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满,1965年生人,大专。河北省星级酒店评定专家、省饭店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张家口餐饮商会副会长,酒店高级职业经理人。曾任张家口国宾东升大酒店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现为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精短文学作家。自幼酷爱文学,业余文学撰稿人。有多篇作品在《人民日报》“民生周刊”、《中国农民日报》“中国农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日头条”、张家口《长城文艺》《张家口日报》《作家文苑》《精短小说》和多种网络平台刊登。已发表散文十五余万字。
华北精短文学作家张满文学作品专页
有一种亲,叫隔辈亲
文/ 张满
2024新年刚过,这样算,前年我就当姥爷了!
2022年9月20日上午,我的小外孙出生了,他爸爸给他取乳名叫“宥宥”,字面理解为“宽恕、仁厚”。我想,应该是希望孩子从小学会慈悲为怀,胸怀若谷之意吧。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也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希望和寄托。
现在宥宥已经一周零三个多月了,白白胖胖,虎头虎脑,机灵聪明,着实让人可爱,俨然成为了全家人的开心果。我和老伴也是为了照顾闺女及外孙,在孩子出生前一个多月从张家口来到天津,直到如今。
人们都说,隔辈亲,我可是深有体会,就是亲,确实亲!那种亲,是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浓浓爱意;那种亲,是从血液中倾溢出来的久久传承;那种亲,是人类生命进化等级最高层次的本能显现。
宥宥从医院出生后三天,就住进了事先预约好的天津诗安国际母婴月子会所。我们租用的是一个里外套间,这里条件更好,尤其对母子护理更专业,无论是哺乳期饮食调配,产后妈妈康复,还是婴儿喂奶、洗澡、按摩以及房间卫生清洁、消毒等一系列工作流程,都非常科学合理,确实值得称道。
每天早上六点我开车把老伴送到月子会所,由她来陪伴闺女和外孙,晚上五点等女婿下班后接替她,我再去把老伴接回家。日复一日,天天如此,直到在月子会所待了整整四十二天。
我是看着小外孙一天天长大,从自己学会翻身、床上爬行、直到能下地晃晃悠悠地走路、认识玩具,还能够自己独立玩耍。
隔辈亲,尽享天伦之乐,喜度岁月荣光,虽累但很快乐。
我的工作重点是每天买菜、取快递、偶尔做饭、陪外孙玩耍,有时还用我那张普(张北普通话)给他讲故事,《小红帽》、《灰姑娘》、《狼和七只小羊》、《三只小猪》等等很多故事书,也不知道他听懂听不懂,反正每次都是两眼睁的圆溜溜看着我,似乎听的很认真。如果他不想听了,就会突然把我手里的故事书抢过来,扔到别处,这时,我就明白该换下一个节目了。然后,我就把各种动物小模型摆放在围栏地垫上:老虎、狮子、乌龟、斑马、大象、猪、牛、羊、鸡等,我说名字,小外孙能迅速用他那胖嘟嘟的小手指过去,一一都能认出来,我高兴的为他鼓掌祝贺,他也跟着一个劲儿的拍手嬉笑。也真是佩服现在的厂家,动物小模具,非常形象逼真,简直是一模一样。宥宥最专心的就是能长时间听音乐,几乎每天早上醒来后,第一时间就是开心的听音乐。在玩其它游戏时,中间也是穿插着听音乐。每当打开天猫精灵音乐盒时,小外孙就手舞足蹈,表情开心快乐,眼睛笑成了一条缝。他最喜欢听的就是《小苹果》,反复播放,久听不腻。每当音乐响起,他就随着音乐的节奏全身来回晃悠,还不停的拍手,开心极了。这应该是遗传了他妈妈的音乐基因吧。我闺女从小学习钢琴,本科是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留学美国是硕士钢琴表演专业,现在是天津市一家中学的音乐老师兼班主任。如果宥宥长大成人也能在钢琴音乐方面有所成就,也算是音乐世家吧,当然,这是我的一厢情愿。
有时候,我抽空还去小区外面距家不远处和朋友们打打乒乓球,借此我也认识了不少球友。这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一周不锻炼,浑身没精神。我外出去打球,只能老伴一个人看外孙了,所以,老伴付出的辛苦就更多一些,这里真心感谢老伴的理解和体恤,说心里话,大多数情况照看外孙都是由老伴一人完成的,我只是打下手,她对孩子更有耐心,生活上照顾也更专业,尤其是饭菜做的可口,每顿饭菜总是能调剂出不同口味、不同风格的佳肴。为不断提高自己的厨艺,老伴还专门购买了一本婴幼儿《辅食每周—吃什么》专业丛书,参考着书上的菜谱如“红薯红枣粥”、“胡萝卜蔬菜粥”、“虾仁菠菜粥”、“白菜肉末面”、“时蔬鸡蛋羹”、“牛肉末泡米饭”等等不断变化花样,总之是天天都新鲜,顿顿不重样,每餐之间还要穿插各种水果当零食,小家伙也是乐此不彼,每日食欲极其旺盛,每到吃饭的时候,乖巧的很。不过也真是奇怪,小外孙也最听她的话,对我就不行了,总是围着我撒娇腻歪,每次看到我,两只小手就早早的举起来,让我抱着他玩,空中的物品如灯具、墙壁上的开关、以及门窗上悬挂的小白兔、小老虎、客厅挂历等装饰物,无论够着够不着,我都要竭尽全力把他举起来比划几下,要是能够得着,小家伙会一把给你拽下来,够不着就大喊大叫,经常把我折腾的腰酸背痛,浑身无力。为此,老伴经常讪笑我们爷俩真能“瞎折腾”。然而,每当看到小外孙香甜入睡,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我的累瞬间一扫而光,浑身顿时充满无穷的力量。
隔辈亲,是血脉之间爱的传递,生命之间情的延续。
闺女是我们的独生女,从小是我们老两口的掌上明珠,我们吃苦受累,摸爬攻打,只为给闺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接受更好的教育。闺女和女婿是同在美国留学期间从相识相知到相恋,落户到天津结婚生子。为了照顾闺女和外孙,我们老两口从张家口来到天津。初来乍到,总觉的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夏天热的让人受不了,这里的蚊子又大又凶狠,每次小区溜达都被“袭击”叮咬。感觉城市太大,没有归属感,更没有存在感。不过类似这种情况,在我身边还真是不在少数,有河南的、江苏的、东北的、山西的、河北的很多很多,可谓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了。都是为了照顾闺女或者儿子下一代来到天津的。大家在一起时间长了,慢慢都熟悉了,有时在一起打球,有时在一起聊天,有时在一起小酌,或感叹人生苦短、岁月无情,或交流分享照看孩子经验,或饶有兴致介绍老家风土人情。他们原来的职业有的是工人、农民,有的是教授、专家,还有的是政府或企业领导干部,但大家都彼此尊重,互相问候,相处甚安。老张、老李、老王这样的称呼即随意好记,也不失尊重,听着也都习惯了。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觉。彼此安慰,相互找乐。李大哥是我张家口下花园老乡,对我很照顾,随闺女来天津已经十多年了,李大哥很热情,给我介绍这里的情况,包括周边的菜市场、超市、地铁站、回张家口火车站时间点等。还有邻居张老师(渤海学院教授)、王主任(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张大哥(山西晋中人)、苑大哥(天津武清人)等都给予了我很多关心、关爱。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特别提到的还有一位忘年之交——徐伍教授,他是我正儿八经的张家口市张北县公会镇老乡。徐教授是1965年由张北一中考入天津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天津美术学院任教,对我非常关心。去年夏天,徐教授主动约我在天津水上公园见面。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人见面甚是亲热,彼此有聊不完的话题:聊家乡的可喜变化,聊母校的沧桑巨变,聊一路走来的千辛万苦,聊彼此共同的爱好,打球、唱歌、写作,整整一个上午,才依依惜别。期间,徐教授多次要宴请我吃天津狗不理包子,我因中午有安排婉言谢绝了。再说,已经耽误徐教授一个上午,心里很过意不去了。虽然徐教授居住天津五十多年了,但老家水土造就出的那种真诚、质朴、善良、热情一点也没有变,让我非常感动。言谈中还了解到徐教授对老家饭菜仍然情有独钟,念念不忘,自己还亲自下厨做一手传统的张北饭菜——莜面鱼鱼蘸蘑菇汤。徐教授谢谢您!您是咱们家乡的骄傲,我们因您而自豪!祝您永远健康快乐,永葆青春!而我本人,以前一直忙忙乎乎惯了,突然停下来开始买菜、做饭、看孩子这种全新的生活,还得学着给孩子换尿布、穿衣服,确实别扭了很长一段时间,好在有老伴的鼓励,球友们的相伴,心中信念的支撑,适应一段时间总算熬过来了。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心疼闺女,照顾外孙,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们减轻负担。当然,也得承认自己老了,人到什么岁数干什么事,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就是为孩子们做好后勤保障,最大程度支持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工作。人就是这样,上对父母,下对儿孙,都要尽自己最大能力,尽到应尽之责,不能为了自己舒服而不管不顾,这样的人生就会失去光彩和意义。古人云:“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人活在世上就得有担当、有责任。
其实说到底,对外孙的爱,就是对闺女女婿的疼。天下父母皆是如此,一切为了儿女,为了儿女一切,倾其所有,竭尽全力,正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到父母为儿女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看着外孙一天天长大,我们忘记了自己也在一天天变老。虽然累点儿,累并快乐着,两日不见还分外牵挂。说心里话,自己闺女也没有亲自拉扯过,直到这时,才知道拉扯孩子是多么地不容易。说到这里,还要十分感谢我的岳母,是她老人家当年屎一把尿一把,帮我们把闺女拉扯大。我们照看外孙,还是比较有规律的。因亲家两口还没有退休,工作确实很忙,每周五亲家接走外孙,周日再送回来,相当于给我们老两口过了礼拜天,休息两天。平日里,每天下午五点钟,闺女女婿还给我们请了一位保姆阿姨。阿姨姓霍,是天津本地人,我们都尊称其霍姨。霍姨信仰佛教,系俗家弟子,还经常到寺庙做义工。她人很善良,也很勤快,照看小孩儿非常有经验、有耐心,很善于和小外孙沟通。有霍姨帮着我们一起带外孙,我们很放心,也省了不少力,虽是雇佣关系,但从内心很感谢霍姨。
照顾外孙心态安然,无怨无悔,无需祈求回报。
经常听人说:外孙狗,吃了走。这话听了好像感觉姥姥姥爷有怨气,其实,还是带有传统观念认识上的差距。记得,去年七月份我们老两口带着外孙回张家口一起避暑,我到马路街给他买新鲜水果,果摊上一位老大姐就问,给孙子买还是给外孙买?我说给外孙买。老大姐马上说,别给外孙买,外孙是外人,都没良心,我的两个外孙都是我亲自拉扯大的,现在都上大学了,一年连个电话都不给打,都是白眼狼有啥用?看老人的表情很失落也很懊悔。我笑笑说,老大姐,我们拉扯外孙是心甘情愿的,是对闺女的爱、对闺女的疼,没有想着有什么回报,如果有一天我的外孙上大学了,也顾不上搭理我了,我不会有怨言的,因为,我们享受了爱的过程,传递了爱的延续,尽了自己的责任。看着外孙一天天健康长大成人,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正如佛家所云:心若计较,处处是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隔辈亲无需回报。
照顾外孙责任重大,处处小心谨慎,不能有半点闪失。
自从小宥宥能下地溜达,他就开始不老实了。除非他睡着,只要醒着就一刻也不消停。茶几上的物品、小柜子里的东西,电视柜上的遥控器、小摆件,他都要一一过手,像鬼子进城,纷纷“扫荡”几遍,再不过瘾就随手扔到地上。最担心的是危险物品,比如药瓶必须放到他看不到的隐蔽之处,烧水壶放到他够不到地方,包括我们老两口的水杯,也是处处小心,深怕他扳倒烫伤。还有距离地面不高的插座,我们很是小心,都用胶带纸糊住,因为我发现小不点对插座可能是好奇吧,总是溜达着找到插座就用手指去捅,这样做有触电的危险啊。总得来说,我总结,看孩子看孩子,就得两眼视线不能离开孩子,总得盯着孩子,他溜达到那里,你就得跟着到那里。
隔辈亲,蕴藏的是大爱、承担的是责任、托起的是希望、传承的是血脉相连。如果您有了孙子或外孙一定会和我有一样的体验,如果您还没有,那您就耐心等着体会一下隔辈亲的滋味吧!
隔辈亲,是一碗刚刚采摘的蜂蜜,甜在嘴上,蜜在心里;隔辈亲,是一杯馨香四溢的茗茶,余香无穷,沁人心脾;隔辈亲,是一首歌颂生命的乐曲,奏响心灵,辈辈相传;隔辈亲,是一幅美妙无比的图画,爱为粉黛,用情感涂抹。
隔辈亲,亲在心田;隔辈爱,爱到灵魂。
隔辈亲,是一种源于生命泉水的涌动。
隔辈亲,是一种超越血脉相连的亲情。
姥爷——小外孙给我授予的这一最高职称,让我的生活愈加充实开心,美哉——隔辈亲!
乡间小路
文/ 张满
可能是因为我经常翻看老家像片之故,很长一段时间,睡梦中总是不时闪现出家乡的旧貌:低矮的土房、温馨的小院、屋顶袅袅炊烟、圈舍鸡鸣犬吠、更有那弯弯曲曲通往外面世界的乡间小路……
而我,就是踏着这乡间小路,含着乡音,披着乡土,记着乡愁,揣着乡恋,踏上他乡的求学之路。每一个清晨,拖着沉重的脚步,踩痛了静静躺着的乡间小路,惊醒了睡意正浓的小溪青蛙,震落了路边青草悬挂的颗颗露珠,打碎了寂静沉睡的家乡静谧,心中带上爹娘无尽的牵挂与担忧,双肩扛起父母大人的无限希望、全家人的重托甚或几代人的梦想——刻苦读书,这也是我们这一代农村底层人的唯一出路。
从我家小院出门向东出发,绕过村中那口泉水老井,沿着凹凸不平的街道,穿越静谧安详的村庄,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每周我们几个年龄相仿岁数均为十三四岁的小伙伴,都要踏着这条乡间小路结伴而行,前往距离村庄向北约十五余华里的镇中学——公会完小上初中(当年赶上了恢复高考制度后招收第一届三年制初中)。我们当时就读的公会完小初中,学校师生很多,非常热闹繁忙,学生们个个比优争先,各班也是互比互学,互不相让,同学们个个要求上进,人人争当先进,我就是那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之后当选了班里的团支部书记。三年初中期间,整体学校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染着每一个人。生源都是从全镇各个行政村经过考试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老师不仅是从各校抽调上来有丰富教学经验者担任,而且还有一批正规师范学校和张家口师专毕业的老师,所以,师资力量和其他中学相比是最好的。我们属于住校生,那个年代学校生活是很艰苦的,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穷老师,饿学生,此话我是深有体会。我们每天吃饭大多数都是莜面傀儡或者玉米面窝窝头。每七人分成一组,每天大家轮流值班打饭。吃傀儡时,当值同学拿上半大不小的笸箩到食堂打饭,回到宿舍后再用铁勺分配给每位学生。食堂内有一个用水泥垒成腌芥菜疙瘩的大池子,平时我们都是吃这里腌好的咸菜。其实,学校的咸菜,并不好吃,酸不酸,咸不咸,没什么味道,用铁笊篱捞上来,上面还粘着黑色泥土,常言道:有奈无奈,瓜皮炒菜。有总比没有要好多了。但至从有一次同学们发现池子里面有一只被淹死的老鼠后,就没有人再吃这里的咸菜了。主食偶尔也吃莜面窝窝,食堂的师傅们按照孩子们饭量大小要求,做成每份四两或者六两的,一般男生六两,女生四两,形状沿着笼屉统一码成三角形,每一份窝窝之间留有明显的空白区域,作为份饭的分割线,便于孩子们分配。学校的莜面窝窝非常粗糙,又厚又大,口感极其不好,与母亲做的皮薄透亮、劲道十足的莜面窝窝相差十万八千里。学生宿舍设在学校最后一排,东侧为女生宿舍,西侧为男生宿舍,男女生宿舍中间是学校食堂和两间单身老师的宿舍。前面是一个开阔的小广场。学生宿舍是一间掏空的大屋子,南北两排用简易木板搭起的大通铺,一个屋子能容纳二三十人睡觉。木板床上面铺着农村喂骡马常用的干草,我们自己再铺上毡子、褥子,就可以休息入睡了。因为生活条件较差,夏天被蚊虫叮咬是家常便饭,冬天,偌大的屋子只生一个火炉,自然是冷冻难耐,睡觉还冻头呢,不得已,睡觉经常用被子蒙着头。最难熬的时候,就是每天晚自习的时候喝不上水,因为下午六点开完晚饭后,食堂师傅下班就把厨房锁上了,孩子们没地方喝水,好在小广场东北角不远处有一口深水井,大家找来一个小玻璃瓶子,用细细长长的麻绳栓住瓶口,脚尖小心翼翼踩到井沿儿石头上,使劲地探出细长的脖子,眼睛直勾勾望着深不见底的水井,用力伸长胳膊,慢慢把水瓶下到井里,感觉麻绳没有了下坠感,就知道小瓶已到水面,晃悠几下再突然将瓶子拽倒,井水自然灌了进去,两手不停地上下轮番倒腾,水瓶晃晃悠悠提上来了。每当水瓶提上来时,孩子们便蜂拥而上开抢喝水,喝完再打,如此反复,直到大家喝饱为止,无论春夏秋冬都是如此,现在想起来仍然有一种“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感觉。
现在的公会完小早已改名,一排排教室是在原来的旧址进行了重新翻盖。去年冬天回去看望父母,一次偶然机会我又走进了母校,受到武忠老师的热情接待,武老师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给我介绍了公会完小的发展历史:该校成立于1941年,坐落于公会镇十字街北侧,解放后称之为公会学校,大约七十年代初改为公会完小,2010年改为公会镇中心小学,2021年9月学校集中到张北县兴和小学和树儿湾小学。斗转星移,几度风雨,近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母校已闲置停办近两年了。看得出来,武老师对母校很有感情,他说,在这里教学好几十年了,把青春、热血、梦想都留在了这里,非常留恋这片热土。是啊,他的大半生都献给了神圣的教育事业,我心里明白,正是有无数个像武老师这样的园丁,无怨无悔辛勤耕耘,才培养出一代代祖国需要的人才,各位老师们辛苦啦!谢谢您们的传道授业解惑,您们是每个孩子人生航程的指路明灯!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公会完小已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她更像是一位风雨洗礼后的耄耋老人,安静祥和的矗立在这里。学校现已停止招生,大部分老师已调往其它学校任教,只剩下几个即将退休的老师轮流值班照看学校。昔日繁华,已不再现,整个校区一片沉寂。唯有那一排排干净整齐的校舍无论酷暑寒冬,还是风雨侵蚀,仍然默默屹立在它所热爱的那片土地上,像是期盼远走他乡游子的归来,又像是低声细语向世人倾诉半个世纪以来的一切过往。望着眼前的一切,我的心中不仅五味杂陈,伤感失落之情涌上心头,突然想起自己写过的一首小诗,似乎更能表达此时的情感:“忆当年,正年少,上树又下河,逞愚顽。暮回首,两鬓霜,严寒伴风雪,岁月痕。一声召唤八方应,飞鸿寻伴只显迟。齐相聚,四目对,适逢恰无言,泪光闪。多少爱,几许怨,师生情,似海深。呕心皆沥血,诲人不倦。三尺讲台育桃李,大爱无疆写春秋。喜师生皓首又相聚,难言表”……
当年上初中时,每周两趟,周五下午回家,周日下午返校,风雨无阻,寒暑不拒,那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全是步侩,我们戏称“十一路公共汽车”,路途大约两个半小时。春天踏着这条草芽萌动的乡间小道,观赏着路边散落的星星野花;夏天顶着烈日炎炎,偶或电闪雷鸣阵阵暴雨;秋天迎着这麦香扑鼻的金色波涛,放眼眺望田间忙碌的农家身影;冬天不畏严寒,顶风冒雪,大棉鞋、狗皮帽全副武装。那条弯弯曲曲的乡村小路啊,我们整整走了三年。每一次离家,都是母亲早早起床,给我把炒面(莜面炒熟)、冻板板山药(土豆)、母亲腌制的咸菜装在罐头瓶子里,小心翼翼放在一个黄色小军挎书包里,总是不停地叮嘱:好好读书,咱农村人没啥出路,只有读书才能离开这个穷窝窝。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能带上馒头当干粮,让我们羡慕的不得了。心里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能天天吃上白面大馒头啊。每一次回来,都是饥肠辘辘,走到村口便闻道了家的味道:袅袅炊烟夹着烧树枝和烧牛粪的味道,还有那乡村路边青草发出的芳香味道。这时,母亲已早早站在路口等候我了,总是问走路累不累,学习怎么样,和孩子们打架没有,进家后,热气腾腾的莜面窝窝、熬菜端上炕,我也总是狼吞虎咽,赶紧填饱肚子。那时生活的艰辛告诉后来的孩子们,已经没几个人再相信了,他们说,那是很远古时候的事了。
当年,我们参加中考的时候,是从全县各个乡镇初中通过考试择优录取进入县城一中读高中,我有幸一路走来顺利考入全县最好的高中——张北一中。三年后参加高考,考入了地区卫校(现在的张家口学院),变成了每学期一趟,再后来参加工作,这条乡间小路走的越来越少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乡间小路在我心中变得越来越清晰,像是深深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挥之不去。再回去,这条乡间泥泞狭窄的小路已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极少再有人步行走路了,穿梭的小轿车、大客车、摩托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匆匆掠过。
父母亲走了,乡间的这条小路,距离我也越来越远了。然而,这乡间小路却夹着我无尽的乡愁,和对父母不尽的思念,日渐清晰,刻骨难忘,“哀游子怆怆而自怜兮,吊形影悲……梦挥泪出门辞父母兮,叹生别离。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感亲之恩其永垂”。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入门休问荣枯事,且看容颜便得知”。每每读起古人留下来的这些警示名言,总是情不自禁,泪流满面。是啊,岁月无情,人生无常,一切已成过眼烟云,恍如虚幻梦境一般。
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只剩归途。
我知道,这条乡间小路,是我对家乡情感的凝结,是我对父母亲情的依恋,是我对兄弟姊妹血水之情的惦念,更是我一路走来磕磕绊绊的人生感悟。
乡间小路,开启了我的人生之旅,带着泥土的馨香,夹着故乡的情怀,揣着亲人的重托,一路走来,跌跌绊绊,沟沟坎坎,几多愁苦,几多迷茫、几多激情、几多感慨、又几多踌躇……曾几何,人生之路是多么漫长难熬,眸回首,这条路又是那么短暂而快速,恍惚间,我也已步入老年了,心中不仅无限感慨,人生苦短,岁月无情啊:归隐繁华闲于家,轻煮时光慢煮茶。含饴弄孙日复日,任凭岁月染霜华。手指含烟眺远山,晨钟暮鼓菩提寒。稀疏银发随风摆,头枕妙典梦中还。
我的人生之路,何尝不像这条条乡间小路啊。狭窄悠长,弯弯曲曲,阴雨连天时,泥泞不堪,跌跌绊绊;阳光明媚时,平整干净,一路欢歌。汗水伴着眼泪,酸楚伴着希望,执着伴着信念,坚毅伴着无畏,一直往前走、往前走……人生走过,无怨无悔,观赏了沿途风景,品味了人间冷暖,理解了世间纷争,看淡了权势财富,厌倦了红尘滚滚,学会了取舍放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然,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但更多的时候,可选之路又少之又少。在我们这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靠读书走出去,是每个农村孩子唯一可选的出路。所以,老家村里孩子们很多都是从这条乡间小路一步步走出了这个小山沟,获得大专、本科学历,甚至拿到研究生或博士生学位。他们有的成了专家学者、有的成了企业老板、有的成了技术骨干。当然,还有更多的普通人仍然漂落他乡不断打拼奋斗。他们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业,以不同的方式,为国家做贡献,为家乡争光彩。然而,无论身在何地,他们唯一相同的便是对家乡的情怀没有变,对故土的情感没有变,对家乡这条小路记忆没有变。
“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几度梦回故里,漫步乡间小路,那山,那水,那屋,那校舍,连同那片贫瘠的黄土地,已融入我的血液伴着泪水在流淌,流淌……
(编辑 海霞 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