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起点品读 微信公众号  新看点网邮箱:xkdkkk@163.co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搜搜索
 
   □ 会员风采
华夏精短文学
咸阳文学院
文坛赛事
世界文学
文学活动
其他

 

 

会员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华夏精短文学 >> 详细内容
华夏精短文学作家周灿银文学作品专页

周灿银,70后,喜欢读书和码字,热衷美食和旅游,持续跑步十五年,乐观上进,目标感强。在广东鞋厂做过十多年电脑室主管,也创业做过八年微商。通过不断努力,一步一步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现为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精短文学作家。

 

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精短文学作家周灿银文学作品专页


从来没有随随便便成功


文/周灿银


    收到朋友发来的消息:我发现,只要你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就没有不成功的!"

看到这,有那么一刻的晃神,我有些好奇,问:"什么情况呀?突然这么感慨?发错了?还是想我了?"

朋友说,她刚刚去办事,遇到我另外一位朋友,两人自然而然地聊起了我,两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觉。

我很惭愧,我哪里算得上成功,只是事情还算比较顺利罢了。我只是很平凡的一个人,没有传奇,也没有逆袭,有的只是踏踏实实地努力!

齐老师在得知我的经历后,曾不止一次跟我说,作为一名十多年的全职宝妈,没有手心向上,而是努力圆梦,实现财务自由,这样的魄力、行动力和判断力,值得佩服。

齐老师还说:这世上总有人把手上的差牌打成王炸!传奇不在天边,传奇就在身边。

我不是传奇,我只是运气比较好,刚好抓住了那两次机遇而已。

互联网行业中有一句名言,说的是"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显然是恰好撞在了风口上,虽然没有"飞"起来,却借着这东风的势,以往成长稍微快了一点点,我又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这稍微快一点点,就能让我嘚瑟很久很久。

朋友说:"即使是这样,也得撞上了就能抓住啊!还得是你有远见才行,有句话说得很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我也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看过不少成功人士的例子,那些抓住风口的人,他们早在风口来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相关的积累,毕竟,那些所谓的风口,总是在过去了才会被确认。

想起广东时的一位同事,他比先生更早一年多跳槽来了福建,在一家外贸鞋厂做版师。

后来,那家鞋厂因为订单太多,对某一家规模比较小、订单量也比较小的客户有些想要放弃。

那位同事抓住机会,与那家外贸公司协商,自立门户单干,自己身兼多职,既做版师,又当业务员,经常半夜两三点还在跟身在美国的外贸公司对接。

刚开始,他自己不会说英语,就一个词一个词靠着翻译APP助力,一边对接业务,一边坚持学习英语,几年下来,已是出口成章,业务也在他和外贸公司的齐心协力下,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如今,他公司红红火火,在香港买了一套大房子,在成都也有几栋别墅,身家几个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想起之前听说过的著名的金蝉定律":蝉,要先在地下暗无天日地生活三年,忍受着各种寂寞和孤独,依靠树根的汁一点点地长大,然后,在夏天的一个晚上,悄悄爬到树枝上,一夜之间蜕变成为知了。变成知了后,在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它就可以飞向天空、冲向自由。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人生除了毅力和积累,还需要一份忍耐。忍耐孤独,忍耐寂寞,甚至忍耐别人的白眼。

请记住:任何一种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生所有的开挂,都是厚积薄发。


 

行走在春天里


/周灿银


   与弟媳华逛街回来,路过华容河一桥,看到华容河两岸垂柳依依,或嫩绿,或鹅黄,很是养眼,我知道,那是属于春天独有的颜色。

   在和煦的阳光之下,柳花如同蓬松的棉花糖一般,泛着温暖的光芒。它们在轻风的吹拂下,纷纷扬扬地洒落,仿佛是天空下了一场柔和的鹅黄色的雪,树下像是铺上了一层松松软软的鹅黄色地毯。

   春天是什么?春天,是李白口中的“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是白居易笔下的“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是贺知章诗词里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看着华容河两岸垂柳呈现出的不同颜色,我很是不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走到柳树下近看,猛然发现,鹅黄色是属于柳花的颜色。

   以前没有注意过柳花,更没有这么近距离地看过,今天细细一瞧,竟是那种黄茸茸的花穗般,看着毛茸茸的,给人一种很柔和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捧在手心呵护着。

   想起了李白的“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柳花真的香吗?我凑近闻了闻,似乎没有。但是,作为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心情决定了一切。

   其实,在这个季节和煦的阳光里,空气里满是草木的香气,还有花香阵阵,而诗人闻到的柳香,应该是酒店里飘出的酒香吧!

   我们手挽着手,沿着华容河的堤岸往回走,突然,一大片粉红吸引了我的视线,“快看那,是什么花呢?看着开得正盛!”

   华拉着我就往那片粉红跑去:“好像是樱花耶,走吧,我们过去看看。”

   就这样,在我的家乡湖南,我与心心念念的樱花不期而遇了。坦白地说,对于樱花的品类,我傻傻地分不清楚,只知道这是属于早樱的一种,有了解的,可以帮忙看看不?

   这种樱花,花苞呈深粉色,绽开后花朵颜色变淡了很多,每一朵看起来都那么干净,那么纯粹,没有杂质,让人一看就心生欢喜!

离开这一片粉红,我们继续往前走,没多久便来到了“老百姓大舞台”,这里有不少家长,正带着孩子在放风筝,猛然想起,今天是周末!

这些“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家长和孩子,仿佛比赛一般,小宸宸也兴奋地凑热闹,小嘴吧嗒吧嗒说个不停:看!那只“老鹰”越飞越高了,那条“金鱼”追上来啦,这边又一条“毛毛虫”准备出发……

   看来,还是“老鹰”的掌控者水平最高,高到几乎看不清图案,高高低低的风筝、来回奔跑的家长和孩子,让这个温柔的春色多了几分灵动,多了几许热烈!

   在这和暖的日子里,放下手机,带着孩子,走出四四方方的钢筋混凝土囚笼,一起去户外踏青、放风筝,是非常正确的方式。

   让孩子感受季节的变化、岁月的荣枯,体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真实场景,而非书面上毫无情感的字眼,是最为惬意的享受!

   春光明媚,让我们走出屋子,一起去感受,去遇见美好!


 

雪花那个飘


/周灿银


   就这样,不期然地,与2021年的第一场雪撞了个满怀,期待已久的雪,就像那久违了的朋友,突然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让人满心欣喜。

   清晨起床,我打开大门,哇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忍不住向屋里大喊:“下雪啦!下雪啦!”

   漫天飞舞的雪花,拉开了今年冬天的序幕,也满足了我对于雪的期待,更是还原了我儿时记忆里冬天的模样。我想,这大概便是大自然馈赠给冬天最好的见面礼吧。

   怎么能错过这千载难逢的、与雪亲近的机会?我兴奋地跑出院子,来到外面雪的世界里,单单是脚下传来熟悉的嘎吱嘎吱地踩在雪上的声音,就足以让我萌生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我不时地调整角度,随意拍下眼中所见,发到大家庭微信群里,分享给未能回家的人儿。

   而后,我摊开手掌,晶莹的小雪花落在我的手掌心上,初看上去,是透明的多边形,慢慢地,它融化了。

   冷冽的北风卷起雪花,在空中随意地打着漩涡,时而如银蝶飞舞,时而又似梨花瓣,悄声无息地飘落着。渐渐地,楼前的空地上一片洁白,偶尔有一两个人从楼前走过,都裹紧了身上的棉袄,迈着慢慢悠悠的步子。

   雪花飘落,往事便披上了幸福的色彩,那些久远的记忆,便在这样的日子里,纷纷涌上心头。

   印象中,那时候一个冬天要下几场雪,雪堆在青松翠竹之上,覆盖在山村田野里,落在柴火草垛上,以及每一个角落。

   清早起来,屋顶被厚厚的雪覆盖,屋檐下悬挂着晶莹剔透的冰凌,溪水和池塘里的水面,会结上一层薄薄的冰,扔一个小石子上去,石子就在冰面上轻轻地滑行。

   那时候的我们好像从来就不知道冷为何物,每每遇上下雪的日子,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妈妈手工缝制的花棉袄,戴上红围巾,撒着欢儿,奔向那纯粹而干净的世界,沉浸在皑皑白雪之中,留下深深浅浅的小脚印。

   我们在雪地里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有时候遇上铺满雪的斜坡,我们就喜欢轻轻地趴着,将脸印在雪上,那斜坡上便会出现一张跟自己面孔一样的脸。

   有时我们会将树枝上、屋檐下那些晶莹的冰凌摘下,仔细地收藏,试图将冬天的清凉,储存到来年夏天,然而,终究只是孩童时的一个梦。

   南下羊城,至今已有二十余年,虽然也会常回家看看,却极少再与雪相逢。

   近日自福建返回娘家小住,陪伴双亲的日子里,幸遇雪花飘然而至,满心欢喜。

   冬天的夜,似乎总是来得特别早,爸爸早早地准备好了炭火,妈妈炖好了一锅热气腾腾的排骨莲藕汤,再置于电磁炉上,加上菜地里的蔬菜,暖胃又暖心。

   我们三个人围坐于桌前,烤着炭火,吃着火锅,在暖色的灯光之下,一片氤氲之中,喝上一碗妈妈的味道,这热汤下肚,仿佛能温暖整个冬天。

   愿我们在每一个雪舞的日子里,都能感受到身边的温暖,积聚内心的力量,怀揣着希望,向阳而行,相信一定会有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


 

柴火灶,真正的烟火气


/周灿银


   几年前就装好的液化气灶,只有在我们姐弟仨回来时才会派上用场,其他时候只能乖乖地在“冷宫”待着。

   爸爸妈妈习惯用柴火灶,一来是习惯使然,二来应该也是出于成本的考量。

   现在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液化气灶,极少有人上山打柴火了。

爸爸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是隔一段时间就会上山去弄些柴火回来囤着,山里的杉树、松树、栗子树……都是不错的柴火。

   树叶和小枝丫晒干了当引火柴,稍粗一些的树枝和树干则会被勤劳的爸爸锯成差不多长度的小段,过于粗大如碗口般的树木锯成段后还需要再加工,劈成条状,这样更容易点燃,也燃烧得更彻底。

   这些柴火整齐地堆放在柴房里,码成或大或小的“柴垛”,整体很美观,使用的时候拿起来也方便。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家的柴房里,“柴垛”几乎是长年不断的,一方面跟爸爸的勤劳分不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家里山上树木不少的缘故。

   安放柴火灶的灶屋(城里习惯称为厨房)一般都采用瓦屋顶,而不用平顶,瓦屋顶排烟效果更好,灶屋面积也比较大,差不多有二三十平,这是城里人奢望的规格。大概也是为了使用的方便,灶屋基本上都是跟柴房相邻。

   在农村,垒砌柴火灶是一件大事,灶门讲究一定的方位,不能任性而为。

   一般来说,会有一方靠墙,顺墙会修一道烟囱直通房顶,这样一来,柴火燃烧时的烟就会顺着烟囱排出屋外。

   小时候放学回家,远远看到屋顶上的炊烟,就像听到了妈妈的召唤,看着很温暖,空气中似乎弥漫着饭菜的香味。

   这烟囱顶上的一道道袅袅升起的炊烟,便是最原始的烟火气,是最具家乡特色的浓墨重彩,是自然天成的乡村生活画面。

   柴火灶一般会砌在厨房靠屋前端三分之一的位置,灶前留够堆放一定柴火的空间,一方面是烧火时方便,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安全考虑。灶后则要给掌勺的人活动的空间,包括洗菜、切菜的位置。

   一般的柴火灶都是专业的师傅砌的,基本上是安放两口锅,一口稍小点的锅用来炒菜,另一口则用来煮猪食。

   在两口锅的中间,一般会安装一个铁制坛状水罐,这水罐通过吸收灶膛里柴火燃烧时的热量来加热罐内的水。一般情况下,一顿饭菜做好,水罐里的水 差不多可以用来洗手脸或者洗碗。

   这些小细节,都是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慢慢积累出来的,虽然他们书读得不多,也讲不来什么高深的原理,对“热能的利用”却最是有效,乡村手艺人的技能,便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积累中传承了下来。

   在我印象中,爸爸喂猪不用饲料,但所有的猪食都要煮熟了再喂,邻家叔叔总是说爸爸做事过于精细,爸爸却觉得,熟食喂出来的猪肉质更为鲜美。

   大概因为柴火的火力更为生猛,做出来的菜式最是让人怀念,最为想念的是柴火灶煮饭的锅巴,那是小时候最为抢手的美味。那一份酥脆,那一份醇香,是电饭煲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的“极致”。

   而今天,随着电饭煲的普及,柴火灶已经极少用来煮饭了,炒菜在农村还是常有见到。只要吃过柴火灶饭菜的人,就会一直记得那种人间烟火的美味。

   炒菜完成,弄一两根红薯,放在那一堆红彤彤的炭火中,一两个小时过后,香喷喷的烤红薯便新鲜出炉了,那是老老少少都无法抗拒的美味诱惑。

   而小子和航宝最喜欢的,还是外婆(奶奶)用这红彤彤的炭火煨出来的豆豆桂圆茶,用瓦罐加适量水,放入豆豆后,煨在旺旺的炭火里,一两个小时后再加入桂圆,继续煨制半小时后端出来,再加入打散的鸡蛋和红糖,豆豆入口即化,汤水鲜甜可口。

   每每带着小子回外婆家,小子总是不忘提醒外婆,要吃外婆熬煮的豆豆桂圆茶,那是他念念不忘的美味!

   有柴火灶的年代,才有袅袅升起的炊烟,有了炊烟的天空,才有随风飘散的菜饭之香。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家乡清晨的时光

/周灿银

   乡村的早晨是宁静的,没有那么多车来车往的轰鸣声,也没有那么多往来上班熙熙攘攘的热闹感觉。唯一听到的是,时不时传来的鸡鸣声,以及远处的狗叫声。

   我还没来得及跟自己说早安,阳光就迫不及待地从远山背后爬上来,穿透晨雾的迷蒙,给这个冬天的村庄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

   这会儿的阳光,还没有什么温度,我慢慢地行走在晨雾中,张开双手,迎接着这个岁月中美妙的清晨,又是明媚的一天。

   安静了一晚上的人们陆陆续续起床忙活了,炊烟袅袅升腾开来,鸡鸭都出笼觅食了,村庄渐渐有了生机,一切都变得热闹起来。

   爸爸妈妈养了不少鸡鸭,妈妈打开鸡笼门,那些鸡啊鸭呀,踱着悠悠闲闲的步子,走了出来,看见了端来的食物,就扑打着翅膀,争先恐后向着食物奔去。

   我蹲在小溪边,看着溪水哗哗地流淌着。小溪两边已经被野草占据了半壁江山,溪水也不再像小时候那般清澈了。

   曾经泥泞的小路,已经被宽敞的水泥路替代,阳光明媚地洒在这条路上,迎来送往着出入村庄的人们。

   晨雾渐渐隐退,温度变得越来越高,空气也有了几分热度,天空澄澈如洗,碧蓝的天际,偶尔有一两架飞机飞过。

   冬天的田间,是静谧的,没有了忙碌的身影。爸爸的菜地倒是打理得不错,在这个不大的菜园子里,菜的品种倒是不少:茼蒿、芹菜长势喜人,生菜、莴笋长势良好,还有萝卜、齐心白菜、藠头、蒜苗,香菜还刚冒出脑袋……

   家乡的清晨,很舒服,漫步在曾经熟悉的一条条小路上,心中别样的宁静。

   我没有贪恋温暖的被窝,也没有贪恋那沏着茶、捧着诗词歌赋的雅兴,我站在小溪边,随手拍下这美得如诗如画的乡村晨景,享受着这静谧的清晨时光。

   想起小时候带着弟弟们在晨光中早读的情景,那些跟弟弟一起手执手电筒穿行在晨雾中的上学路上的时光,又如放电影一般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那时候上学,老师要求到校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可以说得上披星戴月。

   有时候,我们正在被窝里睡觉,天上还是繁星点点,就有淘气的孩子在村子里喊起来:“上学去喽,上学去喽!”

狗在吠,人在喊,小伙伴们吵吵嚷嚷着去上学。我和弟弟几乎从来不跟他们一起走,我们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安排,一边走路一边记单词,两个人互相监督,互相检测。

   我们更喜欢走的是那条小路,虽然那条小路相对比较偏僻,来往的人很少,但是比大路要近不少路程,差不多可以少走20分钟。

   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不受干扰地“胡思乱想”:比如思考一天功课的得失,聊聊父母的辛酸,相互鼓励着好好坚持下去,憧憬一下未来的美好生活……那些日子虽然辛苦,却也是很幸福的。

编辑 陈欣

 

【作者:周灿银】  【发表时间:2024/4/16】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浏览182次】
 

金山文学 小小说传媒 华人中文文学网 天风网 中国书法家协会 人民文学 安保 国际在线
金盾电视台 中国台湾 参考消息 北部湾经济网 中国作家网 凤凰新媒体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Copyright©2014-2030,XKDKK.COM,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xkdkkk@163.com 

网址:http:// www.xkdkk.com    值班QQ:275569688    广告QQ:493070311    新看点网QQ群:456031646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5003472号-1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公共网络或者素材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