耳,刻下只做小品通顺文字固已足以。”范紫东“敬领之,然对于小品文字,终不慊心也。”依然在农忙“三余”攻读明文,忽一日“学殖骤增,文思大进,每有所制,时标新意,不蹈恒蹊。”礼园公这才放心了。有人劝说范紫东入试,原本着急的礼园公却改变了主意说:“读书若但求入泮,不如择他业也”他打算放任范紫东顺性而读,“过二十岁再行应试”。天有不测风云,伤寒流行礼园公及家人皆染时疫,不幸于四月十日辞世。礼园公生前没有看到范紫东入泮,但他走的很放心,他知道儿子的实力,何况闭眼之前他的大儿子应州试“得落案首”(考了第一),作为教了一辈子书的老先生,还有什么比那更叫他高兴地呢?所以说礼园公是圆满的履行了他的人生义务及自身使命。在读书路上勇猛精进的范紫东,突遭此变打击不小,“然学殖犹未荒芜,实为人所难能也!”在强太孺人的主持下,“丧葬大事虽在极困难中,皆经营如礼,无大遗憾。”范紫东葬罢父亲接过责任,在村里拜青黎先生为师继续学业。
  一八九四年甲午之战举国震惊,唐以来一直附庸中国的小日本竟然大败清帝国,由此朝廷内外皆思虑变法图强。一八九八年宋伯鲁和朋友李岳瑞等发起成立关西学会,康有为等以关西学会为基础成立保国会,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拉开了序幕。由康有为起草,以宋伯鲁名义,向光绪皇帝上书的奏章据说超过十份。宋伯鲁和杨深秀联名上书的《请将守旧礼臣立赐降斥疏》,作为推行新政重要步骤的废除八股取仕的诏书,冲破重重阻力终于公布。此后,宋伯鲁又连上《请选通达中外政治之才每省一人任新政疏》、《请选通才以资顾问疏》、《各省举办铁路矿务官不如商折》等一系列奏折,而成为变法的重要骨干。
  李岳瑞将宣传新思想的《时务报》,每期一百份送给老师刘古愚,扩大在陕西的影响。在李岳瑞的介绍下,刘古愚认识了康有为、梁启超,对其变法图强的新思想很是认可欣赏,积极在陕西响应康梁发起的变法维新运动;印发康有为的《强学会序》;积极宣传推行变法主张;还派学生陈涛、邢廷荚去北京、上海与康梁商讨国事,被时人称为“南康北刘”。刘古愚做了味经书院山长后,在求友斋和味经书院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进行课程设置改革,除保留经史、道学等传统课外,新开设了时务、天文、地理、算学等课程。他特别注重算学,认为西人之富强,科技发达的根脉在于算术。
  陕西新学发展迅速,范紫东家贫不能购买新书,常借友人书阅之。“国际形势,及各种科学,略能得其要领。”常痛陈大局之得失,每向人谈中外形势,“谓八股不废,则中国不兴。”“人皆目为狂生。”“狂生”范紫东想学习数学,却找不到老师便向村里的歪嘴木匠学习珠算。木匠说:“此事亦大不易,村中我已交五六人学之,可怜一冬三四个月,将九归尚未学会。”木匠在给范紫东讲完二归后范曰:“果如是,亦不难也。”三归以上自行揣摩十余日练习精熟,打给木匠,木匠惊问:“谁为汝教,何其速也?”范紫东说:“更有何人,兄已为我讲二归矣,三归以上我自行领会,不待兄费神也。”就是这样的才子却因家计,以全年修金二十五串,在东西村教自己反对的八股应试为生,其痛苦和矛盾该多么的让人扼腕!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凶荒之年与小侄寻草喂牛,以树皮、油渣果腹,“枵腹耕耘三月”。一九零二年,以年薪九串钱就馆赵村,负米奉亲。同年以七属县秀才通试第一的成绩考入三原宏道书院,范紫东的人生由此拉开了大幕。 
  宏道书院是陕西省明、清四大书院之一,由明嘉靖户部尚书、关学翘楚王承裕在弘治七年(公元一四九四)创办,书院坐北向南,占地八亩。时“为西北学界之旗帜,省学衙署设三原,府考亦在宏道书院举行。光绪二十六年(公元一九零零),书院改名宏道高等学堂,倡导新学,注重经世致用”,是现在陕西水利学校的前身。
  宏道书院的求学生涯,对于范紫东影响相当深远,称得上再造。在这里他遇到了教他读书、写戏,影响一生的老师孙仁玉,更遇到了那个时代一大批的前沿人物。光绪三十一年(公元一九零五年),陕西派遣官费留日学生三十名,宏道学堂即占半数,于右任、李仪祉、吴宓、张奚若、杨世昌、范紫东、张季鸾皆毕业于此。
  孙仁玉是陕西临潼人,他以启迪民智除旧布新为己任。与范紫东有相似的经历,曾为私塾教师,考入泾阳书院后,深受具有维新思想、提倡科学的学者刘古愚的影响,是当时教育界的“三老”之一。一九零三年执教三原宏道高等学堂任斋务长,是陕西早期的同盟会员。
  考入宏道书院不久,范紫东去拜访了这位老师。从拜访时范紫东“七属一考生,四季九串钱”的自制帖,可以看出:那时的范紫东满腹醪糟一身酸腐。他太需要在那所学堂里深造了,生活却不时骚扰打断他的求学之路。在范紫东年谱中,我们可以看到:长子出生那年一九零四年“迫于家计,就馆于兴平西王村杨屏轩之家塾。年薪五十金,家中债务赖以肃清。”(考中宏道书院之前年薪九串钱,考中之后立刻变成五十金,知识改变命运啊!)我们不知道他是休学带的学生,还是寒暑假带的学生,总之这种半为教师半学生的求学方式,影响了他的学业,宏道学堂他读了五年,还有肄业、毕业的记录。
  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六君子血溅菜市口;宋伯鲁避居上海三年,因生计困难一九零二年携眷回陕,被曾弹劾过的人致狱三年,出狱后“伊犁将军长庚因慕其名,请赴新疆参与治理机宜。”;维新派和光绪帝的重要联络人李岳瑞,也被革职回咸阳赋闲,一九零五年受“张济远邀请赴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辛亥革命后,一直任清史馆编修参与编纂《清史稿》,晚年回归故乡,著有《评注<国史读本>》、《春冰室野乘》三卷等。”;关学后镇刘古愚得知弟子李岳瑞因参与变法,被清政府革职,“永不叙用,并拿问”后悲愤不已。清廷在全国缉捕“康党”,人们劝刘古愚躲避,他说“国事如此,吾死国难,幸何如之,何言逃也。”然而清廷并没有放过他,他在味经书院、崇实书院的职务被解除,次年他住到了礼泉烟霞草堂从学者仍有十余人。
  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变法维新开启了国人的眼界和思维。孙中山认为只有推翻帝制,方能建立民国,于是在日本歃盟,建立属于民众国家的中国第一党“同盟会”成立了。陕西留日学生将时代的信息带至陕西这方古老的土地,乾州革命巨子吴希真与同盟会会员井勿幕、李异材、焦子静、郭希仁,及会党首领吴虚白等二十余人,在一九零八年重阳节密赴黄帝陵祭扫恭读祭文,提出“驱逐鞑虏,光复故物,扫除专制政权,建立共和国体”,誓以推翻清朝统治为己任。
  小时候范紫东生活在父亲的书馆之中,环境熏陶耳融目染对于教书生活详情尽知,父亲去世后要谋生养家自然的就想起教书,虽然在东习村、赵村的教书生涯很清苦很孤寂,但私塾先生这个职业奠定了他的人生的最初走向。宏道书院毕业后在老师的推荐下他在西安府中学堂任博物、理化教员兼私立健本小学国文教员。健本小学是同盟会员焦子敬设立的掩人耳目的革命机关,一九零一年范紫东在焦子敬和同盟会陕西分会的负责人井勿幕的介绍下加入同盟会后,因革命需要前往乾县高等小学任校长,为后来的陕西革命做前期的准备和铺垫工作。
  “一九一零年七月九日同盟会、哥老会双方在大雁塔“歃血为盟,共图大举”。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消息传至西安,同盟会与哥老会两方主要负责人钱鼎、张钫、张云山、万炳南等聚会秘商发动西安起义。一九一一年十月秦陇复汉军政府成立,正式推举张凤翙为大统领,钱鼎、万炳南为副大统领,设六个都督,张云山任兵马都督。”秦陇复汉军政府成立后,清廷急调清军从东、西两面夹击秦陇复汉军。西安起义时逃亡兰州的卸任陕甘总督升允,被清廷启用署理陕西巡抚兼办军务。他纠集大量甘军再犯陕西,长武、彬县、千阳、陇县相继失陷。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兵马都督张云山领命西路招讨使,统帅两万大军急赴乾州挑起守城重担。这时范紫东任乾州知事兼西路招讨使署参谋,赵时安任同知。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升允所率甘军占领长武。张云山率向字营西征,在长武冉店桥将清军击退,西路战事暂时缓和。一九一二年一月二十日张凤翙自乾州回省城后,张云山与马玉贵会同各路官兵继续保卫乾州。张云山亲临城楼督战,昼夜加强巡逻防范,清军虽多次使用山炮、挖地道、架云梯、派先锋队攻城都未得逞。升允技穷令管带罗开福跪城门诈降,被张云山识破督队痛击,诈降清军被迫逃遁。二月十二日清帝退位后,升允仍顽固地指挥甘军袭击礼泉。升允进驻礼泉大户罗家(范紫东后来嫁女罗家)的书房进行督战,因嫉恨宋伯鲁为秦陇复汉军工作,而将宋伯鲁家掘地三尺以泄心头之恨。张云山派参谋雷恒焱面见升允,“告以清帝退位,应罢兵息民”。升允残暴地将雷处死投入枯井,继续令甘军进逼咸阳。张云山派特使给甘军马安良送去清帝退位布告,要他停战议和。三月八日张云山与马安良正式议和西路战事结束,升允迎奉溥仪建立偏安西域小王朝的计划落空。
  在历时四月的乾州保卫中,范紫东和赵时安做了大量的工作。范紫东是当时乾州的行政长官和军事参谋,上任之初手下衙役对于身材不很伟岸的范紫东有些不太配合,在征集粮草时范紫东曾抓起砚台还是什么东西砸过某人。从那通雷霆之怒可以看出,当时的书生范紫东年轻气盛肝火旺。人生来就是不同的有人适合政治、有人适合艺术、有人适合商场等等不一而足,这时的范紫东还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在政治的漩涡中起伏漂泊。
  乾州保卫战的胜利宣告了陕西革命的最终胜利,“一九一一年十一月陕西军政府成立,张凤翙任大统领兼民政长(省长)。十二月南京临时政府正式任命张凤翙,为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大都督。张凤翙鉴于‘现时、将来和外部防御’的三重需要,和甘肃、新疆两省商议后决定全力以赴创办一所解决西北人才问题的西北大学。张凤翙在法政学堂的基础上将三秦公学、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陕西高等学校等并入西北大学,设大学预科和法、文、商、农各专科,一九一二年西北大学正式开学。”
  “受聘陕西省修史局修纂的孙仁玉,提出组织新戏曲团社编演新戏曲、改良社会、移风易俗的设想,得同事李同轩赞同。孙、李遂制定章程、率先倡导,在张凤翙、井勿幕、张钫的支持下,范紫东、王伯明、师子敬、寇遐、高培之、刘介夫、杨西堂、薛卜五等一百多位社会名流署名共同发起,孙仁玉捐资七百两银子作为开办经费”
  一九一二年,易俗社在西安土地庙什字街挂牌成立。 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的易俗社成立后,范紫东并没有立刻参与戏剧创作。那时他还顾不上创作戏剧而是响应政府的禁烟工作,据说范紫东在武功任县长时因禁烟而丢了官。当时大烟长得正盛快要收获之季,范紫东派人拿着竹竿到地里一通捣鼓,烟农的辛苦眼看着就要毁掉了纷纷阻拦,他强行带走二十余人。这天晚上武功的烟农拿着农具包围了县府,救走烟农还扬言要烧毁府衙。他的助手、朋友赵时安将范紫东与户族里的一个孙子送出城外,两人逃出数里在一个废弃的窑洞中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早晨,一睁眼看到一条大蟒蛇卧在身边,吓得两人浑身哆嗦悄悄离开,赶了几十里路回到了西营寨。数月之后范紫东提出再去任职,被强太孺人坚决的给阻拦了。强太孺人觉得儿子大难遇险而能回到自己的身边,已经是万幸了还做啥官呢么。
  据说《三滴血》就产生在那段时间里,《三滴血》是个反对教条主义的戏。戏中的主角晋信书是一个县官,从书上看了一个滴血认亲的案例,便在生活中如法炮制,结果造成了父子离别、夫妻分散等人间悲剧。今天,对于《三滴血》创作的起源有很多种认识,有人说创作灵感源于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上确有滴血认亲的记录,但我更愿意相信那是范紫东对自己人生认知的一种艺术反映。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籍只是人生的一种概括和描述,生活永远要比书籍丰富的多,书生们却总是愿意相信书籍而不相信生活,正如同晋信书所言:书上所记岂能有错!范紫东从一个书生起步到私塾先生、同盟会员、政府职员、最后成为一名剧作家,《三滴血》是生活给他的教训,更是他对生活的表达。
  人,生或不生不由自己,全在父母。生于何时何世,亦不由自己。人从一出生开始便在一天天的走向自己、成为自己。在成为自己的道路上家庭、时代、朋友、老师等等是至关重要的环境因素,但能否最终成为自己,却全在于个人的先天造化与后天努力。范紫东生在书香门第,零到十二岁之间,他无从选择的跟随父母生活在礼泉私塾馆舍之中。十二岁到十九岁跟着父母回到老家,这时的他是被动的跟着生活走。父亲去世之后他成为私塾先生,这是对父亲的模仿和继承,从他的生活轨迹来看这也是生活思维惯性的必然结果。一个读了十几年书在科举路上赶了很久的人,读书几乎就是他全部的生活,当生活需要他从社会中谋取养家资本时,教书几乎是一种自然本能的选择。从“七属一考生,四季九串钱。”的自制帖,可以看出他对私塾先生的清苦他是有所抱怨的。在时代的大潮来袭之时他被携裹其中,宏道书院是他人生的拐点,入宏道书院前的他醪糟满腹,宏道书院让他走出了小村看到一个鲜活的世界,面对时代的浪潮他主动承担起书生对时代的责任。
  鸦片战争让国人极为震惊,隆隆的炮声惊醒“东方睡狮”,一向闭关锁国的大清帝国开始审视世界发展的汹涌浪潮,一个近代的中国渐渐的出现在世人的眼前,洋务运动组建起来的北洋水师让那些远来的“洋毛子”有所收敛,“同治中兴”的曙光视乎出现,甲午之战打破了“同治中兴”的泡沫。认识世界成了朝野上下的共识,读书人成为认识世界大潮的前沿小兵,他们越洋跨海去到东洋、西洋学习考察科举之外的世界。维新变法是新思想结的一个硕果,然而这个果实尚未成熟,便被慈禧扼杀在摇篮之中。维新之败让东洋西洋同时看到老大帝国的彻底没落,八国联军一起涌入想要肢解没落的大清帝国。战败割地赔款媾和使民间涌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慈禧一路西逃来到西安,吴宓的婶娘拿出十万两白银接济落难的慈禧;于右任却愤怒的想要手刃慈禧,陕西的保皇党和造反派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表达着对时局的关心及对国家兴亡的尽责。
  范紫东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投身陕西革命的行列。陕西革命是埋葬没落清政府的边缘之役。乾州保卫战让清朝看到了民心与大势已远远离去,清帝退位的诏书为孙中山的革命,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顿号。南北议和之后一九一二年二月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一九一三年准备组阁的宋教仁被杀,孙中山被迫发起了二次革命以保护辛亥革命的果实维护宪法的落实。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风雨飘摇的中华土地上帝制的魅影又隐隐出现,孙中山不想让费尽心血推翻的帝制重现中华大地。一九一五年底袁世凯称帝孙中山发起了护国运动登高一呼众人响应,一九一六年袁世凯在惊忧之中溘然辞世,中国却落入北洋军阀的手心。
  乾州保卫战之后陕西革命宣告成功,张凤翙掌管陕西起初他办学校、兴易俗对民众进行启蒙。随着袁世凯和北洋政府的成立,张凤翙转身成了扼杀护法的反动势力,尽管如此袁世凯还是明升暗降的支走了他而将自己的亲信陆建章推向陕西。一九一五年陆建章出任武威将军督理陕西军务,一九一五年蓝田汤坊岭民众包围县城;一九一六年反袁十八烈士王绍文、南南轩、张深如等惨遭杀害;方厚庵、景梅九、杜守信等四五十人被捕株连无辜更众然陕民并未被吓倒,一九一六年三月驱逐陆建章的西北护国军转战陕北攻下十余座县城陆建章大为惊慌。
  这时范紫东托名下场(考知事)于旧历正月十七日离陕赴京,“甫入都,即晤同乡王锡侯(时为修正宪法委员)问曰:‘陆郎齐(建章字)在陕如何?’先生曰:‘土客耳。’”锡侯“面陈俞肃政使”欲倒陆建章,流落京华将近一年。吴希真在五峰山树讨袁之帜,到健本学校“视学校帐,知无存款,遂将先生皮袍所卖之银二十五俩拿去”先生一夜未眠做一长篇讨袁檄文令“吴君带走”,“是年筹安会议定,唆使全国举袁世凯为皇帝,每县出一代表,军府使人议先生出为代表,先生曰:‘鄙人何敢代表一县。”“君若不肯则民党嫌疑更深”先生说:“吾县有运动此代表者,君胡不推荐之?”那人“甚合格”且为使者熟人故得转园。先生在《筹安会》有句:全国投票选皇上,古今中外无此例。岂徒民意成时髦,直将国事成儿戏。
  “先生的学生胡笠僧,俘获陆建章之子陆邵文,陈树藩掌陕民国复活省议会恢复先生仍任议员。一九一六年陈树藩自任陕西督军通电全国,不久北京政府也发表陈树藩督理陕西军务的命令。为了增强实力扩充军队打击靖国军保住督军的地位,陈树藩通过各县县长明令农民公开种烟从中捞到了巨额款项。陕西产粮区变成缺粮区,陕西吸食鸦片烟的人数达二、三成,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一九一七年十二月,陕西革命党人为响应孙中山护法反皖的号召,高峻首先在渭北白水宣布独立通电讨陈。一九一八年八月三原籍人士、老同盟会员于右任抵达三原被推举为靖国军总司令。一九二一年三月,陈树藩为改变困境率部袭击靖国军但遭到失败驱陈斗争更趋高涨。一九二一年五月二十五日,北京政府宣布免去陈树藩职务由直系第二十师师长阎相文出任陕西督军。阎相文因手谕冯玉祥诱杀了陕西民军重要领导人之一的郭坚,使陕西局势更加动荡不安,曾受到吴佩孚的严厉斥责。加上直军内部矛盾日益激化,阎相文穷于应付,同年八月二十二日吞服鸦片,自杀于陕西督军行署冯玉祥接手陕西。”
  “北洋政府于一九一七年八月十四日对德、奥宣战持续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的失败而告终。”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一九一四年八月二十三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七十多日激战,于十一月七日占领全部的德国租借地胶州湾。一九一五年一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五月九日袁世凯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消息被新闻界得知发布后激起了民族主义情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对德宣战与日本同为战胜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不仅没有收回反而被日本扩大了。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一九一九年一月十八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订立的“二十一条”等;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最终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影响了年轻一族。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这种不同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被称为“新文化”,新文化运动的主帅陈独秀等,提倡民主、科学。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作品,在青年学子中有很高的地位。一九二四年鲁迅被邀来西北大讲学,恰逢易俗社成立十二周年。“到会的都是陕西军阀当局的重要人物,主席台上有省长代表郭涵、督军代表范滋泽、教育厅长马凌甫、实业厅长刘宝濂,还有鲁迅称之‘捏枪阶级’的警察厅长马浩。此外西北大学第一任校长傅铜及其他军政界要人并‘听讲员’二百余人。”“鲁迅演讲的是《中国小说之历史的变迁》,前后共讲了八天十一次十二小时,至二十九日讲毕礼堂座无虚席。”“八月三日刘镇华为诸学者饯行,并请他们到易俗社观赏秦腔。”鲁迅“先后五次观看了该社演出的秦腔《双锦衣》全本、《大孝传》全本、《人月圆》等”之后“十多名学者联名赠匾,由鲁迅手书《古调独弹》四字相送”。“鲁迅先生以易俗社同人,能于民元时站在平民的立场,联合艺人改良旧戏曲推陈出新征歌选舞写世态彰前贤,借娱乐以陶情,假移风而易俗,唱工艺精编著宏伟,因题以‘古调独弹’,于褒扬之中,寓有规勉之意。”,鲁迅还将平生第一次远行讲学所得三百元中的五十多元遗赠剧社。
  闲话少叙,还是来说范紫东吧!他一生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世事纷扰军阀混战,饥馑蝗灾不断,九岁冰雹“如鸡蛋”、十九岁时“家人皆染时疫,患伤寒病症。”、二十二岁“秋季麦子大旱,麦未下种,荒兆见矣。”、二十三岁“凶荒之状惨不可言。”、二十四岁“凶荒之尾,全陕死二百多万。”、五十二岁、五十三岁、五十四岁、陕西“荒旱三载,蝗虫遍野,赤地千里,人咸忧虑”等等。如果说这些都是天灾的话,我们再来看看他生活的时空里发生的战争:十七岁时中国发生了“甲午战争”、二十三岁时“八国联军入侵”、三十四岁“辛亥革命”爆发、四十九岁发生了“二虎守长安”、五十三岁时发生了“中原大战”、六十岁“抗日战争”爆发、六十九岁“解放战争”爆发、七十四岁发生了“抗美援朝”等等。 一个书生在这样的时代能做什么?范紫东一定无数次的问过自己,从教书谋生到乾州守卫,从议员到知县,从禁毒到编剧,他在不断的探寻着人生的答案。最后他将眼光聚焦到编剧上,一个既可以谋生养家,又可以发言说话,还可以移风易俗影响社会,达到高台教化之目的,这是多么的适合自己啊!从《春闺考试》的尝试,到《三滴血》代表性作品的出现,他越来越像个剧作家。
  一个传奇女子人称“议和大臣赛二爷”的赛金花,曾为状元夫人,三度嫁人,出使四国,最后却沦为上海名妓“四大金刚”第一位。戊戌变法失败后她将袁世凯泄密之事告诉维新人士挽救了很多人;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和皇帝逃跑了,她认为:“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国是人人的本分。”挺身而出去见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为慈禧求情,又劝瓦德西整肃军纪,少侵扰百姓,下令安民。”她一九三六年年去世时,张大千为她做肖像画,齐白石为其写墓碑。
  这样一个奇女子“一九零三年在北京却因涉嫌虐待幼妓,致死入狱”引起了范紫东的关注,他以赛金花为原型写出了《软玉屏》。该剧上演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以至于范紫东和警察厅金科长在曲江饮茶时金科长说:“范兄的戏剧最近可把我们给忙坏了,进来虐婢诉讼案件上升很多啊!”赛金花看了该剧说范紫东把她美化了,寄半身照一张给范紫东,范紫东在戏剧的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说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爱恨情仇、吃穿用度、这些是造就个体的基本因素,那么战乱离别、社会动荡、官司诉讼、功名利禄等等就是造就个体的社会因素,旱涝灾荒、风雨阴晴、狼虫虎豹等等就成了自然因素。每个人都是在这样那样的环境中出生、成长、然后老去、死亡,在出生、成长以至死亡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学习接受、不断地生产创造,又不断地消耗毁灭,然后重新来过,这就是生命的轮回。人是一代代的生又一代代的死,相同时代的人有着相似或相近的命运,却不能造就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是为什么呢?按说相同的时代、相同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应该能造就出相同的很多人来,可事实是:既使恋生兄弟也各有差异绝不相同,这样一想就觉得生命真是神奇之极!
  范紫东生于一八七九年,卒于一九五四年。鲁迅生于一八八一年卒于一九三六。两人是同时代的人相差两三岁,有大体相同的时代背景,都在小时候接受过严格的传统教育,最初的家庭奋斗目标可能都是通过科考走向各自的人生辉煌。他们读了很多年书后临近科考却发现最初的目标不存在了,时代的浪潮将他们推向各自不同的人生轨道。他两人的父亲都于一八九六年去世,那年范紫东虚岁十八岁,鲁迅虚岁十六岁。一八九八年的范紫东“因家计窘迫,就馆南乡之东习村”;同年,鲁迅离开家乡的三味书屋,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一八九九年范紫东“服满”“应试”“以州试案首,与兄熙绩同时入泮”;同年,鲁迅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与陈寅恪结交。”一九零一年的范紫东在“凶荒之尾,全陕死二百余万人”的饥荒之中“野菜充饥”“枵腹耕耘”;鲁迅于该年毕业“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一九零二年范紫东以“名列第一提入宏道学堂”,同年二十一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两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现代医学。”一九零四年范紫东“迫于家计,就馆于兴平县西王村,杨屏轩之家塾,年金五十金,家中债务赖以肃清。”同年的鲁迅“弃医从文,回到本国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范紫东一九零三年到一九零八年或在私塾教学、或在宏道书院上学,一九零八年在同盟会设立的健本小学任国文教员,一九一零年由健本学校的设立人焦子敬和陕西同盟会的负责人井勿幕介绍加入同盟会。”鲁迅“一九零五——一九零七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一九一八年范紫东编“《花烛泪》、《可怜虫》、《三滴血》戏剧,随即由易俗社排演。”“是年仍充健本小学校长。”鲁迅“一九一八年五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一九一八年后的范紫东基本定型于教书先生、编剧这两个角色,兼职校长、议员、民政厅秘书等政府职务。鲁迅也定型于教授、作家和政府教育部工作人员。两个同时代的人物在各自的轨道上按照各自的方式走着各不相同的人生之路,从《三滴血》与《狂人日记》可以看出,同时代的两个人,一个站在旧时代的尾巴上滴血诊断,一个站在新时代的前沿呐喊呼号。
  从相关资料很容易了解,鲁迅当时看了秦腔《双锦衣》全本、《大孝传》全本、《人月圆》等。鲁迅为什么要看秦腔?是主办方的安排还是鲁迅的喜好?亦或是鲁迅想了解陕西人当时的思想状况?易俗社是当时陕西各界普遍喜欢的一个公共场所,很多重大的公共社交都是在那里进行的,不仅仅是招待讲学的鲁迅。后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也在那里招待的蒋介石的高官、卫队随从等,所以想要了解陕西那里是必去的。鲁迅从秦腔演出中看到了什么?从《古调独弹》这个牌匾可以知道,鲁迅看到了陕西当时的封闭和落后。古调也就是老腔调,老腔调从历史的角度看是对传统的继承,但从革命的角度看就有些不合时宜,所以鲁迅说那是独弹。
  独弹老调的范紫东在那段时间比较苦闷,进入不惑之年的范紫东,陷在生活的泥沼之中不能自拔,苦闷是必然的。先是“一九二一年旧历七月二十一日,强太孺人弃养。”;一九二二年“旧历正月间为长子文经授室”;一九二三年十月,“长女雪出嫁于礼泉县城内罗天补。”;一九二五年“长子文经北上出关,至盘头镇,店房倾圮,大腿骨折。”;一九二六年二虎守长安“学生未出城者三十余名,职教各员及校役十余人,家属六七口,总计四五十口”悉赖先生经营维持,“八月斗粟十余元,至十月二四日解围前,斗粟达二百元尚买不到。”;如此众多烦人的责任,让想要写戏的剧作家怎能不苦闷呢?范紫东的苦闷不是一点点而是“精神为之错乱,濒危者屡矣。”
  这种苦闷直到“陕西省民政厅成立,薛厅长子良,欲任为秘书”,任职数月后的一九二八年才“脑病初愈,神经仍未复元。”。接着就是民国十八年的三年大旱和阎锡山与冯玉祥对蒋介石发起中原大战。大战之后“蝗虫遍野”,“虎烈拉(霍乱)疫症流行”,“陕人死亡无数”,“有全家伤亡殆尽者”,家国之痛情何以堪!
  剧作家范紫东在生活的熔炉中,接受着磨难与锤炼。一九三二年,自光绪年间客居北京的英人吕义森,“游历至西安,闻先生之名,由民政科金科长介绍,与先生会晤。请导游孔庙、碑林、为之讲解”“是晚易俗社适演先生所编之《颐和园》”。“吕君入我国数十年,熟悉我国语言,观剧亦能领会,赞赏不置。谓其本国之戏剧,殊不若也。不几日临别,并寄一函,先生作诗以报之。”“是年省政府聘先生为陕西财政委员会委员,审查陕西各县收支预算。又充陕西省银行监察,以维持省银行纸币之低落。”“同年编《关中书院》”一九三四年行政院聘请先生为陕西省捐税监理委员会委员,被公推为常务委员,裁制全省苛捐杂税。”,“一九三五年纂修《永寿县志》”“一九三六1年纂修《陇县县志》”。一九三七年三月范紫东六十岁,“营西安北大街后宰门住宅”——“待雨楼”打算安享晚年,不料想“潼关隔河炮战”,“敌机数十架侵入城市,于西关外投弹数十枚,声震城市。”命运又一次将范紫东推向未为可知的历史迷境。
  从“待雨楼”这个名字,可以看出范紫东对于雨的情结很重,这与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雨对传统的农业社会太过重要。范紫东一生之中因干旱无雨,而饿肚子的记忆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一九零零年“夏秋两料均未收获,秋季又未下种,凶荒之状,惨不可言。乡村耕牛,宰杀殆尽。”“家中食物,杂以榆皮、草根,而油渣尤为上品。至隆冬严寒,则饿殍遍野,怵目酸心,莫此为甚。”一九零一年“凶荒之尾,全陕死二百余万人。而乾、武两县,其灾尤重。四五月间始落雨,八月,秋禾登场,而荒灾始转矣。”一九三一年“是年陕西荒旱,已达三载。师旅饥馑,民不聊生。”一九三二年冬,赴南京看到“赤地千里,人咸忧虑,三月间始落透雨。”对此路过武功县的张恨水写到:死聚生离怎两全,卖儿卖女岂徒然。武功人市便宜甚,十岁娃娃十块钱。
  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这一年许爱娃九岁,母亲出门讨饭一去再没回来,其父领着她沿路乞讨,辗转到了省城西安。”当时的西安也是“饿殍穷黎遍路隅,,长安城上满啼乌。”范紫东一大家子,日子也过得“十分窘迫,然而在这个档口,却还买了女子(许爱娃)进门,多半处于儒者的怜悯之心,让一条生命能够保全下来而已。”
  此时,范紫东“脑病仅仅初愈,离开健本学校,勉强在省民政厅供职。”“生性聪慧贤淑,温厚大方”的文氏夫人放心不下丈夫虚弱的身体,“担心对先生照顾不周,身体再生出什么事来。故而,对家里暮然添了这个小帮手,喜欢不尽。于是便手把手的教姑娘做些杂事,更多的时间让她陪伴先生左右,嘘寒问暖,侍水送茶,替她关照先生的起居饮食。”“穷苦家的孩子,自有苍天赋予的淳朴、勤谨和磨练出来的吃苦精神。”“年复一年被先生传呼惯了的爱娃愈加出落得平实、端庄、循循有礼,令全家倍感高兴。街坊四邻、文朋书友,无不啧啧称赞羡。”
  范紫东为她改名徐梦霭,八九年的朝夕相处、端茶送水、嘘寒问暖,她成了徐氏夫人。“待雨楼”建成的第二年“旧历二月初七巳刻,徐氏夫人生豹儿。此时雪深尺许,潼关隔河炮战。”“十月间,携家回乾,暂避凶锋。”一九三九年“寄居乾城新开街韩姓之前庭,纂修《乾县新志》》”由此开始客居“槐荫轩”的日子。
  乾县地处关中平原中段北侧,渭北高原南麓。黄帝时为祭天之所,秦孝公十二年设好畤县,北魏时改为漠西县,隋改上宜县。唐又置好畤,文明元年(六八四年)唐高宗葬县北之梁山,谓“乾陵”,遂更县名为奉天,以奉祀乾陵。唐德宗建中四年(七八三年)因朱濉之乱,德宗避难奉天。叛平,于兴元元年(七八四年)升奉天为赤县,由京都直辖。唐昭宗乾宁二年(八九五年)以奉天县置乾州。后乾州、奉天县、好畤县屡次更迭,到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改乾州为乾县。
  范紫东虽为乾县人,但在很少有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在乾县城居住,他出生后零至十二岁在礼泉县城随父客居,十二至十九岁在西营寨随父读书,父殁之后在西营寨附近私塾教书直至二十五岁考中宏道书院,二十五岁到三十岁奔波在谋生和求学的三原、乾县、兴平之间,三十一岁毕业后在西安教书两年,三十三岁三十四岁在乾县有过短暂停留,之后大部分时间在西安等地。命运之神在冥冥之中将范紫东送回乾州老城,在这里他将人生的沉淀再次升华,为故乡留下了一段深沉的文字。 “不睹家山者十有五年矣。每一念及,辄为之神驰。数年前,余纂修永寿、陇县县志,吾乡人曰:‘君可谓舍其田而耘人之田矣!’余曰:‘频年旅食他乡,于故园风物之改革,人事之变迁,茫乎其莫睹,将何所据而下笔也?’”
  客居槐荫轩的范紫东,得知曾座馆四大庙的“四才子”张秦伯,为办戏校而愁虑不安。第二天中午便赶过去说:“目下你困于财经,在我思量,唯刘文伯(一九一一年十月二十二日,刘文伯和陆军小学堂部分学生参加了西安起义。十一月秦陇复汉军兵马都督张云山率部西征,迎击清军进攻。刘文伯参加西路战斗,被大统领张凤翙委任为向字营总教练官,于戎马倥偬间,一面训练军队,一面指挥作战。在保卫乾州之役中,向字营贡献最大。一九二零年后曾出资创办乾县敬业小学、敬业图书馆和西安敬业中学。一九二一年八月冯玉祥督陕后,曹世英部被冯玉祥收编为陕军第二混成旅,刘文伯部为该旅一营。一九二四年十月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发动北京政变,组建国民军,刘文伯任国民军第二军第十师李虎臣部旅长。一九二七年春国民军联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刘文伯因战功卓著升任第八路李虎臣部第三师师长,率部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北伐战争。一九三三年任十七路军独立旅旅长,是年九月率部“围剿”陕甘边照金苏区,于十月十八日攻占苏区中心。此后刘文伯无意于国民党内部勾心斗角,决心离开官场。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变爆发,刘文伯受杨虎城之命,出任陕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曾组编抗日义勇军第三十五队。不久辞职,再未涉足政坛。)算县上首富,能帮这个忙。”张秦伯:“我和文伯虽为熟人但无交情,恐不肯相助。”范紫东说:“此人对我甚为崇拜,待我游说一下再看。”“时隔一日,范复来说,刘已心动,情愿相助”。
  以教化惊醒世人为宗旨的“晓钟社”成立了,它推开了乾县的戏剧之门。剧社招收的第一名学生“祖籍临潼县,名叫童福儿,父兄在乾县以缝纫裁剪为生。从小爱看戏,也想学戏,听到剧社招生,自觉嗓音太差,没有勇气报考一连几天,在剧社门口转来转去,社长很受感动,录取为第一名学生。”范紫东知道后说:“你是剧社的第一名学生,对剧社的声誉关系很大,要刻苦学习,不可半途而废。”给其改名为“晓钟”童晓钟的名字叫开后,晓钟社百十名学生都改了新名,不是带晓就是带钟,著名演员任哲钟是其中之一。“后来晓钟社的学生分布西北、西南、西藏等省、区,大都成为各地表演艺术的骨干力量。”
  一九四一年三月县长亲祭戏娃子是范紫东先生给乾县人民的一件精神礼物,在旧社会即使唱出名的名艺人,也被认为是“下九流”的,死了随便一埋了事,达官贵人是不屑为其开追悼会的,更不用说程印钟那个死时才十六岁的戏娃子。我们不知道范紫东他们是怎么通知县长的,总之刘文伯、县长及县城中的各界乡绅名士们一起,祭奠了长安县在晓钟社学戏的戏娃子程印钟。范紫东让乾县人民知道了:晓钟社的师生都是公民,公民就得有起码的人格尊严。亲笔在一截七尺长的红绫上写到:提倡艺人好身手,辅助社教尽天职。将其覆盖在程印钟的棺材上。据《范紫东研究》说,范紫东在一九四三年还在“剧社实行团拜废除磕头拜年习俗。”六十岁后的范紫东是为戏剧而生的,如果说年轻时候的范紫东写剧本是为了生活和宣泄,那么六十岁后的范紫东写剧本亦然成了生活的一种本能和必须。
  回首范紫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清晰的轮廓,童年的快乐和大部分人是一样一样的,少年的聪慧和少部分天才是一样一样,青年的狂生和时代的才俊是一样一样的。初入社会的锋芒刚正一心为国不懂社会碰钉子和很多书生意气的人也是一样一样的,在经历了乾州守卫战、武功禁烟,以及反袁、逐陆等等事件后,范紫东对社会的认知开始变得的深刻。知道社会的改变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他重新认知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革命”和生活方式,最终戏剧创作成了他养家、“革命”和表达自我的最佳选择。他最初的戏剧创作可能还有名利思想的存在,毕竟写一部新剧本能够得到前三场演出的全部回报,物质的收益对于初入行的人是有益的正刺激和大鼓励,毕竟那时的范紫东生活还是比较的窘迫,多些收入就多些自信和投入。《三滴血》、《软玉屏》之后,写戏亦然成了范紫东的生活必须和精神需要,在戏剧的视野里范紫东渐渐的成了一个戏剧迷,他爱写戏、爱唱戏、更爱与戏有关的人。对于学戏的人他和蔼可亲关爱备至,和过去从政时的怒目金刚简直判若两人。对张秦伯办戏校他大力支持,不仅帮其联络投资人,帮着编剧培训,帮其为剧社起名,还以剧社为名创作了《晓钟社》剧本、推荐张秦伯任省戏剧学校校长等等,总之是不遗余力的发现培养戏剧新人,这一系列的行为亦然将他对戏剧的痴迷表达的淋漓尽致。
  在槐荫轩的日子里范紫东不仅写了《乾县新志》、《晓钟社》,还写了《光复汉业》、《双凤来飞》、《双剃胡》、《转的园》、《女儿经》、《鸿春缘》等。槐荫轩是乾县新开巷一位韩姓人家的院子,新开巷是清朝时县城新开辟的一条小街巷,居住的人家大多姓韩。从村人的叙述我们知道范紫东写戏时是有大动静的,他在身边“放一个扁鼓边写、边唱、边敲打”,惟其如此范紫东的戏才能那样的易于排练和演出。据说一次有个很有名气的作家心血来潮也写了一个剧本,结果排演之后观众寥寥其人很是郁闷,在一次省际名人聚会中被人劝“写好你的小说就行了,戏剧嘛有范紫东就行了!”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先生由乾县抵西安。”临走范紫东将那个伴他写戏的扁鼓留给主家以作纪念,主家很是爱惜,省文化厅一位大人物得知后,前去索要被主家据拒绝,珍爱之极将其藏在无人能找到的地方,结果被老鼠咬坏了鼓皮甚是可惜!
  中原大战中张学良因挺蒋获益巨大,“获得了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职位,成为蒋介石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其部下也有多人进入南京中央政府,中原大战后的张学良实力和声望达到了其人生的顶点。一九三四年二月张任豫鄂皖三省剿总副总司令,一九三五年三月任武昌行营主任,十月兼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一九三五年四月蒋为削弱张学良军力,命令张学良围剿红军,但却遭到挫折,逐渐对蒋的调遣有所反感。”“一九三六年春王炳南(陕西乾县人,是我国杰出外交家,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重庆谈判工作,担任毛泽东主席的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政务院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部长助理,协助周恩来总理筹组外交部机关,开展外事工作。)被中共共产国际代表团派回国内,到西安做争取西北军杨虎城部第十七路军联合抗日的统战工作。在震撼中外的西安事变中,王炳南作为杨虎城、张学良的牵线人,穿梭于杨、张和周恩来之间,为这场“以突发的姿态出现,以意想不到的结果收场”的事变,出谋划策、沟通内外。”
  西安事变后张杨被关押后,蒋介石调任自己的亲信胡宗南入陕,“一九四五年胡宗南升战区司令长官,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当局发动全面内战,胡宗南部是国民党在西北的主力。”与此同时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散布谰言,污蔑西北人野蛮,语言粗俗,先生(范紫东)甚为愤慨。是年,编成《关西方言钩沉》(关西者,潼关以西也。)一书,以驳其谬。” “一九四七年元月,《关西方言钩沉》一书出版发行,一问世,即被抢购一空。”一九四六年编《风雪图》、《秦襄公》,一九四七年编《新华梦》,一九四八年编《试锦袍》、《李广射虎》、《晋文公》。胡宗南派人叫范紫东编写反共的《戡乱记》,范紫东拒绝道:“人家都说共产党好,我怎么能说人家坏呢!”一九四八年“四月,携子文豹赴兰州,住曹家巷次子文安处。”一九四九年五月十八日(西安解放前两日)乘飞机回西安,一九五零年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项整治活动,“出任西安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九月二十二日,西北文代会揭幕,先生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十月三日西北文代会胜利闭幕,西北文联正式成立,先生任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并出任西安市郊区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同年编《列妇休夫》、《女婿拜寿》、《一匹布》等剧本。”
  “一九五一年八月十一日,西安市各界抗美援朝代表大会闭幕,成立抗美援朝西安分会,先生任分会委员。同年又任西安市文联委员。是年,编写《志愿军人》剧本,并撰写《地球运动之研究》一书。”一九五二年为抗美援朝捐献义演,“先生以七十五岁高龄粉墨登场,扮演《回荆州》中的诸葛孔明一角,博得台下一致好评。”“是年,编《勤俭可风》、《木匠大王》剧本,及《乐学通论》一书。”
  “一九五三年一月改编《蝴蝶杯》后本,二月经西安市人民政府聘请,任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先生领导全馆人员努力抢救祖国文化遗产,对西安城郊外诸多名胜古迹做了系统详尽的调查研究,编成西安市《胜迹志略》稿本”
  “一九五四年初,先生领导西安文史馆诸同志,对关中地区古代陵墓进行调查,拟编《陵墓志》。终因年高体弱,受寒感冒,引起肠胃病发作,经医治无效,于是年三月三十一日与世长辞。”“先生逝世,省、市党政领导、文化艺术团体、广大戏剧爱好者及先生生前友好纷纷前往悼念。”“先生灵柩安放在后宰门‘待雨楼’上房正厅,西厦檐下陈列着先生全部剧本、著作、诗画手稿。院内外挂满花圈、挽幛、挽联,前来悼念的人群川流不息。”
  “四月四日,先生的追悼会在后宰门住宅‘待雨楼’前隆重举行,西北文联柯仲平主席致悼词。追悼会后先生的灵柩由省剧院、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等社的学生及生前友好数千人列队护送。从后宰门经北大街、西大街到西稍门,沿途许多商店门前设香案相送。灵柩到西稍门后转上汽车至乾县故里西营寨,与文氏夫人合葬于北岭。”一代剧作大家走完了他七十七年的人生旅途。
  每个地域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每门艺术也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人物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象征或反映了该门类艺术的最高成就和时代水平。范紫东是那个时代秦腔中的杰出代表,终其一生创作编排了大小六十九部秦腔剧本,为秦腔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谨以此献给我衷爱的艺术和在艺术中劳作的人们!

【作者:高恺】  【发表时间:2015/4/2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浏览3459次】
 

金山文学 小小说传媒 华人中文文学网 天风网 中国书法家协会 人民文学 安保 国际在线
金盾电视台 中国台湾 参考消息 北部湾经济网 中国作家网 凤凰新媒体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Copyright©2014-2030,XKDKK.COM,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xkdkkk@163.com 

网址:http:// www.xkdkk.com    值班QQ:275569688    广告QQ:493070311    新看点网QQ群:456031646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5003472号-1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公共网络或者素材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