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起点品读 微信公众号  新看点网邮箱:xkdkkk@163.co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搜搜索
 
   □ 会员风采
华夏精短文学
咸阳文学院
文坛赛事
世界文学
文学活动
其他

 

 

会员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华夏精短文学 >> 详细内容
华北精短文学作家刘珍文学作品专版

刘珍,大专学历,中学语文教师。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精短文学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辽宁省传记文学会会员、辽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辽阳市史志研究会会员、辽阳市《红楼梦》研究会会员、鞍山市散文学会理事、《灯塔市作协会员》、《辽海美文》杂志编辑。

  

作者作品 

柳壕荷香醉池塘

华北 刘珍

六月的柳壕湿地公园,柳翠荷香,秀色神韵,满塘的“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让人留连忘返。

微风轻拂的早晨,坐在舒适的旅游动力车上,沿着柳豪湿地椭圆形的堤坝缓缓前行。人处其中,目及坝内的水域,多个小岛,形态各异、姿容万千,亭亭的芦苇与茭白随风摇曳,绿了整个小岛。莲叶浮在水面,时而俯身躲避,像是在窃听游人私语;时而静如淑女,仿佛在倾听鸟儿鸣唱的旋律。平静的湖面,有结伴同游的麻鸭在水中追逐嬉戏,偶有白鹭飞来,轻点微波,漾起阵阵涟漪……远处一栋栋青瓦白墙的建筑坐卧于池边,古朴典雅,如江南小镇一景,又有威尼斯水上世界的风情。坝外,一望无际的稻田,葱葱郁郁,被风吹的摇头晃脑,像是对每一位游人致意……

走在紫花朵朵,柳树荫蔽的荷花池栈道上,清心怡然。眼前满塘“紅粉佳人浮綠水,煙波十里含羞。”尚未走进莲池,那“莲叶无穷碧,荷花別样红”的壮观景色,就如同张大千画笔下酣畅淋漓的《荷花图》真身漫展,让人欣喜若狂,如临仙境。走进池塘,满目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晨露珠光莹莹,轻浮在硕大的片片圆叶上,更增加了荷叶高低不同的层次感。俯下身,手指轻点叶片,那大小珍珠会即刻从高处的叶片上滚落,滚成碎银,有的滚落到下面的叶上,犹如玛瑙,剔透晶莹,有的径直滚落荷塘中,继续养荷。刚绽开的荷花,粉嫩嫩的花瓣,娇羞温润地张开,露出鹅黄黄的花蕊,那蕊似有薄薄的一层粉敷在上面,蕊心又似一双久别重逢的情人眼睛,正含情脉脉的与你对视……让人心生爱怜,不忍移步。

风拂荷香,荷叶微动,端坐荷塘深处乌蓬船上,望着相依满池的红荷,仿佛看见观音端坐莲花宝座,伸出兰花手,把人间点化成片片净土,赐福安宁祥乐给世人的情景。我真疑似这美丽的荷塘就是她的神水用花枝轻轻一扬,珠珠水滴漫落到这柳豪河与北地河交汇处,水滴变成了多个小岛,而一夜间荷花满塘笑颜,成了眼前娇艳欲滴、如梦似幻的美景。

荷花,又名莲花,传说原本是天宫里一个美丽的侍女——王姬,蟠桃盛会时,因好奇心作祟,偷喝了半盏琼浆,怕被西王母惩罚,便偷偷下凡呆了一天,后终被玉帝发现,永贬人间,成了柳豪湿地的一株睡莲。她郁郁寡欢,思念南天,终日以泪洗面……有词记日:“遗世婷婷临碧水,烟波缈渺含羞。依依岸柳逐风流,殷勤青鸟探……憔悴十里秋。”毕竟是仙女下凡,幻化成莲后,凭借仅存的一点功力,收降了这方土地与河妖,那一年的六月,引来万朵荷聚一塘香的盛大奇观。荷花,凭借它色彩艳丽、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娇好形象,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花,被历代文人誉为“翠盖佳人”。又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被尊为“花中君子”,不少文人雅士以此为高标塑造自己,追求着坚贞纯洁、高尚正直的人格,最终成就了一身不与浮世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我收回思绪,起身走到美丽的荷花塘水边,各色观赏鱼成群结队追逐逗趣,来来往往,嬉戏莲叶间,分享着游人的快乐。偶或高空的滑索上,游人划过,快乐的笑声在荷塘上空荡漾着。

回望六月的柳壕湿地,绿树环抱,碧水悠悠,枝影婆娑,“秀色掩今古,荷花盖玉颜”。漫步幸福桥上,游人察肩而过,欢声笑语,远处隐约传来“来生愿做一朵莲,静静盛开在佛前,花开不语花落无言……迎风舒展,浅笑嫣然”的清幽旋律,迷离中,游人已去,我醉了,在这美丽的柳豪湿地,漫池荷香中,我醉成了一朵莲……

 

爱你,温柔的坚持

华北 刘珍

 

世上有数万种花卉,有人喜欢牡丹的高贵,有人喜欢水仙的优雅,也有人喜欢百合的馨香……而我却独爱木槿花的坚持。

层林尽染的秋天,花香蝶舞的庭院,鹊唱蜂飞。当一缕清风拂过院端时,在风中轻轻摇曳的那两株木槿,是如此的娇美。

紫粉的花,鹅黄的蕊,淡淡的香,朵朵绽放枝头,远观就是串串的小喇叭。它与园中的黄玫瑰、粉菊花、白百合及各色月季竞香争艳,将秋的喜悦装满心海,让人爽心悦目。

木槿花,是一种常见的庭院灌木花种,别名白槿花、榈树花、清明漓……它色彩艳丽,是作自由式生长的花篱的极佳植物,我们经常可以在道路两旁、公园、庭院等处见到它。木槿花可入药,亦可食用。她特别喜欢光照,若无光照即便结满花苞也会枯萎脱落,绝不盛开。

木槿花,是韩国、马来西亚的国花,关于木槿,我听过这样一个传说:上古时期,历山脚下生长了三墩木槿,据说高有两丈,每到夏秋之季,树上便开满了艳丽的花朵,花香宜人,令观者心情愉悦,如入仙境……由于它美艳绝伦,便引来了四大凶兽的垂涎,它们各个私欲膨胀都想把木槿占为己有。于是,在历山脚下经历了一场为期半年的人兽大战,最后凶兽战败,气极之下,将三墩木槿劈开,花儿即刻枯萎凋落……当时的虞舜正在田间耕种闻听此事后飞奔而来,与当地百姓浇水灌溉护木槿周全。木槿重又绽放美丽的容颜,她复活那天,虞舜梦见三位仙子向他缓步走来,自称木槿仙子,日后会报达他救命之恩……虞舜移居负夏后,将其分墩移植到新城里,每年花开似锦,后来成了名贵之花,也就成了国花。它颜色鲜亮,花型美丽,从此流芳世代。

目光所及,庭院中这两株美丽的木槿花,是我迁新居时从花农那里买来的。当时它们还不足三尺高,那时园中还没有其他花木,木槿便成了唯一的受赏者。因为喜爱,我对她们百般呵护,疼爱有佳。每到夏季,木槿枝条便迎风招展,开出了紫粉色的五瓣花,花瓣有些皱皱的、布花的感觉。映着朝阳,光彩纷呈,还有那深绿透亮的叶子,长得特别奇怪。有的像菱形,有的又像圆形,还有点像扑克牌的黑桃……在木槿花没有开的时候,叶子特别的嫩,是翠绿色的,但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夏季,就变成墨绿色了。两株木槿像极两个柔美、温婉、娴静端庄的小淑女。常常诱使我蹲在角落里呆呆地看她们……

寒冬来临,我小心翼翼用稻草做成被子把木槿的身体包裹严实,再用漂亮的花布把草被围上,那是我给她们量身定制的美袍。等到春暖花开,再把冬装脱下,让她们快速生长……

唯恐木槿花孤单寂寞,我又在园中相继栽种了各式花草,有玫瑰、月季、百合、映山红、美人蕉、菊花和低矮的兰草等。待春江水暖,这些花草绽放美丽后,木槿花才次第露出久违的笑容。

时光荏苒,转眼间这两株木槿花已陪伴了我十二个春秋,几经风霜雪雨,她们依然挺立。每当我被琐事困扰心烦意乱或心灰意冷之时,看到木槿花,我都会温柔的坚持

激情燃烧的七月,北方高温滞留不去的炎热长达半月之久,人在如火的热浪里蒸薰,在难忍的酷暑中煎熬:缺水,断水,所有植物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它们都渴望甘霖的如期而至……眼瞅着院中秧苗的萎蔫,心爱的兰草叶子变黄……耳畔又不时传来袜厂沙沙沙的织机声,原本心烦意乱的我蓦地转脸顿时惊愕!园中的那两株木槿花,居然在热浪中开得靓丽鲜艳,光彩夺人。那一枝枝的花竞相开放,让人观之则神清气爽。木槿,具有历经磨难矢志不渝的性格,无论怎样恶劣的环境,都能温柔的坚持,一如既往的绽放美丽,无怨无悔!她以自己精彩的生命妆扮美丽的世界,愿把荒芜时光点缀,赠与你一世情浓……

 

朝开而暮落的木槿花

月夜低头 心里想着他

记忆着已经流逝的那一段时光

温柔的坚持 在月光下

我走在异乡遇见了他

素颜犹未改啊 沉默不多话

满天闪烁星光 都窥探着它

他乡遇知己 化解了惆怅

我们都一样 都少了些潇洒

所以在失落时 还守着优雅

我们都一样 都在原来地方

记忆着那爱情来过的芬芳

……

听着这首“木槿花”,望着默默绽放笑容枝枝朵朵的她,淡泊雅致的情怀油然于胸,如古人般“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人生最欢愉时,却凝望远方的悲凉,古往今来,恐只他(函可)一人如此行吧……                                       ——题记

        禅心向远,心萦苍生

 

华北 刘珍

 

闻名遐迩的千山,群峰争奇,松翠谷幽,古刹静谧。这里不仅有自然大美的迷人风景,更有令人敬仰与感伤的千山“剩人”——函可。

流火的七月,怀着倾慕已久的心情,随市作协“千山诗会”,拜谒了千山脚下大安寺内的函可故地。这位世人崇敬的明末爱国高僧,虽然他已睡卧这里三百六十年,含冤凌辱,艰辛早逝。但他的音容笑貌宛在,其笑容可掬,情念世人,祈福人间安好的身影就在眼前。那清晰的碑文,镌刻着他的不朽人生,苍松翠柏见证他坚强执着的风骨,汩汨的清泉,流淌着他含辛茹苦的血泪……读着他的人生,心情悲恸,热泪行行。

函可,自入佛门,悯时忧世,孤忠亮节。闻其名无不敬其高义。早年,他寓居南京和人们向往的北京,家世显赫,任职高官。在那富饶而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他天真的童年,美好的少年时光。然而,刚迈入青春却被残酷地囚禁,才19岁啊!只因目睹清兵暴虐,血肉狼藉,诸大夫死事惨烈,纪为私史。城陷事发,当事者疑有同党……他受尽了凌辱,酷刑烤讯,用夹木再折,血淋没趾,当时在场观者都惊叹,而他却无二语辩驳。他经历严刑烤打的淬炼,为那个时代重新演绎了士林的风骨,重新塑造了文人的精神。在地狱般的淬炼中,完成了洗骨伐髓锻铸精神,以其铮铮铁骨,赢得了士林的尊重,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领袖……可叹,他少年名为诸生,才高气盛,雄心报国。他尝与黎遂球、罗兵王等出游,有匡济天下之志,施以烽烟四起,国事日非。崇祯十二(1639)年,他随道独入匡山,落发为僧。在“申甲之变”时,他仰天长叹:“何以内护菩提,外护疆土?”他顿足捶胸,义愤填膺。于是坐筹,把雄心盛满胸中,然而苦无良谋,悲恸形于辞间……就这样,这位爱国诗人,被潜修于大甫关慈恩寺,继而结庐于铁岭龙首山,受尽了人间悲苦,最后归隐于千山双峰寺。可怜其亲人,从兄,从子,以起义失败均为国壮烈牺牲,姊妹弟媳也饮刀皆死,就连家中的婢仆也多牺牲。死义者,合门殉难。函可每得家书,而涕满面,仰天号哭,夜不能寐,通宵达旦作诗百余首,痛伤人伦之变,故国之亡。

后来,函可招诸人为“冰天诗社”,焚膏继晷,埋首经藏,通达天台,唯识首诸家之学……。他招慕诗人,逆境为助道良缘,自入佛门,深穷教诲,《圆觉》诸经,引之以儒学,援之以拂理,远近缁素钦服,自是大阐法教,自普济历广慈永宁,凡七坐大刹……迷离中,手捧《千山语录》、《千山诗集》的函可,正坐在我的对面,笑容可掬,我伸双手去接书时,耳畔传来:“一叶流东土,花飞辽左山……古塔烟霞在,禅关水月闲,空悲留偈处……”的诵音,待我清醒过来,又是青石碑立于眼前……

函可,才思敏捷,著作宏富,可惜他那么多珍贵之书,难窥全豹,尽管流传不多,竟被清廷列为禁书。尽管遗失,可还有诗数首流传民间。然而更有他的一颗慈悲之心,感招世人……回想函可,他在寺院的处境艰难中,生活拮据之时,还抚养明亡死难的战友遗孤……苌弘碧血,见证了他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之举……“故国知难望,乡心终未灭。”弥留之际,最后一语“吾思吾岭南耳!”令人唏嘘扼腕。

古刹静谧,秀峰壮美;昔人虽远,遗迹可寻。我在函可碑前深躬拜谒,话语千言却于心中凝咽,泪眼婆娑中,仿佛见你慧通法界,福利恒沙,心系苍生,保佑人间万世永存,你双目正泪如泉涌,汩汨流淌,渐渐泪已汇成了河……

 

 

偎一山秀美,度一生时光

                                  华北 刘珍

我的第二故乡――鞍山,山水相依,峰岳奇美。享有“共和国钢都”的美誉,一路画屏五彩飞,誉满世界。

    鞍山,一个完美的都城,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钢城,共和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金玉散花,芳香满园。她的时尚美,与时俱进,情系我的一生。

    在我还未问津于世时,新中国最艰苦的年代,姑姑、叔叔们大学毕业就选择了鞍山工作。我童年时,二叔家的三哥追逐叔叔也定居鞍山,长姐夫部队转业如愿择业鞍山。那时他们时常回来探亲,总赞美鞍山山水之美、人文之美、整体新潮,让人羡慕。而回来最频的三哥,他每次归来探望父亲,是最受欢迎的。一双锃亮的黑皮鞋,蓝色毛料裤,柔软亮泽的黑夹克,穿在英俊的三哥身上,简直是电影明星。从他的衣着可以清晰看出鞍山的服饰是最时髦的。三哥闪动着长睫毛的大眼睛,笑容亲切,一一点数鞍山的美:鞍山享有“东北明珠”之美誉,有世界第一玉佛,许多名胜:千山、温泉、古建筑群、国家森林公园、烈士山……丰富而悠久的宗教历史文化……一个“玉之都、山之都、水之都……”处处奇峰、怪石、苍松、梨花……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走进这座美丽的城市。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读初中时,落英缤纷时节,三哥回来,神采飞扬,竖起姆指告诉父亲,鞍山钢铁贡献巨大,为国争光。并说现在鞍山建设更时代化,山美、水美、建筑恢宏、人文发展、科技发达……而这期间正热播刘兰芳的评书,正上映著名电视剧《红楼梦》,千古美人林黛玉的饰者陈晓旭风迷全国,人们都把艺木家的美与鞍山的美有机结合起来。让我向往之心更切。在一个枫叶飘香的秋日,我随表姐拜访了中国规模最大、拥有真山真水的二.一九公园。那里湖光山色,林翳阴蔽,山水相依,柳暗花明……置身其间,总有北京中山公园的浪漫风情。极目远视:奇峰、怪石、苍松、花丛……美不胜收。这才完全醒悟姑姑、叔叔们纷纷前来定居的初衷。

    改革开放之际,阴差阳错,我工作在家乡。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把对鞍山的钟情融入教学中……芬芳满园时,我有幸走进鞍山文艺百花园,成为文学艺术芳香一朵。在这个人才济济,德艺双馨,风景如画的温馨家园中快乐成长,由衷的欣慰与惬意!

    鞍山,虽无五岳之雄峰,却有千峰之壮美,犹一幅无穷无尽的画倦,让鞍山这座钢城婀娜妩媚,分外妖娆。鞍山,这个让世人瞩目和景仰的美丽家园——我的第二故乡,让我偎一山秀美,嗅一季芳香,度一生时光。

       

 

                     满地黄花碎流年

                 ――《声声慢.寻寻觅觅》读后

华北 刘珍

 

    深秋的黄昏,目送落叶飘飞,一地残花,仿佛人比黄花瘦的主人――李清照就在眼前。

    李清照,这位古代文学银河寥若星辰的女作家中杰出的代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出色的女词人,婉约派的词妖,群山独秀的山峰,一生星光璀璨。然而命运多桀,人生坎坷,饱受生活的艰辛,她的词作,其后半生中均以倾吐这一事实而感人至深。

    《声声慢.寻寻觅觅》就是李清照晚年词作中的名篇代表,追忆了她南渡后的飘零孤独生活,在秋天黄昏景物触动下,勾起片片愁绪,倾诉了夫死国破,身遭离难和晚年饱经忧患的无奈和悲哀。词中描述了她一个孤独女人,一个“愁”字从不同角度描写揭示她内心的孤寂、凄凉和伤感。词中运用巧妙的叠字来突出表 现内心独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平浅口语中见深邃的意境,含蓄的透露了她的愁苦两难耐和煎熬,暗含了借酒浇愁,愁上愁的痛苦。相形之下连词帝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她感叹自己如残花落叶般凋零,容颜憔悴,凄清孤独、度日如年。再也没有往日的欢乐,再也没有从前形影相随之人,真情倾吐,那样深沉,感人热泪潸然。

    其实李清照早期作品集中反映了她的快乐幸福。我中学时代就特别喜欢她的词,对她情有独钟。从“争渡,争渡”中了解了她生活中处处充满勃勃生机、斑斓的色彩,透过她灵气的那双美丽慧眼,更体会到少女时代的欢乐与朝气。这是李清照早期作品的共点,也流露出她快乐中幸福成长的经历。后期作品,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夫君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他偿尽了国家灭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限,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焦心头,无法排谴。李清照人生平坦轨迹由坦途转向坎坷曲折。那时的她心已破碎,憔悴不堪,忍受着悲痛。但还通过各种渠道转运被金兵烧抢和丢失剩下的文物。“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她能从悲痛中站立起来,勇敢面对一切,誓死保卫丈夫的文化遗产与遗愿,这种不屈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在此后的生活,李清照均能视如已初,尽管磨难许多,但她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夫君至死不渝的爱,让她日夜思念成殇,于是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篇《声声慢.寻寻觅觅》。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道尽了多少艰辛与泪水……这位活泼、坚强的女子,一次次克服种种困难,用坚持不檞的精神活下来,她身上那种海纳百川的精神,挑战命运、战胜苦难、追求完美、活出自我的精神,多么令人敬慕,更值得赞美啊!

    一个女子,一生清凉,把所有的伤痛、浪漫凝结成一首《声声慢》,把所有相思打开,满地惆怅伤怀……落叶萧零,那雁过留声、寒风经年中,缭绕一片深邃的沉寂。

    昏暗黄昏中,目送满地黄花碎,耳边再次响起“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眼前那残缺而坚挺的黄花,摇曳在风中,依然美丽。

                            

 

芦管声韵意悠悠

华北 刘珍

 

        今天是父亲节。望着杨柳依依的熟悉老屋,仿佛枝条披拂的柳荫下,院中父亲就坐在小凳上,悠闲地喝着香茶。冥冥之中,仿佛又听见那时而深沉、婉转,时而轻盈、高亢的芦笙妙幻的乐曲。

       父亲,生活在音乐世家,因祖父家做生意,家业很好,又是远近闻名的民间艺人,家中还组织了鼓乐班。姑姑和叔叔们又相继考上了大学。父亲也念些书,因父亲八岁时我的祖母就病逝了,所以父亲过早地承担了家务,还没读完初中就跟祖父去上活。那时,无论春夏秋冬,一到晚上,父亲就与前来家的叔叔们吹拉弹唱。乐器,父亲样样通,但我还是喜欢他吹芦笙的梦幻旋律。

        童年时,每当晚上父亲与叔叔、堂哥们和乐,我就坐在他的对面,凝视父亲吹芦笙时的样子,那两腮一鼓一鼓的,笑容可鞠的脸上还泛着红晕,脖子一扬一扬的,觉得很好玩。父亲吹芦笙时,时常会偶尔撩我一眼。父亲不太健谈,但为人却很热情,他喜欢泡茶饮,来家的人,他都要让一句“喝茶!”。父亲黎明必起,在院中用四块砖叠落两边,茶壶放砖上,在壶下空间,一点一点续着小树枝,自己烧水泡茶喝,然后再去上班。晚上回来仍如此。常来家与父亲要好的叔叔、堂们哥

们,吹拉一段;若夏天、秋天,大家就围坐到院中那“小炉”旁,边饮茶,边说笑,边谈论一些国家大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粮食短缺,那时家中条件一般,可比起别人家还较好些。因我家中人少,孩子又小,所以粮食还满可以够用。父亲会主动将粮食借给邻居和人口多的李叔家,一年又一年,但对我们总说:“什么都要节省,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待我上高中时,家中条件好转多了,可尽管我每月回家一次,父亲见我也不多说几句,神情多夹杂几分忧愁,就是事先买了许多疏菜和水果。一次偷问长姐:“父亲怎那么少言又没表情?”长姐叹气说:“想儿子,你若是儿子,有多好。”这时我才知,长兄十四岁时,因饥饿误吃炒熟的杏仁,不幸离开了我们。当时父亲失魂落魄一样,整日去坝外看席下的长兄,不让下葬。后来几乎天天到小哥的葬地徘徊,回后一语不发。那时父亲已年过五旬,中年丧子让他痛断肝肠。我与姐都落泪�止,是啊,那么孝顺、那么优秀的长兄,为人热情,小唢呐吹得那么棒,小小的年纪就替父亲上活,难怪父亲的打击那么大。可祸�单行,头几个月涨洪水,将家中房屋垮冲毁了,父亲只好望着那刹那间的一堆大水花绝望了。而没过五年,一次�幸,后盖的房子又被无名大火烧得一无所有。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父亲悲痛欲绝,他望着整日伤泪洗面的母亲,一切苦痛埋压心底,只好默默去工作,从此几乎寡言少语。

        上世纪,改革开放的前夜,小哥单位文艺队排练节目,他经常把队员带到家中演练,父亲班后也积极参与,帮着排练。他吹芦笙、拉二胡、吹唢呐,望着他指挥演员时手势一上一下的样子,真像个指挥家。“宫、商、角、徵、羽”,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筒谱中的12356音阶),他也很懂,所以,别人唱他就能合乐,时而放下芦笙,口中哼着调,一时间满屋的悠扬音乐之声,让父亲释怀了许多。

        平常父亲虽�擅表达,但默默的热情善良心地让人感动和难忘。后院二舅妈与母亲情同姐妹,后来迁居三十里外的沙岭镇,不久患重病,父亲竟陪母亲徒步,走了半天的路去探望,归来便倒炕昏睡,可想而知,那时他已是古稀的年岁了。西院常家大舅,急于给长子筹办婚事,且无地方盖新房,父亲得知后与母亲商量,竟把高高的房基地给了他。那时小哥眼看也成家了。晚上父亲在饭桌上与我们说:“你常舅家大哥三十岁了,结婚娘家要新房,我们暂吋不急用房基地,我家有难时,你常舅那么关心,跑前跑后的,还总把省下来的钱给你们买东西……”我们这才眉头舒展开来。

       今天,父亲的风采不再依然,但您就是那承载我生命的河。您背负着狂风暴雨的侵袭,肩杠含辛茹苦的磨难,心藏悲恸欲绝的痛苦。可您却总缄默不语,顽强支撑一片蓝天,培育儿女长大成人,一生给予我们笑对生活,善以助人,博爱情怀……这儿女一路成长的宝贵财富,远胜过金山银山,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受用终生。世上赞美母爱的诗文数不胜数,而赞美父爱的诗文除鲁迅先生的《答客诮》、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之外,廖廖无几。但在漫漫人生岁月长河之中,父爱如山,负重前行,就像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在面对丰收在望的金色麦田之际,不居功自傲,将重负与喜悦深埋心底。这深沉博大的父爱,深深凝聚着责任与担当。

        每当我走过那条狭长的小路,就会无意间寻找从前的老屋:那长长的院墙,两棵杨树、三棵柳树摇曳在房前院墙内,一棵甜杏树、两棵桃树守候在东侧园中,屋后还有年轻粉颜的三棵樱桃树,红润嫩脸缀满枝。美丽的夏日傍晚,柳枝披拂下,父亲坐在小木凳上,慢慢喝茶的身影和屋中来回走动的母亲。父亲,多想走近您,亲切地问候一声:“父亲!您一向好吧?!”多想再坐在父亲对面,端祥一下满面红光、高大魁梧的父亲,再看一眼您那一鼓一鼓芦笙响起时的腮……

               

                           

 

             

高台子之烽火台

华北 刘珍

 

      辽阳市西北,有一个商贾重镇小北河,它位于浑河、太子河下游之滨,这里交通便捷,经济活跃,自古以来就有“千年渡口”、“百年古镇”之称。它不仅经济活跃,也是军事重地,明代的烽火台就矗立在这里。

     烽火台,在辽阳县小北河镇高台子村,始建于明代,属于明长城外侧,单体建筑,历史上曾是抵御外侵、军亊报警的重要设施和土堡哨所。是古代军事建筑的重要遗存。在近现代又化作家乡的保护地,有着村民不能忘怀的救命之恩,在栉风沐雨、斑驳陆离中,它依然雄伟壮观,立于浑太两岸。它长方体高达20米,台底部直径20米,顶部直经15米。辽宁省境内其他地区的长城,大多依山而建,形成蜿蜒起伏宏伟气势。但辽阳境内的长城,却依傍太子河修筑,由西南向东北逶迤而去,一直进入沈阳市辽中县内。辽阳县(隶属辽宁省辽阳市,是辽东半岛的对外开放县之一。位于辽东半岛中部)境内的明代长城,位于辽阳县西部太子河东岸低洼平原地带,它起于辽阳明代长城第一村的穆家镇大台子村,大台子村东南与海城交界处,沿太子河东岸向北蜿伸展,进唐马寨、高丽城子、沿太子河东岸北去至黄泥洼,折向西北,跨太子河,转小北河镇,再跨浑河,进入肖寨门境内与次榆坨段(隶属沈阳市辽中县)。明长城相连接成弓字型,保留在辽阳县版图上,高台子烽火台,为辽阳县仅存一台,至今已有500余年

 辽阳是古代东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军亊重地,从关里到朝鲜,走陆路必须经过辽阳摩天岭。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在攻打辽阳城时,大获全胜。明代,为了抵抗蒙古土蛮(是蒙古察哈尔部首领图们的谐音,也就是扎萨克图汗,明人常常称其部落为土蛮。)入侵,就在关外塞北边疆的荒海滩高处筑起一座座烽火台,在烽火台上瞭望敌情,放狼烟通报信息。当时蒙古土蛮浩荡大军攻入长城,扫荡大同,严重威胁北京的侧翼,同时蒙古土蛮部大军进犯蓟州边关,虏掠河北昌黎,直至奕河、山海关和塞北边疆,使京师陷入战争恐慌之中。当时京师戒严,并立即招回兵部左侍郎戚继光和边防名将王崇古,被任命为大总督,整治和布置边防加强防务,并在蓟辽、昌平、保定、山海关等地和塞北边疆修筑岗哨、敌楼、瞭望台和烽火台等1200多座。其实之前,在明代正统年间,为了加强辽东边防,防御蒙古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入侵,经朝庭批准,由辽阳副总兵韩斌、都指挥使周俊等人督率,于明正统七年1442)开始兴建明长,历时39年,至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初步建成1100公里长的明代辽东长城……

     当时修筑烽火台是辽阳总兵韩斌带领大军修筑的。修筑烽火台都是靠人力,一层一层的土堆叠加厚增高的。土是台子附近挖的,近处用人抬,远处用马车拉。近处高丽人用头顶土,向烽火台台上搬运,烽火台上的土铺一层,打一层夯,一层只有三十公分厚,一个夯窝只有大碗大,层层密实、坚固。烽火台周围能有三十米宽的台基,顶上有五间房子大,上边有看台的护兵,还有燃放信号的物质、稻草和硫磺易燃品等……特大洪水来袭,三年后,村民生活有了很大好转,于是在1963年,人们在烽火台的周围纷纷挖菜窖、盖房子、池夯沟,也挖出罐子,在罐子里发现很多铜钱和人的骨灰(应是修筑烽火台时劳累过度而死的人的)。从那以后,烽火台这个地方就叫高台子。顺治八年(1651年),山东有大量移民迁至东北,他们跑马开荒,繁衍后代,在此安定生活。

     明清两代过去了,在当时,由于高台子大户、有钱人家,修宅建院、垛墙、盖房等,都到烽火台边来挖土,再加上多年风雨摧残,土台倒塌,破损严重。现在,烽火台只剩下一个台心。据王世华老人讲:很早以前的老前辈,赶大车都能上烽火台,看台的士兵骑马来回上台。他小时候,经常听他太爷讲烽火台的故事,当时,在烽火台的北边是明朝驻军的地方,镇守在烽火台,并在台上和周围日夜值班、放哨和在有情况时放狼烟。那时的台上地方很大,可盖五间房。台上有驻军休息的地方,有燃放烟火的物资和存放兵器的地方。每天都有驻军轮流在台上值班放哨,传递外侵敌寇军事信息情报。驻军吃住都在烽火台上,台心很大,周围用土护坡,约有三十米宽,目的是为了往台上运送军用物质,四周上下都有马道,上下骑马都可以走。那时,在烽火台上能看到四周远方的一草一木,遇到敌情,烽火台上就放烟火,狼烟是用一种油和硫磺放在乱草上,点燃就冒起很高的白烟,浓浓的白烟直冲向高空,远处周边台看到狼烟升起,也相继点起狼烟传递信息报告军情。

      烽火台的北边是明军主防的教军场,占地六亩之多,场地非常平坦,在教军场的北边是一趟筒子房,是守台驻军休息的地方,有食堂,兵器房和燃放狼烟的物资仓库等。教军场每天都在操练,随时准备迎战外侵。据村民李大爷讲,1956年他和几个小同学,周末去烽火台上玩,当时台下有散落的残土,在台根底下堆了两米多高。烽火台的周围长满了杂草,几个小同学爬上台根土堆,从西北角往台上爬,上烽火台的土磴是从高台的西北角往上爬用的,是上台时候留下的多年足迹。在台半腰,土蹬又转向了西北方向,沿磴上台顶。台顶上特别风凉,放眼望去,高台子村景色尽收眼底,村中草房参差错落,远处田野郁郁葱葱,头顶湛蓝天空,几朵白云从头顶悠然飘过,鸟儿在身边盘旋歌唱……古老的烽火台长满了勒拉草,犹如绿色的地毯铺向台顶,那顶上西南方还有一棵小榆树,清风中枝叶摇曳舞蹈。

经年栉风沐雨的烽火台,见证着历史的辛酸苦乐,更成了村民心中的神,那样敬畏它。1960年一场特大洪水来袭,汹涌的河水淹没了洼处的庄稼、树木、房屋……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而烽火台就成了拯救村民的救命台,当时人们在村干部的指挥下,台就近的人家上了烽火台,还搬上了少许的食物。而因烽火台构造坚固,所以在水浪冲击中,它安好无损。至今人们还念念不忘它的救命之恩。据说这烽火台很通灵气,台辟裂开的土,多年都不坍塌,后来,一点一点风雨摧残,它从边缘下慢慢堆落,但从不在白天落土,因而从未伤过人。  1964年,大队(村委会)在烽火台前青年点院里,因为地方狭小,于是在烽火台东边盖起了两间房。老党员张芝山看大队住的地方,就选在道南,距烽火台较近,当时盖大仓子,为了垫仓子底,就到烽火台前边,去挖将倾倒的一大块土,大家刨土时,一刨一冒烟,刨几下才刨下几小块,土非常坚硬,一层层的,均有三十公分厚,层与层之间有大碗那么大的窝,看样子,就是用铁锤打成的夯,怪不得台上这块土,歪斜好多年都没倒塌下来。而刨下的土粉里土质很杂,有黄土、沙子、像白灰那样的熔浆岩石粉,台上的土一共刨了三米多高。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人刨台动土,也很少有人去上台。

       烽火台,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长河,风吹雨打,台身裂缝、台土坍塌。独立几百年的烽火台根,残缺破损。2014年,在大队领导陈国志和姜春光等人建议和上级领导重视下,烽火台得以重修。在烽火台前铺上大理石小广场,周围用青砖砌成了“小长城”,台前东侧栽了四棵风景榆树,台前立一大理石碑,碑上刻有“东都勝跡、甲午年冬”红色秀字。台身正面镶一长方形大理石板,刻有“高台子烽火台维修记”及烽火台简介文字,它给台身右侧的大理石板文带来了生机,使之不再孤单。那台身右侧一正方形大理石板,上镌刻着“辽阳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阳县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日、小北河镇人民政府立”碑文。在这板文的上方,有一棵貌似柳树的小树,有相互缠绕的茎,小小的细针叶,五瓣的小紫花,鹅黄的蕊,偎依花瓣中,淡淡的清香,远望小树似垂柳,清风吹过,枝叶摇曳,似乎诉说这烽火台流年的历史身世。

   如今,小北河镇经济活跃,民富安康,风光旖旎,已是“中国.北方袜艺特色小镇”,中外引资招商,高台子烽火台,已成为遐迩闻名的一座丰碑、一张名片,文人墨客及考察观光者络绎不绝……

    槐花飘香的五月,夕阳西下时,远望烽火台,在周围的别墅式小楼掩映中,依稀可见它昨日的不屈姿容。它身旁那楼前的槐花袅袅婷婷,淡淡的幽香,醉了晨露,醉了夏风,醉了一树槐花梦。微风中,那一片片花瓣,在烽火台的周围轻歌曼舞。  

 

 

 

溢香的玫瑰

华北 刘珍

 

每当落英缤纷,花香鸟语时节,走在家中的小路上,望着院中簇簇绽笑溢香的玫瑰,仿佛又回到了快乐的童年,见到了如影随形的伙伴—姝。

姝,是我童年的伴侣,学生时代的好友。她是一个天资聪慧、美丽、善良的人。

玩伴中,我是最小的,姝常叮嘱其他人,不但不能欺辱我,而且还要关照我。那时,她简直就是我的庇护神,我从心里敬佩她。

我们常聚姝家,因其父母和善,哥姐又好客,所以小伙伴常围坐其家,聆听她父亲的红楼、西游、聊斋……在那简朴的房前屋后到处留下欢声笑语:捉迷藏、玩羊角、打棒球、挖野菜、葡萄架下望银河、期盼牛郎织女相会……上学时,路上追逐嬉闹,看电影途中大家听她美妙的歌声……

时光荏苒,十九岁时姝就当上了一名白衣天使,她从不与患者吵嘴,在她那双熠熠生辉的笑眼中不知温暖了多少痛苦的病人。那时,只要姝值班我必陪伴,我们同床,边吃饼干边畅想美好的明天。

浪漫的盛夏到来时,我恰好放假。周末,姝约我去姑家给奶奶取药。似火的骄阳,直射裸露的皮肤,简直煎熬,我一步一挪的蹒跚着,路好远啊。当姝猛回头看见我无力行走时,立即蹲下背我,可想而知,当时她也在“油煎”啊,只不过大我一岁。可此时,无论我怎么说,她仍坚持背我还说:“你单薄,我比你高大,能背动的……”霎时,我觉得眼前的路又是那么的短。看着姝串串汗珠落向晒化的柏路,望着被汗水湿润的背和那一耸一耸的肩,我一时间抑制不住的泪水融进了汗水,洒落在她那不够宽大的湿漉漉的背上。

现在,姝到了外地工作。虽相隔千里,但每当忆起我们的曾经,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欣慰!面对眼前的姹紫嫣红,仿佛我又见到了那熟悉的倩影,听见那亲切动听的声音:“老丫头,讲讲这道题!” “老丫头,快点来!” “快走!我爸一会儿又讲《红楼楼》了!”......忽然,一朵露出矜持笑脸的粉红玫瑰向我招手、点头,是那么出众的美,我不由得脱口而出“姝”!

 

 

华北 刘珍

 

恰是槐花飘香时节。

在家乡屋前、岭崖、山谷、随处可见一簇一簇雪白雪白的花朵,绽放枝头,槐香萦绕,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槐花的清香气息。

远望摇曳枝头的朵朵槐花,嗅着缕缕沁人心脾的甜香,思绪如芬芳渐渐飘向远方……

少女之季,从奶奶的一头光亮发髻中看出了槐树皮竟是上等的护法液。从那时起,我对槐树的眷恋油然而生。我爱槐树,她像一幅优美的画卷,漫展芳容。我爱她随风摇曳的枝条,婀娜多姿;我更爱她那一串串,一簇簇的槐花,当清风吹来时,犹如串串风铃向你柔声细语……它不像蔷薇,娇容诱人痴情,更不像茉莉,芳香馥郁倾心。它只用朴素的仪表,淡妆天然的美,诠释着自己的魅力,毫无招摇地绽放洁白的笑容,馨清远播……难怪有那么多情侣选择在这样的时节,结为终身伴侣。漫步槐花林中,口中咀嚼槐花,想必那一定是满口清香,滋润着爱情的纯真,在爱的伊甸园里畅游。

花飞花谢,光阴荏苒,转眼秀发参伴银丝,而家乡面貌却日新月异。山青水秀,树美人笑。凉亭山的槐花,就更是一番壮美,放眼望去,满山谷的槐花云,槐花雪,槐花风,槐花雨。走在山间小路,那浓郁甜蜜的香气,薰蒸着你,让你心醉的谴倦缠绵。难怪我的爱儿洋求学时,驻足山脚下,那样倾慕你.中考前首次欣赏你的美,写下《仰慕你》;高一时,在槐花绽笑的早晨,写下《约见你》;毕业之际,在夏日美丽的黄昏,倚树回眸,写下《眷恋你》;大学旅途中再次槐林漫步,拥抱你,写下《思念你》;雪后美丽的冬日,每次去见你,归来,槐花之梦萦绕……

如今,家乡的凉亭山,已不是风景小丘,而是文化之山,是蕴藏着无数传奇色彩的历史丰碑。每年的槐花节,无数的朝圣者,四面八方如约拥来。商家,友人,学者,艺术大家们,洽谈商贸,赏花,观光,写作,绘画,摄影……登山远眺,无不被花簇如海,真情如梦所感动……  

午后的阳光,被树叶撕成-片片光影,斑驳垂落在槐林下面,交织成一幅和谐安逸的画面。走在林间,缕缕槐香萦绕。望着那枝头蜂飞蝶舞,朦胧中,我仿佛变成一朵洁白的槐花,在那绿淡淡的枝头笑着,舞着,嬉戏着,慢慢散花满地,香飘远方,一缕,一缕,一缕……

 

 

庭院芬芳

华北 刘珍

我家小院繁花似锦、芬芳各异:月季、玫瑰、白玉兰、它们花艳浓香;百合、木槿、常青绿等花美优雅……最多的是月季和玫瑰。这些花,时时绽放笑脸,天天芬芳飘香,有它们相伴,我心态阳光,快乐不已。

小院各种花是相继栽种的,已陪伴我多年。开始,一些月季、玫瑰是屋中的盆景,因为它们开花迟缓,我就把它们挪栽到院中矮墙外,之后又从花店买了一些各色月季、玫瑰,一起栽到小院。春天千娇百态,夏天争奇斗艳,秋天万紫千红。

柔美的春天,各色的月季,玫瑰次第开放,五彩缤纷,四处溢香。最先微笑的是藕合色的月季,接着是红、暗红、紫红、金红的月季相继绽放,之后是金黄、淡黄、粉红、粉白的月季娇羞开放,最迟的是白月季、黄玫瑰、红玫瑰、红百合、白百合等绽开矜持高雅的容颜。这些花,色艳味香,引来美丽的蜂蝶,陶醉了快乐的小鸟,就连邻居的蓝眼哈士奇也犯花痴似的,每天都来花下嬉戏。

热情的夏日,花枝过了矮墙,探向甬路,而甬路两旁的粉白双色芨芨草、蛋黄菊、粉白菊也陆续嘻闹凑趣露出笑脸,在矮墙尽头两端的木槿花也紫盈盈、粉盈盈,有如端庄优雅的少女,恬静地呼应着。这时的小院、白、黄、金、紫、粉、红……仿佛玉皇打翻了调色盘,仿佛世界上所有的美丽颜色都集中到了这里,虽然“拥挤”,但真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浪漫的秋天,花枝高过人头,花朵如碗大,它们把春天的娇、夏日的艳、秋天的情,完美绽放,尤其是粉月季、白粉月季和黄玫瑰、红玫瑰与此时亮相的粉菊、黄菊、白菊等竞香竞美。它们每天惹得蜂吻蝶恋、鸽绕鹊唱,引得路人驻足,赏花闻香,满面笑意,赞叹不绝。

无论是春天的温柔,夏日的浪漫,还是秋天的多情,有美艳花草的相伴,让我的生活无比充实、愉悦。亲戚、同事、学生、乡亲,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花开多少?谁最艳?”在异乡的闺蜜,隔几天就问:“谁又开了?看到那花,仿佛见到了你,看到了家乡,真想把它们都移到我家。”每天一到校,同事第一声:“今天又开什么花了?又拍几张照片?,快让我们瞧瞧!”假日归来的学生,见面拥抱我,“老师!想你,想你家的花园了……”

是啊,经年里,这些来我家学习的孩子们,课余,有的抱着我家的小白狗、大白兔,到花旁拍照,追逐玩耍,有的还让小白狗去嗅花,看哪朵最香,有的甚至把鱼缸搬去,让五彩鱼与花媲美,有的还唱几句,一时间小院欢声笑语,简直成了乐园,儿童游乐场。此时,院墙上几只白鸽默立静听,屋后那两只伉俪鹊儿绕过房顶“咯!”“咯!”“咯!”唱和,分明在说:“好、 好、 好” ! 邻居家两位老人经常坐在窗下观看,脸上也成了菊花状。望着那花季的孩子们快乐的样子,我的心醉了。

渐渐的,花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晨,静坐花前备课;傍晚,依它身旁享受芬芳;假日与同事、学生花下畅谈嬉戏。闲暇时,或逗着心爱的小狗,一同花旁散步,合影、赏月、思念远方读书的爱儿,或静坐花旁的矮墙上,闻着缕缕花香,凝视那些竟美迷人花的笑容,一切烦忧都飘散到九宵云外。

绽笑的十月,虽屋中芙蓉、枙子、对兰等美丽的容颜已退去,而小院依然花艳芬芳;尽管自己已远离了花季,可生命就像这花儿一样,充满激情。

我要永远心花怒放,心态青春,快乐迎接每一天的晨曦。

                                       

 

 

送你去远方

华北 刘珍

 

颤抖的双手捧着你早已发凉的身体,噙着凄楚的泪水,凝视你依旧美丽可爱的脸颊,我心痛不已。一步一步挪向房门,送你去远方。         

时值冬末,天寒地坼,冷风刺骨。“雪儿啊!你还这么小,不到4个月大,怎能禁受这样的透心寒冷?”“老天啊!你是何等的残忍,把我的雪儿活生生拖进地狱!”线穿的泪水流着,淌着,我站在屋外的寒风中思绪纷飞。        

雪儿,是上个月去三姐家特意要来的,抱回时才二个月多。长长的雪白的毛毛,葡萄似的水汪汪的眼睛。最亮点是它小鼻翼两旁有两条略黄线纹,在耳尖、四爪尖、尾尖分别点缀着一撮黄毛毛。这些抢眼处在全身的雪白色毛毛衬托下,美极了!

记得雪儿刚抱我家时,还不习惯家中环境,成天的汪汪叫,坐卧不宁,我就总抱着它,并拍着它的小脑门说:“雪儿,你安心在这吧,过些天春节了,小洋哥放假回来,带你玩,给你找小伙伴。”说也奇怪,几次说话后,它很顺从听话,就跟在我身后,形影不离。特别是我在灶前做饭时,它就坐在一边看我。我去屋外取玉米核时,它就给我叼,于是,我高兴地拥它入怀,抚摸摇晃它。它张着小嘴,像在笑,懂我表场,让我非常的开心。有时我蹲下洗衣、烧柴时,雪儿来用小爪挠我,或用头顶我的后背,蹭我的衣服,可能想让我抱它。我佯装不知时,它会跳上后背趴在肩上,而我一转身,它就“噌!”地跳下,坐在我对面直视我,就像一个调皮的娃儿,我说:“不理你了,你这样闹,乖点不?!”而它就来拱我一下,然后慢悠悠走到自己的垫上玩球了。       

     它喜欢听音乐,听到舒缓的旋律,就稳稳地趴在小垫上一动不动,静静听。若欢快的乐曲,就摇头摆尾,左蹦右跳,似在舞蹈,样子特别可爱。可谁想到,这只乖巧的小狗娃还没长大,便撒手人间了呢?

昨天早晨,我同往常一样,放雪儿到屋外,让它散步,它玩一会,我浇花,刷一双鞋,捎带把雪儿的毛趴垫洗了,可半个小时后,它却不见了。屋前院后、大道、前后趟房、坝上找个遍,不见踪影。任我怎么呼唤也听不到它的应答。我有种不祥的预感,可还心存侥幸。必定这小狗才三个月大啊,我边唤“雪儿!”边泪流不止。邻居说:“那小狗那么漂亮,肯定是袜厂工人抱走了。”于是我又去袜厂探问,可也不见我的雪儿。整个一上午,我非常沮丧……回屋,无精打釆生炉子,眼前总浮现雪儿跑来跳去的身影。

北风呼呼地刮着,屋里渐渐变得凉意袭人,才想起只顾惦记雪儿,忘添煤了。于是去屋外取,不想几声微弱的呻吟,将我拉到了煤堆一侧的袋片下,“呀!”我的雪儿蜷缩在那里,眼角流的泪已冻成了小冰屑,四肢抽搐着,样子很痛苦。我心痛地一把将它拥入怀中,抱回屋,放在炉旁的趴垫上。我原本以为许是它太小,冻的,慢慢发现情况不妙,于是抱它去兽医站。经诊断,雪儿疑是被木棍类硬物击种腰部致内伤,能否恢复天意吧,因为这小镇,还不具备给雪儿做手术的条件,我心似刀绞……夜半时分,突然,雪儿“嗯!”的连叫了起来,四肢抽搐,张着嘴,非常痛苦的样子,我惊诧的叫“雪儿!”“雪儿!”我失声痛哭。只见它眼皮微微动了一下,四肢向外伸展,又慢慢缩了回来,再也没了反应......这一夜,我不知是怎么过的。

凛冽的寒风吹清了我的思绪,恐雪儿冷,我又重新回屋,用小棉垫给它包严,放一箱中,然后将它平日用的小饭碗,盛水的小钢盆和玩的小球、爱吃的沙琪玛、火腿肠、苹果等等放进箱内,再一次抱着沉沉的箱子走出屋门,沿着雪儿往日熟悉的甬路,一步,一步,一步,走向大门,走向旷野......我将送你去哪呢?我心爱的雪儿啊!.....茫然间,外甥的车停在我面前。我哽咽着:“雪儿被人害死了!我去葬送它,但不知道应往哪葬送它?”外甥一把抓住我,“老姨,我送,你别伤心了。”“你送它去哪?”“放心吧!  保证你想看就看。”

我心爱的雪儿,坐着外甥的车,在这寒冷的冬末,渐渐远去,去向了远方……

 

后记:2016.2.18.我心爱的(小狗)雪儿被他人残害而死,伤感至极, 写此文表深深的思念,同时也希望人们都来关爱这样的动物朋友 。

 

 

义父

华北 刘珍

 

六月,因姹紫嫣红而美丽;六月,因青果累累而丰盈。然而,我的六月,却因义父的离去,倍感凄凉……

时间如舒缓动听的乐曲,跳动的音符,带我渐行渐远。义父与我几乎是同时调入小林子中学的。他是一位德高望众的教师,有艺术家杨伟光的美,威严的目光中透着慈祥,炯炯有神,给人一种一见如冰消雪融,力量倍增的感觉。他言谈时春风笑语,讲课时语精文秀,深得学生爱戴。

那时,我们同组在一个办公室,他任组长。教师中我年龄最小,他总叫我“小珍”。他似慈父一般严格,关怀我、呵护我,我心里每一天都是甜甜的,有一种在父亲身边的感觉。他眼花,手指偶尔颤抖,一般的材料、笔记、教案工作我总抢着帮他做。他对我的要求十分严格,有时近乎苛刻,但我却从中受益匪浅。他的优秀课不仅是全校的品牌,而且在县里、市里也远近闻名。他在教学中总与大家探讨怎样让学生吃透、会学。我们按他的方法施教,全组教学成绩一路攀升。

而立之年,我的爱儿小洋出生了,他一见小洋就喜欢,说这小家伙漂亮、跟我有缘,就做我小外孙吧……后来,为了方便我工作和照顾孩子,他几经周折帮我们一家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适合的房子。搬来以后,他常来看望我们,那时小洋已会走路说话。有一次,他望着孩子里外屋跑来跳去的样子,忽然对我说:“以后你上班就把小洋送我们家去吧,让你姨带……”我感动得满眼噙泪,从那一刻起,我融入了义父家的生活,就在那天,我认了义父、义母。

寒来暑往,我们三口人常出入义父家。不知是因父母已故,还是父亲在时,我恰好在外地读书,仰仗着家中有长姐照顾,我就只管读书。父亲离开时,还有母亲在,所以我对父亲不大在意。而如今,我对义父的感情竟胜过亲生父亲。我们在义父家小聚时,他的话题总离不开教学和学生成绩,比如他的学生又谁来信了,又谁出国留学了……言外之意,一是让我把书教好,二是让小洋多读书。

义父华丽的教学舞台谢幕时,恰是我校合并到三合一的大学校。百余名教师全部迁到新岗位,为便于工作,我连家也一同搬了过去,从此远离了义父。那些年,每逢义父义母亲家院子里的樱桃、杏、李、枣、山里红成熟时,义父、义母都“把”着,说是等熟透了再吃,其实就是想给我们留着。每到端午节,一进办公室,一大堆的鸡蛋、鸭蛋、鹅蛋、粽子,还有红红的樱桃,各种美食的香气便扑鼻而来。那些都是义父托学生带来的,还说“给你的同事们也偿偿……”见此情景,同事都由衷地感动,说“你义父真好。”

待小洋念高中时,父亲身体也亦见行动缓慢了。每次去看他,他话都不多,话题围绕我工作成绩出色不?中考学生状态怎样……他牵挂小洋,每次都说“让他多读书,读好书……”除此之外就是关心我买房的事,他说:“要不然,你们三口来这住吧……”每次走时,他与义母必定相送,一直送到马路上,车站旁,目光灼灼。望着他与义母并肩,那一对苍颜白发,笑望我们上车,我难以名状,泪流心底。

小洋上大学期间,义父血栓病已发展至神经末梢,脚趾溃烂渐渐露骨。每次去看他,一进院,隔窗就能看见他坐在炕上目光炯炯的样子,似乎还在笑,一直望着我们进屋。

还清晰记得,似火燃烧的盛夏,义父七十八岁生日那天,我们一进门,他便笑着问:“热吧?去风扇那……”我第一眼看到义父满头白发已长长了,一脸的憔悴,最明显的是那双腿,伸得直直的,脚趾骨已经变黑。我心如刀绞,义父只是眉头紧锁强笑。当我掰开柚子,剥下果肉,一小块一小块送入他口中时,他跟从前一样,说:“老女儿买的柚子甜,心甜……”当义父与我们共餐时,他也像从前一样,挨个碗里夹鱼夹肉……当他把油炸的蚕蛾吃力地放到我碗里时,停了一下,才说:“老女儿口娇,尝一尝这个高营养的,这是南方学生寄来的。”霎那,我的泪已涌满双眼。晚上,义父早早关了灯。朦胧中,只见他一会儿躺下,一会儿坐起,皱眉咬牙,痛苦异常。我赶忙开灯给他上药,扶他挪动。看他艰难痛苦的样子,我的泪簌簌落下。折腾好些时候,他才略有缓解。义父指着熟睡的义母说:“看你妈身体也不太好了,一天昏沉沉的,你姐又远,我可能……”这时,我泪如雨下,哽咽着不敢抬头。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强忍住泪说:“放心吧,爹!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女儿……”这一夜,泪不知流了多少,也不知流向了哪里。眼前都是义父火一样的目光,心中、耳边装满了他沉重的话语。

残酷无情的七月,义父在过完人生最后一个生日后的一周,带着沉重的牵挂,永远离开了他的亲人,永远离开了曾经被他呵护过的我。那一刻,我觉得心中久偎的山倒了,我心中的神离我远去了。从今以后,我还向谁倾诉心中的苦楚?我还上哪儿道出工作中的烦恼?我还去何处倾吐生活中的艰辛……我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我悲恸欲绝……

今又六月,义父,我亲爱的父亲!虽然您已离开五个春秋,但相识三十年的父女情,怎能挥之而去?在这父亲节之际,让我把离别的深深思念打开,深情道一声:“父亲,女儿爱您!今生来世……”

 

 

太子河,我故乡的河

华北 刘珍

 

       弯弯曲曲的太子河水,奔腾不息地流淌,千百年来哼唱着古老的歌谣,见证着岁月沧桑和时代变迁。“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条横亘在襄平大地上的母亲河,也是一样的,此时正哺育着两岸勤劳的人们,古老而年轻的河水把所有走过的和正在行走的日子搓洗、冲刷。

 

      在草长莺飞、惠风和畅的春天,太子河两岸鲜花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柳枝拂堤,婆娑漫舞。鸟儿鸣唱,蜂飞蝶恋。水中鸳鸯戏水,水鸟儿相互追逐,鱼儿畅游嬉戏,所有宜人的景致,仿佛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

待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炎炎夏日,太子河犹如天然的大浴场,更是热闹非凡。人们三五成群来此游泳垂钓、休憇娱乐。不知名的鸟儿也赶来凑趣:啄水嬉戏、应和起舞…… 余晖中更是另一番景色:夕阳西下,巍巍青山,彩霞满天,原野坦荡如砥,胜过一幅绚丽多姿的壮美画卷,让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秋天的太子河,两岸变成了金色的海岸,就像人间仙镜,多彩浪漫,瓜果飘香。红红的枫叶像火红的地毯,红的叶,黄的叶,绿的叶落入河里,像一叶叶小舟驶了远方。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思绪也追随古人的意境,飘向远方!仰望蓝天,白云悠悠,一群群南归的燕子呢喃着翩飞远去,似乎是春回秋去的游子,又一次离开故乡远行。  远眺秋日的深红浅绿、橙黄暗紫,美丽的太子河在阳光下闪耀着点点金色。沙边浴鹭矜毛羽,堤岸割稻收丰果。太子河就像穿着嫁衣的新娘,焕发出无际的生机,而那一抹的美丽,正从骨子里渐渐渗透出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天雪后的太子河,银妆素裹,分外妖娆。孩子们在冰面上快乐地滑冰、堆雪人,打雪仗、支冰车。流水变换调子,冰泉虽冷滞,却好似在演奏一首动听的乐曲……

          美丽的太子河,你蕴藏着春天的生机,夏日的清凉,秋天的果香,冬日的洁白。你用青春的旋律讴歌生活,你用绿色的底色绽放生命!你富饶美丽,多情奔放;你清纯庄重,信念坚定。你襟怀坦荡,沐浴七色温暖的阳光,快乐向远方。

 

挥之不去的硝烟

华北 刘珍

金秋十月,叶丹果香,喜悦的收获遍野。望着眼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心潮翻涌,泪飞顿作倾盆雨……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颁发这枚纪念章,意味着中国再次确认这场战争是胜利的战争,永远值得骄傲的战争,值得纪念的战争,意味着小心翼翼地去看美国脸色过日子时代结束!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取得了无可争辩的伟大胜利,毛泽东献出了他的儿子!无数的中华儿女献出了青春……我290万志愿军战士及无数入朝为志愿军服务的各行各业人员,今天能亲自戴上这枚纪念章的人,已屈指可数了。但那不朽的英名,悲壮的场面,挥之不去的硝烟,志愿军将士血染战场,留在三千里江山的一幕幕影像,时时犹在眼前……

追忆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英勇作战于“三八”线附近,那场悲壮的场面,恰如毛主席的词“忽报人间曾虎伏,泪飞顿作倾盆雨”……无数的英雄,以大无畏的精神,生命定格在豆寇年华,给世人留下了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在保家卫国的二次战役中,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坚守阵地与敌人鏖战一天一夜,连连击退敌军数次进攻,弹药用尽。后来,他抱起最后炸药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爆发后,战斗惨烈,特级英雄黄继光,他的连队被敌机压制,一时无法突围,且伤亡很大。就在这时,他毅然决然跳出,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枪眼,为连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令人遗憾的是他却没留下生前的一张照片……1952年10月12日,敌军开始进攻391高地,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当时潜伏的高地草丛,因美军燃烧弹发落,火势蔓延全身,为了不暴露目标,他任凭烈火烧焦身体,双手深抓泥土,身体紧贴地面,一动不动,毅然牺牲年轻的生命,时年才26岁。那悲壮的场面,我读小学的课本中铭记至今。上甘岭战役中,孙占元,抗美援朝“五大英雄”之一,当时他担任阻击597.9高地来犯之敌,率突击排2号阵地实施反击,双腿被敌炮炸断,但他仍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士,摧毁几个敌人火力点,毙伤敌80余人。当敌人蜂拥而上阵地时,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

 

70年前的那场不堪回首的惨烈战争,硝烟早已散去,可英雄的英名是挥之不去的,那战争的烽火仍于岁月上空时时闪现,英雄的身影时时于眼前,仿佛仰望空中,王海率年轻的我军“王海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还在激战……俯视地面,炮火硝烟中,志愿军将士英勇杀敌……解秀梅等战士正背着伤员,不顾伤痛,跌倒爬起,冒着飞机扫射,背伤员跑向防空洞……

民族不屈!英雄不朽! 

 

父亲节

华北 刘珍

 

今天,是六月里人们最珍重的一天——父亲节。万千儿女送上最美好的祝福;“父亲您好!”,“父亲安康!”,“父亲走好!”…… 

我的父亲,“您还好吗?”,如今您已113岁高龄,挥别我已27年。这些年,总希望您入我梦,可您总姗姗来迟,即使偶入梦境,也只是高大魁梧背影一闪而过,从未言语。回想与您相处的日子,聚少离多,满心伤感。

快乐的童年,因长兄的童年不幸离去,您心情时常焦烦,少言寡语。除了工作外,每天与前来的长辈饮茶,也只谈些国家大事。而我,除了读书外,余下时间,不是去姝家听其父讲红楼、西游,就是与小伙伴、去坝外槐丛捉迷藏,与外女、外甥们(他们小我几岁)一起疯玩,以至于晚上十几人(由小哥,姝姐代队)去外村看电影,身后还紧随我家懂我的可爱的小黄狗。归来很晚,您从不嗔怪一声。只是每天依旧早起烧水泡茶,上班。那时,我常让母亲把宣软香甜的老式面包,切成小条条,小块块,放锅里蒸一下,燋黄黄的,然后拿去分给小伙伴们。最爱吃你常买回的扒皮鱼,粉粉的皮,撕去后,嫩嫩的细肉,硬硬的翅,不扎嗓。而您买回的好东西,几乎从来不吃,也不说让谁吃。那时,市场上也没什么菜,只是乡村家园的一些常菜,您隔几天,就买回油条和韭菜,也带点水果,饼干。那油条,是用来做菜的,用它炒韭菜,现在回味,再也找不到那美味了。

 

父爱如山

华北 刘珍

 

待我上学时,几乎就长到长姐家。有时母亲去看我,而您几乎每天上班前必到长姐家,站一会儿,也不说什么,就走了。后来,居然,下班后,也到长姐家,坐在那儿与姐夫聊几句,然后过西屋就站在一旁,看我与外甥女们写作业,仍不吱一声……我上初中时,您偶遇班主任,她表扬我几句,您归来暗中告诉母亲:“老丫头又考第一……”而母亲设法让我住在家,我悻悻瞟一眼母亲说:“爹,起早,烧水,抽烟!……”而过了两天,爹,竟然在我不在时吸烟,也不起早烧水喝茶了。那时,我一天,除了学习,玩,哪管父母的劳累与苦衷,回想自己真的不懂事。

读高中时,每月回家一次,每次归来,父亲提前准备好多水果和鲜菜,哥说:“小妹回家,就过年了。”吃饭时,父亲的目光似乎总停在我这边,我也不大在意。偶尔父亲说一句:“天快凉了,你还缺什么不?……”后来念书,归来,父亲说:“将来,你喜欢在哪工作?”我丝毫不加思索地说:“当然大城市啊!”这时,忽觉得父亲关心我了,略略看他,虽已近古稀,可精神仍攫铄,目光烔然,居然露出了笑意。呀!这是久违的笑容,我受宠若惊地目不转睛,就一直看着他。

待我参加工作时,雨雪肆意的一个初冬,父亲在雨后冰冻的似镜面路上跌倒,髋骨骨折,从此,卧床不起。而那时,我刚好工作在林中(学校名),距家二十余里路,每天因路艰行而叫苦连天,一回家,除了诉苦,就是休息,对躺在炕上时时盼人来掫他坐起的父亲,也不大在意……回想那时,自己太不懂父爱了(只因长姐太宠我吧)。

 

 

父爱如山

华北 刘珍

在父亲长卧四年时我订婚,父亲似乎换了一个人,因未婚夫有似费翔的外貌,言谈举止深得父亲喜欢。他的话也渐渐多了。那时,每当我买回水果时,父亲说:“省点钱吧,以后用钱地方多。”这个冬天特别温磬。寒假一天晚上,家中小屋暖如春天。母亲用小铁锅放在炉上,烀甘薯,那嗞嗞的炎水声和香甜薯味混合着满屋香。父母,我,未婚夫我们四人打扑克,父亲半躺着,他开心得像个孩子,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的笑容。母亲说:“你爹,换个人了,见姑爷对势……”然而,这次的笑容竟成了最后一次。我刻意装下,精心收藏。

九零年的冬天,是那样冷醒无情,即使春节也让人声泪俱下。正月初五,我把所有的快乐都埋蔡在这一天流泪的午后。我的父亲,在他八十五岁高龄时,在卧床了六年之后,在我还没来得及尽孝前,与世长辞……哥直盯盯对我说:“想你,想……你……想的……”我当时扑向父亲失声痛哭,我不就去未婚夫家过春节才三天吗?……而返回,刚才还给您扎针,您还问我‘外面冷不?我想出去走走……’”“爹爹啊!这么一会儿您真的走……走……了?”“我与您约定春暖花开时,带您去干山,去北海……女儿还没尽孝道呢……”我哽咽得魂断梦飞……

父亲,我亲爱的父亲,在这父亲节之际,在这花香鸟语的六月美丽晨曦,祝您“节日快乐!”,“一路走好!”……

今夜请您入我梦……

以此文献给父亲113岁诞辰之际——父亲节礼物。

 

 

五月,只属于你

华北 

   

   柳絮飘飞的五月,也是繁花盛开的季节,更是我每每触景伤情的一段日子。每当望着院中五彩缤纷的花丛,四处溢香的玫瑰,微风中微微颔首的康乃馨时,我不禁泪潸然,多么想你能从那花的尽头缓缓含笑走来,心底不知多少次呼唤:“妈妈,我好想你……”

   妈妈,如今你已别我20载,可你的音容笑貌从未走远,仿佛你就在我的身边,像从前一样,话语轻柔、目光温暖、端庄美丽。关心,呵护着我。    

   曾记得儿时,你从什么地方都格外的呵护我。哥掏雀窝,三只雀,你放在火中烧,拿出后,一点一点钳下小绒毛,三只雀只给我,哥有些嫉妒,说:“以后不弄了……”。上学时,你总嘱咐我“用心学习,一定像你老姑,上大学。”高中时,我一个月返家一次,哥说:“小妹回来,家就过年了。”当时你做那么多菜,现在想想那是你用多少的汗水才换来的啊……。参加工作时,你每天起早贪黑做饭、洗衣,为我擦自行车……即使有病都不误。还清晰记得,那是刚上班后三个月时,初冬,一次班后途中遇大雨,路泥泞得一塌糊涂。需将抬起自行车前轱辘走,脚在泥中拔,那十余里路,连拔再挪,近天黑时才熬到家。回家时,只见你早已等在家门口,我委屈落泪不止,你就不住地宽慰我“等以后路修好了,就好了……”精疲力竭的我不久就躺床入睡了,梦中见你一点一点给我擦洗自行车,拿布的手冻得红红的,腰弯似弓,一会水冲,一会刷刷,一会抹抹,一遍,二遍……第二天醒来——呀!自行车崭新,原来昨夜晚你那是真的擦车,你得擦几小时啊?!望着你略带银丝的头发,美丽而带倦意的杏眼,有些肿胀的手,我心颤抖了,泪夺眶而出……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父亲因摔伤从此卧床不起,你一人承担所有负担,从来不让我插手,有事宁可找姐去(姐大我二十岁)。有时姐对我说:“你最小,妈太疼你,你只管教书吧……”那时我还不以为然。

 还清晰记得那个春节前两天,未婚夫来接我,临走时,你默默不舍送至坝上,望着我们走远的背影久久------其实我哪里知道,你舍不得让我走,是因父亲病渐重了,而我还不知。待我归来,父亲已病危,哥说:“父亲------想你,想的……”那是我无法挽回的一生遗憾啊……                                              而立之年,我爱儿小洋的出生,给你带来莫大快乐,你把对我爱的筹码加在了他身上。每周末回家,你早早准备好一切,然后在大门外等候,一身的灰布衣,银丝的头发,杏眼含笑,面似春风……一见小洋,你心花怒放,抱着不放……而当周日我们返时,你一直送到坝上,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望着我们走远,走出你的视线。

    清晰记得,小洋五岁那年冬天,一次玩时不慎手指甲脱落了,你知道后,第二天早晨踩着冰雪来到我家。见到你时,你浑身颤抖,怀中抱着水果,站在冰雪相融的雪地上,银发满头,见到我第一句就问:“小洋怎么样了?昨晚哭闹到什么时候?”我泪流满面,说:“妈妈,这二十多度的严寒,十余里的冰雪路,你是怎么挪来的啊!……”

   九七年的五月,柳絮飘飞,知了始鸣,早到的高温炙烤着满院的花卉,你的病再也抗衡不住了。而每次见到你,你却什么也不说,只有凝视我的眼神,示意让小洋坐你身边。姐说:“妈不放心你,工作累,孩子小,还娇气……”妈妈,当时我望着发烧体温持续不下的你,五内俱焚。若现在,我怎会眼看你躺在那两间小屋土炕上痛苦呻吟,等待死神啊?……尽管医生已宣告只能“等”一头,而我,还是顶着烈日,骑自行车,去街上唯一一家冰果店取冰块,一回,一回,一回……给你降温……还依稀记得,一屋人看着你,安慰你,你微微点头,而目光就始终凝视我,姐望着有气无力的你,终于说:“妈妈,放心吧,老丫头,有我呢……”你那双美丽但此时却无光的杏眼渐渐合上了。刹那间,我才彻底醒悟——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生离死别啊,妈妈,那一刻,我抱着你失声痛哭,撕心裂肺。

   今又五月,柳絮飘飞,满院花开,可妈妈你挥别我们已二十年。但你从未走出我的视线,无论我走到哪里,总有一双美丽的杏眼凝视我,好像说:“老丫头,多穿点,好好工作,耐心教育孩子……”

 

后记,以此文献给母亲100岁诞辰之际。

 

 

孝在脚下

                     华北 刘珍

深秋的夜晚,风冷星寒,一位八旬母亲在寒气袭人的小屋中,凄凉地走了,走得无声无息,如一片叶子,在悄无人声的寂静夜色中落了。

老人生前三儿一女,老年生活却无人照料,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简陋小室中忍饥受冻,临终时甚至无一人陪伴。可是与老人临终时的凄凉相比,老人的身后事却办得很“风光”——儿女为其大办丧事,鼓乐喧天。

对于这样的儿女,我无话可说,然而我还是要说,尽管这个话题并不新颖,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是终生都报答不了的。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连动物都深知母爱,感恩回馈,如果我们在父母老时,弃父母于不顾,只图自己享乐,难道我们还不如动物吗?

从我们呱呱落地开始,父母便用无微不至的爱浇灌我们的生命之花朵,关注我们的喜怒哀乐,期盼着我们的成长与进步,把全身心的爱都投入到我们身上,一生含辛茹苦,无怨无悔。他们目的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出人头地,不再像他们那样受苦受累,希望我们一生幸福。而当子女们长大了,他们却已不再年轻,坚实的身体在岁月的打磨和操劳中,只剩残枝枯叶之躯………这时候,子女们该做些什么?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事,屡见不鲜,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

父爱

在当代,著名歌唱家阿宝孝敬父母的事迹令我感动。他在追求歌唱事业的漫长旅途中,心系双亲,但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而当他摘取桂冠时,母亲却离他而去。阿宝为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从此背着母亲的骨灰,一路前行,甚至把母亲的骨灰盒安放在居室供奉。每每取得成绩,他都与母亲分享。那首《老爸老妈》歌曲发行时,他唱得泣不成声,感动场上评委,场下观众也一同泪如雨下……

尽孝要趁早,平日里给父母一个电话,节假日送一束鲜花,闲暇时陪父母散散步,谈谈心,包容和关心,记住他们的生日,让我们的父母能感受到我们的爱,都能享受幸福的晚年,这样,多好!

 

 

 

现代诗:

 

亦致青春

华北 刘珍

 

青春这杯美酒

百人品鉴

百种滋味

翻涌心头

“青春作伴好还乡”的酣畅

“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天真

无需寻章琢句

她本身就是一首旋律优美的诗

不烦丹青妙手

她本身就是一幅流光溢彩的画

她终将有一天

绝然与我们每个人分手

而渐行渐远

只求得在分手时分

都能含笑挥袖

从容脱口

再见

 

 

思念成荷

华北 刘珍

不知

从何时起

我开始迷恋粉色

迷恋恬静的粉

和那淡然的绿

有风吹过时

正好与目光对视

一些封闭的思念

一些发酵的心事

在一首诗里疯涨

 

打开它

以夏的名义

用一种

凝聚精细的雕刻

依次排列

踮起脚

就能听到你的心跳

我知道

你离我很近

或许只一臂之遥

 

此时

所有的思想

在凝烟处  

徘徊

那曾经  

婉约的美丽

也徒留

一笺相思梦

这一刻   

爱已成荷…‍

 

车站

华北 刘珍

 

夕阳镀金站牌

 

比往日更加清醒

站牌下

却少了点点

顾昐的身影

 

曾经的人头攒动

已成昨日风景

微笑的脸庞

此时此刻 

不约而同

正宅守家中

 

矗立的站牌

正耐心地等

久违的步履匆匆

有乘客从远方来吗

 

那只是不遵守命令的风

 

 

烈酒与红楼  

华北 刘珍

 

厚重的历史

难抵你醇香的浓郁

悠悠的岁月

难抹你流年的清丽

这就是你

 

在挣脱厂房的束缚后

弥漫开去

覆盖在衍水之滨

倏尔又溜进

古城千家万户的窗子里

 

据说

在红楼梦的书里

有你芬芳的气息

和关于你的

那段古老的传奇

 

                                     (编辑 陈欣)

【作者:刘珍】  【发表时间:2021/3/14】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浏览1255次】
 

金山文学 小小说传媒 华人中文文学网 天风网 中国书法家协会 人民文学 安保 国际在线
金盾电视台 中国台湾 参考消息 北部湾经济网 中国作家网 凤凰新媒体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Copyright©2014-2030,XKDKK.COM,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xkdkkk@163.com 

网址:http:// www.xkdkk.com    值班QQ:275569688    广告QQ:493070311    新看点网QQ群:456031646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5003472号-1          您是第

Microsoft VBScript 运行时错误 错误 '800a000d'

类型不匹配: '[string: ""]'

/end.asp,行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