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起点品读 微信公众号  新看点网邮箱:xkdkkk@163.co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搜搜索
 
   □ 会员风采
华夏精短文学
咸阳文学院
文坛赛事
世界文学
文学活动
其他

 

 

会员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华夏精短文学 >> 详细内容
华北精短文学会员谷怀洲文学作品专版

谷怀洲,男,唐山钢铁公司退休职工,文学爱好者。散文《红星闪耀在抗震救灾最前线》,巜一个抗震救灾功臣的奋斗足迹》,《在重建新唐山的日子里》编入《唐山大地震一一往事》丛书。诗作《最美的舞蹈》被唐山市书香唐山,以诗抗疫,用爱发声苐十一期发表。

 

作者作品

 

抗疫前线铸军魂

           华北 谷怀洲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总体阻击战中,中国人解放军闻令而动,三军将士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陆海空三军总医院抽调精兵强将驰援武汉,动用新式大型运输机及时把医用物资、设备和医务人员运送到抗疫前线。病魔肆疟,武汉封城,国家有难,人民受苦,子弟兵危难时刻赴汤蹈火义不容辞,抗疫前线军旗猎猎,军队医护人员勇于“逆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中国军人用军魂筑起防疫抗灾的钢铁长城。

国家危难至上,人民生命至上,这是和平时期人民军队一贯的责任担当。武汉封城后,大量的生活用品,医疗防护物资需要配送。2月2日,由驻鄂部队和军事院校中临时抽调的260多名官兵,组成抗疫运力支援队。这些队员有的参加过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有的参加过2016年抗洪抢险,有的执行过第七届世界军运会的保障任务。2月3日7时即出动50台军用卡车,将200余吨生活物资从武汉各大配送中心调运至武汉三镇各大超市,保证了市场供应。此后,这支队伍成了武汉市物资配送的主力军,承担起运送生活用品及抗疫物资运输的重任,为武汉抗疫起到了中坚作用。

在疫情面前,军队医护人员纷纷向组织递交请战书,决心书,一份份按满鲜红手印的请战书彰显了新时期革命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大家积极要求到抗疫一线参加抢救工作。从1月24日大年除夕开始,军队先后派出了3批40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形成了前方指导组,联防保障部队,一线医护人员的支援力量体系。军队医护人员有的在一线连续作战,有的夫妻两人同上阵,有的推迟了婚期。还有退休、退役人员也积极要求到武汉,到一线。解放军医疗队所处的位置是最危险,难度最大的病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前方的医护人员曾经喊出了“解放军誓死不退,解放军要保护全国人民的安全”,他们被患者亲切地称为“可以托付生命的人。”军队接手的武汉火神山、泰康同济、妇幼光谷等医院,全军定点收治医院和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4450多例,治愈出院1000多例。在坚持科学救治的同时,全军医护人员注重自身防护,一直保持“零感染”,这足以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纪严明,作风优良及高超的专业素养。人民解放军为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不朽贡献,完美诠释了中国军人的伟大担当与铮铮誓言。抗疫前线铸军魂,八一军旗再添光彩。(图片和数字来源于网络)

 

               2020年3月16日于唐山

 

 

见证唐山四十年

  

华北 谷怀州

1977年初夏,一列长长的闷罐车把我和我的战友从陕西运到唐山,和抗震一线的战友重逢了,和唐山人民在一起了。虽然我没有参加抢险救灾,但基建工程兵二支队驻唐部队全体指战员与唐山人民患难与共,拥政爱民,遵守纪律,不畏艰险,奋力抢救人民生命财产,战友们在灾难面前的英勇顽强,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们。看着满目疮疫,遍地瓦砾,看着一处处 断壁残垣,面对在灾难中坚强不屈,昂首前行的唐山人民,听着一件件抢险救灾的动人故事。我们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我和战友们决心与唐山人民一道,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发扬基建工程兵“劳武结合,能工能战”的优势,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抗震灾,重建家园,为建设新唐山贡献力量。

          与唐钢职工一起,医治钢城的创伤

  震后的唐钢很快恢复了生产,但许多厂房震裂、变形成了危房,震灾使唐钢1788名职工遇难,六分之一的生产建筑遭受严重损坏,固定资产损失近三分之一。部队接受了抢修唐钢的任务,从此,在十里钢城到处闪耀着红色的五星。我们部队近千名军人,和唐钢职工并肩携手,不分昼夜,抢 修抢建,医治钢城的创伤。震后的 唐钢三轧厂、氧气 厂、中型厂、炼钢厂等 都遭到不同程度的震害。为了及时对这些厂房修复,加固,保证唐钢生产安全顺利地进行,部队官兵没日没夜地奋战在抢修工地上。部队南方人较多,有的人水土不服,生活不习惯,地震后苍蝇、蚊子特别多,房间的电话线上爬满苍蝇。吃饭时一手拿筷子,一手扇打苍蝇。飞机撒完药 苍蝇少一点,但过不了几小时,苍蝇又多起来。许多战士拉痢疾患感冒,部队医院人满为患。有些战士几天不见就瘦的皮包骨。尤其是生 活上的差异,南方人,西北人,中原人吃不惯高粱米,而部队每天要吃一或两顿高粱米。一到吃饭时间,先望着高粱米发愁,然后胡乱吃一点,因此得胃病的很多。部 队大多住在帐篷或简易房里,夏天又热又潮,白天晚上都休息不好,再加上紧张的施工,当时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就是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抢修唐钢的工程一天也没有拖延。许多厂房都如期保质保量地修复使用。唐钢广大干部,职工同前来支援的各大钢,基建工程兵等单位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指战员共同努力,夺得了抗震复产的伟大胜利,到一九七七年九月五日,唐钢二轧胜利复产,轧出了震后第一批优质钢材,至此唐钢实现全面复产。到七七年底,唐钢生产超过震前月平均水平,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最难忘是一炼钢除尘改造,那时的一炼钢冒起烟来恰似一条黄妖雾,可谓遮天蔽日,从钢厂桥经过,碰到冒黄烟时,硫磺味呛得人直咳嗽,流眼泪,身上撒满粉尘。当地新立庄,东工房,启新工房一带的居民们深受其害。当时的国务院领导视察唐钢时,要求抓紧治理。我们部队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上级命令我们一百天内改造完成,一定要治服这条黄妖。任务下达后,部队层层动员,上下齐心,昼夜加班,不管是连队战士,还是机关后勤干部,轮番上阵,手推肩抬,机械人力一起上,清淤泥抬大筐,左肩压肿换右肩,小病不请假,轻伤不下工地。有的战士放弃了休息,有的推迟了探亲假,工地上不分昼夜,干活时不论官兵。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工程进度刷新了一次又一次。通过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硬是在一百天内完成了一炼钢除尘改造,治服了这条黄妖,给唐山消除了一个污染源。

参与民居建设,让唐山人民早日住上新楼房

唐山建设总体方案经反复论证确定后,78年底唐山市大规模建设开始。基建工程兵组织部队参加了承建新唐山居民小区建设工程。基建工程二支队先后派出了3个大队参加了新唐山建设。第18、19大队担负6号、66号、68号、70号、78号小区建设。第16大队担负5号、8号、11号小区建设。当时援建唐山的解放军,全国各地建设单位有10多万人云集唐山。各单位互相学习,交流经验,严把质量关,为唐山人民建设质量好,住着放心的新居。二支队党委决定在70号小区八栋点式楼施工中开展创全优工程竞赛试点,取得经验,在全支队普遍推广,干出更多的全优工程。工程开工后,部队把工程指挥所搬在小区河边,部队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都住在河边的帐篷里,夏天帐篷里不通风,白天热的汗流浃背,晚上蚊虫叮咬,常常到半夜还难以入睡。有一位技术员晚上加班绘施工图,为了防蚊子叮咬,把双腿泡在水桶里。有一次,我到混凝土搅拌站取样,看到搅拌站搬水泥的战士只戴一个防尘 口罩,穿一件裤衩,浑身上下都是粉尘,在面前打招呼都 认不出模样来。为了让唐山人民早日离开低矮潮湿的简易房,住进我们亲手盖好的楼房里,战士们拿着每月6到15元的部队津贴,每天5毛钱的伙食,干着一般人难以承受的体力活。在施工中,部队各级注重加强施工管理,从管理中要质量,从管理中出效益。按照国家定额下达任务书,计算成本,考核出勤出工,千方百计调动干部战士施工生产积极性,月月超额完成作业计划。各部队还狠抓施工技术学习训练,部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二支队过去一直干冶金工程,楼房几乎没干过,当时内浇外砌对部队来说还是一项新工艺,老同志没干过,新同志没见过。大家在实践中摸索,边学边干,突破一道道难关,逐步掌握了这项新技术。二支队18大队4连、9连、11连在78号小区居民楼建设中积极参加创全优竞赛,他们承担的工程达到全优标准。每当一栋栋楼房被我们建成,我们心里比谁都高兴。从84年初开始一批批居民搬进了唐山人翘首以盼的“抗震楼”。看着居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新唐山一天天的巨变,我们为参加过抗震救灾,为建设新唐山出过力,流过汗而自豪。

融入唐山,见证新唐山四十年变迁

1982年,中央军委决定裁军100万。二支队参加过唐山抗震救灾、参加过建设新唐山的战友们,有的复原转业回到家乡,有些到深圳、到上海、到马鞍山。1983年6月,我们800多名战友转业到唐钢,改编为唐山钢铁公司工程公司,融入百万唐山人民之中。成了名副其实的唐山人。

唐山人民是具有大海一样胸怀的人,当年闯关东,一部分山东人落在唐山,他们大多下井挖煤,成了开滦煤矿早期的产业工人,随着唐山工业的发展,全国各地的人才聚汇唐山,城市一天天扩大。尤其是大地震后,许多援建唐山的单位、部队转业人员都留在唐山,震后的唐山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再加上各地来的打工人员,农民工,使这个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市区面积是震前的4倍,人口是震前的3.6倍,人员构成更加复杂。量宽足以得人,唐山居民增加了,城市变大了,但在这里没有地域歧视的感觉。近四十年与唐山人相处,各方面都很融洽,也结交了不少唐山人为朋友。偶尔有人从说话的口音问一声,你是外地人吗?也是很善意的。再看看户口本里的籍贯,想想那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便一切释然。1986年7月28日,我以唐山市民、唐钢职工的身份参加了抗震十周年祭奠活动,万里委员长为抗震纪念碑揭碑,唐山市领导宣布十年抗震救灾,恢复生产工作全面完成。震后仅十年,英雄的唐山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夺取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巨大胜利。一座英雄的城市在废墟上站起来了,她巍然屹立在中国大地上,这是唐山人民也是全中国人民创造的奇迹。

上世纪90年代,住房制度改革在全国逐步推开,商品房的出现,城市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推动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一处比一处高,风格各异的商品房和写字楼成为城市的新亮点和新选择。由于受地震因素的影响,唐山能不能建高楼没有定论,唐山城市建设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进入21世纪,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了,在时代潮流推动下,唐山高楼建设启动了。

历经“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一座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城市重新屹立在冀东大地上。如今的唐山高楼林立,道路宽敞,白天车水马龙,行人匆匆,夜间霓虹闪烁,歌舞盈城。且不说唐山市,就是市属各县、区均已是楼群林立。金融大厦,贸易公司,证券交易所,咨询公司,投行,律师事务所,形状各异的高楼里,上演着一幕幕商战话剧。唐山涨高了,现代了时尚了,这座城市已与全国其它新兴城市相差无几了。

经历了大劫难的唐山人把一切都看的很开,但对感恩之心永远铭记,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2008年初我国南方抗冰雪灾害,都有唐山的救援队在那里。不管那里发生了灾难,唐山人都会排起长队为灾区捐款。

2016年4月28日至10月16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唐山南湖公园成功举办, 9月21日至26日中国电影界盛会,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唐山成功举办,亿万观众通过银屏,关注世博会、电影节,一睹新唐山芳容,唐山再次受到世人关注。2016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唐山调研考察,向唐山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蓝,并向纪念墙三鞠躬。他强调,这次来唐山主要是看一看这座英雄的城市,看一看这里英雄的人民。

英雄的唐山人民历经40年不懈的奋斗,在废墟上建起了一个现代化城市,在中华民族奋斗史上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今天,带着深深的感情,回味当年那份痴情与艰辛,困苦与欢乐,内心深处依然保留着那些温暖,人生经历,让我见证了一座百年城市夷为平地后的崛起、重生和成为幸福之都的过程,让我和英雄的唐山人民患难与共40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唐山人民一定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华山脚下筑大坝

华北 谷怀州

 

19731225日,刚满十八岁的我应征入伍,从甘肃陇南来到陕西华县金堆城镇麻家边村。这里位于西岳华山脚下,群山环抱,人烟稀少,两天的新兵拉练,走的全是山路,道路崎岖,怪石嶙峋,树木青叶落尽,满眼萧衰。

到部队了,首长和老战友热情欢迎我们,我们住进了河滩上新搭的帐篷里,开始了两个月的新兵训练。严格的训练,我们不但掌握了一些军事常识,还初步了解了我们这个部队的性质,知道我们到这来是要修水坝。训练很快结束了,我们被分配到各连队和机关,为大坝建设挥洒我们青春的汗水。

麻家边水库位于秦岭南麓,华县金堆城镇麻家边村,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金堆城钼矿二期建设项目之一,它要截断蒿平川上洛河支流,为钼矿二期工程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基建工程兵2支队十八大队承担了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1973年初,18大队1、2区队、汽车、机修中队2000多人陆续开进麻家边水库工地,后续部队陆续开来,加上每年征集的新兵,最多时部队近4000人。成立了支队、大队两级大坝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工程建设工作。

18大队是一支冶金建设施工队伍,没有建设水利工程施工经验,更没有大型混凝土施工设备。大队党委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艰苦奋斗,科学施工,坚决按期完成水库大坝建设任务”的奋斗目标。1973年10月开始施工,利用枯水期,砌筑大坝围堰,截流成功。12月大坝基础开挖,全大队硬是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顽强,不怕疲劳,一往无前的硬骨头精神,苦干巧干,日夜奋战,节假日不休。每次清运时,深山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全体干部战士肩扛筐抬把近15万立方米的石块清运出坝基,大坝基础开挖和处理于1975年底施工完成。

1975年3月大坝主体施工开始,工地上机声轰鸣。为保证施工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采用国内先进材料和工艺,严格工程标准,精心组织施工。支队、大队指挥所领导每天到现场坐阵指挥,工程质量,进度,设备安装功效不断提高。1977年4月坝体全部达到设计要求,按时完成大坝主体施工任务。一个坝顶高程1130米,顶长207,5米,最大宽度38.85米的混凝土重力坝矗立在华山脚下。它不但满足了金堆城钼矿的生产生活用水,还为下游村镇种植灌溉提供了便利和50年一遇的防洪保证。对改善库区和下游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0年过去了,当年18大队建设的麻家边水库大坝经受了不同时期洪水的考验,18大队是一支过硬的基建工程兵队伍。岁月流转,参加过大坝建设的战友们都已年过花甲,我们用青春岁月,用艰辛的汗水筑起了这个大坝。它魏然屹立在华山脚下,屹立在我们的心中。

 

 

2018年9月于唐山

 

(编辑 陈欣

 

 

【作者:谷怀洲】  【发表时间:2020/3/19】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浏览777次】
 

金山文学 小小说传媒 华人中文文学网 天风网 中国书法家协会 人民文学 安保 国际在线
金盾电视台 中国台湾 参考消息 北部湾经济网 中国作家网 凤凰新媒体 环球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Copyright©2014-2030,XKDKK.COM,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xkdkkk@163.com 

网址:http:// www.xkdkk.com    值班QQ:275569688    广告QQ:493070311    新看点网QQ群:456031646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5003472号-1          您是第

Microsoft VBScript 运行时错误 错误 '800a000d'

类型不匹配: '[string: ""]'

/end.asp,行 79